高中歷史研討會發言稿
3、關注時政熱點問題,兼顧未列入考綱內容。
以當今社會與世界上發生的重大熱點、焦點問題為切入點,架起歷史與現實之間的橋梁,以新問題、新情境深化拓展對歷史問題的認識與評價。可以嘗試以某一個社會問題為主題展開綜合闡述,有意識地訓練思維的整體性與邏輯性。在梳理、確定熱點焦點問題時,既要關注與歷史知識直接相關的,更要重視能與政治、地理學科聯系起來的問題,提高復習備考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比如,區域經濟問題,中美關系問題,能源問題等。對教材中的楷題字部分、注釋、插圖等,特別是對課文重要知識的補充和說明的內容,也要指導學生閱讀或講解。在綜合科的考試中,有時出于出題需要等多方面的考慮,偶爾可能會少量的涉及到未列入考綱的內容,比如,XX年的凱末爾革命問題。所以為了防止這種情況,我們在復習備考中也適當關注了未列入考綱內容
4、.強化思維拓展能力,培養知識遷移能力。
歷史學科能力的核心是歷史思維能力。無論是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還是對原有知識的重新整理,都離不開思維能力的訓練。為此,我們加強了對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
(1)進行解答試題的訓練,特別是獲取知識的技術性訓練。做好單元過關題、階段性測試題、高考模擬訓練題。對以往各地典型高考歷史試題進行研究,了解這些題目的設計意圖、設問角度、思維價值等,選擇典型的試題予以加工改造后,對學生進行訓練,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2)針對與歷史知識有聯系的社會現實問題,確定主題進行綜合認識、多角度認識,以培養學生的思維拓展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
三、輔助教學
1、加強學習交流,拓寬信息渠道
積極參加各類教學研討會,虛心向教研專家、教學同仁學習,吸取先進教學經驗,為我所用。加大高考信息的收集力度,對信息進行認真的分析篩選,用于教學。
2、多與學生溝通,深入學生內心。
通過多中形式與學生溝通,全面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
3、重視自習輔導,協調各科關系
學生在課下難免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些問題要想及時的得到解決,就要求老師加強自習輔導,所以為了使學生遇到的問題得到及時的解決,每天盡量抽出時間,到班上輔導自習。
在立足本學科教學的基礎上,為使學生的整體學習成績迅速得到提高,必須協調與其他五科的關系,尤其是經常與班主任多溝通,以達到六科協調共同發展的目的。
四、反思教學
教師的不足:
在教學過程中,雖然我們盡量想做的更好,但仍然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之處,比如:
對學生不夠放心,在課堂教學中講的較多,學生活動不夠多,結論灌輸的太多,引導學生分析不夠,這是最急需改變之處。同時在其他幾個環節上我們也要進一步努力,比如:習題的選擇,對弱科同學的關注等。
學生的不足:
1、審題環節薄弱,把握要求不準;
2、基礎知識混淆,張冠李戴嚴重;
3、時空界限不清,基本概念不明;
4、史論不能結合,評價不得要領;
5、文字表達無序,邏輯思維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