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尊重的發言稿2篇
其次,學會了尊重孩子的缺點與不足。但是尊重不等于遷就,不等于放任不管,您得耐著性子不急不躁不吼不罵想辦法幫他改正。孩子愛磨蹭,做作業時容易想別的事情容易站起來走動,您平心凈氣地認為這是孩子的通病,但也規定他自己設置鬧鐘,做作業四十五分鐘后才準出房間,做作業的時候一切玩具和零食不準放在自己房間;他有時候會忘記,走出來了,你提醒一句,時間沒到咋又亂跑了,馬上他又回去了,時間到了時,他出來休息,出來玩耍,看他開心勁,您也開心,慢慢地習慣就養成了!孩子寫作文老是達不到您的要求,您得反省了,您寫了幾十年才寫今天這水平,孩子的路還長著呢!別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孩子,這是尊重孩子不足當中最核心的內容,爸媽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拿對自己的要求去要求孩子,尊重的是自己的意志卻不是尊重孩子的實際年齡與特點!
再次,逐漸學會了尊重孩子的興趣與愛好。北郊中學那個跳樓的高一學生給我的啟發真大,他在網上留言說:我不想考名牌大學,不想出國,不想有出息掙大錢當大官,我只想開個咖啡屋,現在咖啡屋也不想開了,于是,他跳樓了,自殺了!作為父母,后悔都來不及。如果平時有人聽聽那孩子的內心真實想法,尊重尊重他的真實理想,而不是用社會上大多數人的出國留學上名牌大學成龍成鳳的要求強加于他,而是幫著他去構想設計準備他的咖啡屋,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那孩子在這地球上還真開出了一家比星巴克還出色的咖啡屋來了。成功的人才是多元的,孩子的成才也是條條大道,讓他們從小就在尊重他們興趣和愛好的環境中長大,為他們真實的興趣和愛好創造條件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當孩子跟我說他長大了就想當個體育老師,或者就想當個研究動物的人時,我覺得這些目標要實現其實并不難,所以他愛打球就去打吧,他愛看動物小說愛看動物類書就看吧,重要的是他在打球中鍛煉了體質,培養了與教練與大小隊員共處的互諒互助的品性,在看小說中看動物類書中學到了不少知識,體驗了許多人類人生經驗與情感,還給我講了許多動物的故事,真是其樂無窮!尊重孩子最終也就是尊重孩子的快樂與幸福吧!
以上是預先寫好的發言稿,在正式發言時,基于現場的情況與時間的考慮,我略去了前面談尊重學習的內容,而是跟著前面發言的家長的話題做了如下的發揮。
周老師好,各位家長朋友大家好。我是張凝遠的媽媽,我就接著前面幾位家長的話題往下說吧:
首先,邵年嘉媽媽說孩子上四年級后喜歡回嘴,喜歡對著干,你說一句她回你十句,這種情況我們家張凝遠也是的,而且他回嘴特別快特別敏捷。不過對于怎么對待,我倒挺贊同高歡媽媽的說法:鼓勵他多說,她認為多說證明她在思考,在動腦筋;我認為,你說一句他回十句,這十句中總有一句兩句有道理,有七八句沒道理,我倒有機會告訴他哪些是有道理哪些是沒道理的,在交流中讓他潛移默化地學會了分辨,未必不是件好事!孩子有時候說什么其實是有口無心的,而且他說什么他自己也不是很懂的,但你跟交流的話,很多情況下他倒有意無意地記住了,這很好!
邵年嘉媽媽還說,孩子總不愿意在周五周六早點把作業做完,總要拖到最后才肯做的問題。其實我們也一直這樣希望孩子,就是到現在有的時候也還有矛盾,但是我們怎么調整呢,大多數情況下,周五晚上不硬性要求他做作業什么的,一周緊張了五天,是該放松放松了,我們大人每天上班回到家也不想再干活。但是一般周六是要求他把作業都做完的,我們家的周六上午可以搞一個上午的學習,中午十二點半開始上英語外教課,到兩點半再去體校打球,四點左右到家,周六晚上能把作業做完最好,周六完成了學習任務,周日就可一天跟我們出去玩,但是如果周六打完球后我們正好有安排,一起出去玩,那就周六玩了,周日他在家學習。可是如果周六打完球我們也沒有安排,而是想周日一整天帶他出去玩,可他周六晚不想學習了,寧可周日在家學習,周六晚上他要放松,那我們也隨他,那就周日他在家,我們出去!這是他的安排與選擇,我們尊重他!孩子有跟大人不一致的天性與權力,大人沒必要也沒權力勉強孩子什么都跟自己一致,從小就讓孩子知道大人有大人的安排與選擇,小孩有小孩的安排與選擇,各自擁有自己獨立的一點空間與時間,其實也很好!這也許可以說是尊重孩子的安排與選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