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家長發言稿
第三, 給孩子一個合理的定位和一個墊著腳能達到的高度目標
做為家長,我們經常憂慮孩子的成績,惱火孩子的排名,結果是煩惱重重。其實如果我們根據自己孩子的現狀和潛力分別給孩子一個合適的定位和一個可能達得到的目標(包括分數、排名和能力結構等),那我們就會保持一種相對良好的心態,這樣不僅給孩子減少很多成長期的煩惱,而且更有利于孩子的各方面潛力的挖掘。每次考試后要和孩子一起做試卷分析,做到“試后100分”,哪門學科還有上升的空間?哪門學科考得雖不錯,但其實只是試卷簡單?哪門學科需要改變學習方法?像我孩子的七門功課,每次考試結束我都會仔細查看他的試卷,找出問題,解決問題。他每門功課現有的年級排名和應有的年級排名我們都心里有數。近期我們可以輕松做到的,不遠處我們可以通過努力達到的,父母一定要理智看待,這樣,孩子學習起來也會干勁十足。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板,父母要幫助孩子發揮他的特長,克服他的缺點。孩子最忌諱我們拿他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比,這樣會打擊他的信心,降低我們在他心目中的信任度,同時也比壞了我們自己的心態。我始終堅信:我們的孩子都是優秀的孩子,之所以在我們的眼里他們還不夠優秀,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發現或挖掘他們的優秀。
接下來再談談孩子這個三角形的頂點,他的成長所必須要有的三個要素:
1、孩子的學習習慣;
有專家說過,小學是要培養習慣,初中要建立方法,高中要塑造品質。因為每個孩子成長的環境和秉性的不同,孩子習慣的養成和方法的建立早晚也不盡相同。美國心理學家研究認為:人的一種行為重復21天就會初步成為一個習慣。如果堅持90天就會成為一個穩定的、成熟的習慣。知道這句話的家長應該為數不少。在小學階段,我的孩子應該說在各方面都養成了比較良好的習慣,在大家的眼里,他是個全面發展的好學生,不但成績優異,各種課外特長也很突出。我現在就拿他的音樂特長養成的習慣來舉例吧。也許有人會問,孩子每天花在樂器上的時間太多,會不會耽誤學習?實際上,作為家長,我看到的是樂器對他成長的幫助——咬牙堅持,培養習慣。從練習長笛那天起,他每天堅持吹奏,假期出門游玩都會帶上長笛,到現在一天都沒有間斷過,舉國歡慶的年三十夜晚他照樣勤練不輳也有累得實在不想動的時候,也有吹得頭昏眼花的時候,怎么辦?咬牙頂祝事后,他甚至會被自己的精神所感動,進而特別珍惜自己的成果,越來越不忍心放棄,就這樣形成了好的習慣。除了長笛,這種習慣也被帶進其他方面的各項學習中:做數學題、背誦英語、練書法、下圍棋……,兒子的學習成績六年來多次年級第一、書法獲得全國金獎、圍棋業余四段、心算獲得過全省小學生第一名。現在,他已經能夠在學習的成功中享受巨大的快樂,那是任何游戲的快樂、看電視的快樂都不能相比的。我想,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這并不是說在學業上對孩子降低要求和標準,他就快樂了。推他一把,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讓他能在各方面都處于有競爭力的地位,同學佩服他、老師滿意他,父母喜歡他,在這樣的一個成長環境中,相信他一定能感到更多的幸福和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