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辦服務工業發展表態發言
今天參加全區工業“133提升工程交辦工作會議,感到非常高興,也非常激動!這充分說明區委區政府對我區金融工作高度重視,對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非常關注、對金融系統加大資金投入寄予的殷切的希望。在此,就進一步推進全區工業“133”提升工程工作,我代表金融辦作一個表態發言。
一、首先,我簡要匯報一下金融辦的有關情況
區金融辦成立于XX年3月,其職責是負責政府投融資管理,加強政府與金融機構協調聯系,引導增加區域信貸投放,落實對轄區內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等新型金融機構業務監管,協調和推進企業上市。同時,積極引導民間資本及社會資金投資新型金融服務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更便捷的金融服務和支持。
目前,全區開業的小額貸款公司有2家,總注冊資金7400萬元,正在籌建和申請批準的小額貸款公司有4家,擬注冊資金2億元。區轄擔保公司正常營業有4家,總注冊資金5.72億元;正在申請籌建的有1家,注冊資金1億元。同時,引進新加坡談瑪錫投資公司擬投資設立的村鎮銀行正待國家銀監會審批。截止今年2月底,全區擔保機構和小貸公司分別已累計提供擔保貸款6.8億元、累計投放小額貸款 1.35億元。通過招大引強,積極引導,強化服務,全區新型金融服務業得到快速發展,其靈活的信貸機制對服務小企業及“三農”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二、充分發揮金融辦的橋梁作用,加強協調,積極為企業發展提供融資服務
今年,區委區政府圍繞實施“工業強區”戰略,提出了工業“133”提升工程,目前,指揮部各成員單位都在加緊行動,為工業“133” 提升工程獻計獻策,作為區金融辦,我們更要做到先行一步,為工業“133” 提升工程提供強有力的“助推劑”。為此,我們將努力做到以下五點:
(一)加大銀企對接力度,促使更多的項目盡快落地投產
推進銀企合作共贏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業和銀行加快自身發展的客觀需要。為進一步加強銀企合作,初步構筑起銀行、政府、企業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互惠雙贏、共謀發展的新型銀證、銀企關系,建立政、銀、企之間的長效協調機制。下一步我們將以工業“133” 提升工程為主要目標,以全區規模企業為主要載體,加強部門協調與合作,結合區發經信委、商務局等單位篩選有影響、規模大、前景好的企業和項目與銀行開展銀企對接,力爭全年舉辦不低于2次銀企對接會(近期,我們已通過區發改委將有融資需求的企業信息收集并協調市人行準備在各金融機構進行發布)。通過完善銀企合作對接,召開銀企合作專題例會等方式,促進簽約資金盡快落實到位。對條件暫不成熟的企業項目,指導做好前期工作,完善各類手續,盡早進入銀行視野,力爭早日簽約。在開展好銀企對接的同時,重點是搭建好全區銀企信息平臺,及時將金融機構的信貸產品和企業信貸需求進行信息發布。
(二)健全信用擔保體系, 充分發揮擔保資金的“撬動”作用
信用擔保是融通銀行資金的重要手段。目前,全區新批準設立和重新登記的融資性擔保公司有4家(全市8個縣市區共有17家,我區占近1/4),總的注冊資金為 5.72億元,其中區政府投資的銀豐擔保公司1.6億元,按照3—10倍的放大比例,理論上可提供融擔保額在17億元—57億元。充分發揮擔保資金特別是政策性融資擔保資金的“撬動”作用,將會較好地緩解了企業貸款擔保難的問題(年初楊區長在對銀豐擔保公司的工作調研中就明確強調銀豐擔保要充分發揮政府主導的作用,重點扶持本轄區內中小企業發展,幫助企業剖解融資瓶頸,促進企業做大做強)。目前,在企業尋求擔保過程中由于存在反擔保措施不足,操作程序復雜等一系列問題,擔保難依然是制約企業融資的最大障礙。因此,要創新思路、創新手段,積極鼓勵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建立互助擔保基金和互助性擔保機構;積極支持實行聯戶聯保。同時,引導好擔保公司自身努力加強內部管理,更新觀念,創新機制,苦練內功,控制擔保風險,拓寬融資領域,增強擔保能力,并積極與銀行部門協商,盡可能地擴大擔保倍數,最大限度地滿足企業的擔保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