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精品景區建設大會的講話
(三)旅游建設、旅游開發也要執行“鐵規劃”
城市建設是以規劃為龍頭,實行“鐵規劃”,用鐵石的心腸管規劃,旅游開發同樣如此。現在我們旅游開發隨意性很強,要有高起點的規劃,沒有則是破壞。希望州縣市旅游局抓規劃的意識一定要強烈,旅游建設必須在規劃的指導下進行,要有“鐵規劃”。
(四)要建立無績效退出機制
對旅游開發項目,我們要找開發商,要簽協議,建設好了要支持,建設不好要限期退出。就象我們搞工業園那樣,優先進入的辦法和無績效退出的機制要同步發揮作用。
(五)要把特色作為旅游產業發展的生命
旅游產業必須要有特色。文化要有特色,建筑要有特色,飲食要有特色。比如說我們的《比茲卡》為什么得到大家的認同,就是它把民俗文化通過舞臺進行了全方位的展現,作為一種土家風情,大家覺得有特色。如果作為一般的歌舞,跟武漢、北京很多的專業劇團是無法相比的,但是因為是土家風情歌舞,有影響,大家認同。我們在旅游開發過程中與文化大州的結合一定要注重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的特色。在建筑方面,我們的土家吊腳樓、石板屋是很有特色的,但是由于我們對現代化的向往,都把有特色的東西作為一種落后的東西加以改造,把吊腳樓壘成墻、粉上石灰,使很多特色都消失了,很多外地人都說恩施是一個正在消失的文明。所以我們在建筑上一定要注重特色。如大峽谷的民居改造,州民委要統一設計圖紙,要正確引導老百姓投資的熱情。今天為什么要把村里的書記、村主任請來參加這個會?就是要求你們回去后要組織好這方面的工作。在建筑特色上,縣市旅游局、建設局要多做工作,如對大峽谷內的建筑一定要有整體規劃,并規劃到戶。要適當安排一些引導資金,使老百姓能自覺地按規劃建特色民居,這樣在綠樹掩映之下的土家特色民居,就成為我們大峽谷旅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再就是飲食特色,飲食要有特色。我們土家族的菜也就是恩施整個清江流域的菜,是很有特色的,但是由于我們還處在一個農耕時期,處在一個山區,更由于我們自身深刻的自卑,總覺得我們這些東西都不行,而使特色逐漸消失,令人痛心。在飲食特色上一定要注重地域特色、飲食安全和飲食衛生。要組織對老百姓進行培訓,對“農家樂”怎么把衛生搞好,把飲食搞得有特色,都要系統研究。不要認為這是小事,這恰恰是民俗旅游、生態旅游的重要構件,沒有這樣的東西就形成不了特色和氛圍。
(六)要形成一種良好的旅游經濟生態
這種旅游經濟生態是指旅行社、酒店、景點,包括今后的旅游車隊等方面要互助、互利、共贏,不要單打獨斗。我聽說恩施有一個現象,酒店不買旅行社的賬,對旅行社是不打折的,景點不買旅行社的賬,旅行社也不推介景點,不跟酒店聯系,都是各自為陣。這就沒有形成旅游體系,就不叫旅游產業,更不是一種良好的旅游生態。良好的旅游經濟生態應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的發展可以帶動“你”的發展,“你”的發展可以拉動“我”往前走,單打獨斗是絕對搞不起來的,旅游必須形成一個互動的系統,一定要把互利共贏的旅游經濟生態形成。在旅游產業發展中旅行社具有重要的作用,就象農業產業化必須要有龍頭企業一樣,旅游業要發展起來必須要有旅行社。所以我們今天請了幾家旅行社來參加會議,希望大家攜起手來互促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