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院新聞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當今社會,隨著人民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權利意識、創新意識、發展意識的增強,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法院的新聞宣傳工作必須緊跟時代步伐,思想再解放一些,思路再寬闊一些,行動再積極一些。創新的宣傳方法要求我們要使宣傳方式由封閉式變為開放式、由訓導式變為誘導式、由灌輸式變為啟發式,使宣傳更加貼近群眾意愿,更加貼近群眾情緒,更加貼近群眾情感,從而實現傳者主導與受眾需求的真正統一,使新聞宣傳產生共鳴效應。在新興媒體不斷涌現的新格局下,我們既要發揮傳統媒體在法制宣傳中的主力軍作用,更要研究如何發揮新媒體、新技術的優勢,運用最先進的傳播手段,探索法院新聞宣傳的新思路、新方法,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做到報刊上有文字,廣播里有聲音,電視里有影像,網絡上有評論,書架上有成果,力求新聞宣傳工作的形式多樣化,影響最大化。
創新的宣傳模式要求我們要改變“自己說自己”的狹隘觀念,學會跳出法院看問題,始終關注新聞宣傳對象的需求和愿望,始終關注社會矛盾的焦點、熱點和難點,貼上去,融進去,力求在新聞宣傳效果上做到情系百姓、理達天下、法及四海。在新聞策劃上,要將事前策劃與事中調整相結合;在報道思路上,要將新聞宣傳規律和工作重點相結合;在報道內容上,既要拓展廣度,又要挖掘深度,力求每年有新舉措、有新亮點。
創新的宣傳效果要求我們在寫稿上不能僅滿足于從數量上作文章,搞些小整整、豆腐塊,重要的是要有強烈的政治敏銳性,時代責任感,不斷提高法院宣傳稿件的質量,多寫一些具有廣泛影響,鮮活生動,份量厚重,指導性強的新聞作品來,多出精品。我們的新聞報道要盡量做到“快”、“活”、“深”、“實”。“快”就是要把宣傳和審判工作結合起來,做到工作之前謀劃宣傳,工作之后跟上宣傳,使工作與宣傳緊密銜接、同步推進,這樣才能占得先機,確保宣傳工作的時效性。“活”就是在撰寫宣傳稿件的時候,要善于用獨特的視角觀察問題,用新穎的形式確立框架,用靈活的語言表情達意,力求使寫出來的文章具有較強的可讀性。“深”就是法院宣傳的過程,也應當是工作研究的過程,動筆之前,要找準切入點,進行研究,深化主題,把文章寫深寫透,使之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實”就是法院宣傳工作要貼近生活,觸及現實,為審判工作服務,為人民群眾服務。
第四、要整合力量,上下聯動,著力做好最近一段時期的幾項重點工作。一是要大力宣傳好全省各級法院在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和“三個至上”重要指示活動中的好思路、好經驗、好做法,好制度,特別是要突出具有自身特點的,有較強針對性的新理論、新舉措、新事例,新風貌。二是要大力宣傳好全省法院高舉司法工作人民性的旗幟,在關注民生、貼近群眾,融入社會,深入村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帶著對人民群眾深厚感情辦案,努力做到案結事了等方面的制度、事例、做法和社會效果。三是要大力宣傳好全省法院的先進典型。特別是那些在執法為公,一心為民,清正廉潔,秉公辦案,刻苦鉆研法學理論,善于做群眾工作,在老百姓中口碑好、威望高、有公信力,工作中作出優異成績的法官群體或個人。挖掘和培養新的先進典型要面向基層,廣泛聽取廣大法官的意見,使典型得到基層群眾的認可,真正樹得穩、叫得響、過得硬,能夠經得住群眾和時間的考驗,贏得廣大群眾對法官隊伍的認同,在宣傳過程中,一定要杜絕那些八股文式的空話、套話,做到思想要有高度,理論要有深度。,角要有廣度,文風要清新活潑,細節要真實感人,事例要明晰具體。四是各地新聞發言人建立后,要通過經常性、制度化的新聞發布會、新聞通報會等多種形式,經常介紹法院的工作重點,發布重大典型案件的審理情況,組織好重點報道和日常報道工作,不能讓新聞發言人成為擺設。五是注重新興媒體的影響力,全方位宣傳法院工作。1是要加強網絡建設,發揮網絡優勢。當今社會,互聯網已成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會輿論的放大器,網絡有著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時效性、方便性、信息量、互動性、自由度和個性化等傳播優勢,各級法院要高度重視互聯網的建設、運用和管理,網站的建設既可以拓寬人民法院對外宣傳的渠道,也可以為全省法院干警之間增強學術交流、思想交流、文化交流乃至情感交流提供一個豐富多彩的互動平臺,同時還可以通過互聯網逐步提高法院和法官的社會知名度,還沒有開通互聯網站的中基層法院應有點憂患感、危機感,拿出點認識和行動,要盡快建站,開通網站,不能不聞不問不管,已經建站的中基層法院要在鞏固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質量和更新速度,注重對網絡輿情的跟蹤、分析和研判,建立對網絡輿情的快速反饋機制,積極利用網絡平臺加強與網民的交流,有針對性地回答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及時反饋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維護法官合法權益和法院良好形象;2是要有效地利用電視媒體開展新聞宣傳工作。電視媒體具有立體傳播、雅俗共賞、覆蓋面廣、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特點和優勢。各級法院要加強與地方電視臺的溝通與聯系,充分利用電視臺的專業技術和制作優勢,既可以向電視臺提供并播出法院新聞,也可以和電視臺合辦法制欄目,還可以制作普法專題片等等,形式是可以多樣化的。3是要有效地利用廣播媒體開展新聞宣傳。現代社會,人們的工作、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用耳朵“聽”新聞的人不斷增多,晨練、駕車、休閑、做家務的時候都可以用耳朵來兼顧。廣播媒體的制作成本相對較低,即使是合辦欄目的費用也是完全可以承受的。比如楚雄中院與楚雄廣播電臺合辦的《彝州法院》欄目,每周播出一期,每個月的最后一期是對法院的訪談節目,全年的費用支出是一萬元。利用廣播媒體是全省法院新聞宣傳工作的一個弱項,希望大家能夠迎頭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