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勞動發言稿(通用5篇)
小學生勞動發言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勞動最光榮》。同學們曾經學唱過這樣一首兒歌,”太陽光金亮亮,雄雞唱三唱,花兒醒來了,鳥兒忙梳妝,小喜鵲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從哪里來,要靠勞動來創造!罢窀枥锼哪菢,我們的幸福生活從哪里來呢,全靠勞動來創造。
直至今日,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辛勤的勞動者,為我們創造了今天這樣的幸福生活:時傳祥伯伯是一名掏糞工人,它以主人翁的做好清潔工作,寧可一人臟,換來萬人凈,受的尊敬;張秉貴,一個普普通通的售貨員,幾十年如一日,以自己胸中的”一團火“,為顧客熱情報務,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平凡的房修水電工徐虎,21年來”辛苦我一個,方便千萬家“,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及時雨“、”夜明珠“……正是這千千萬萬普普通通勞動者的辛勤耕耘,才有我們祖國大家園的瓜果飄香、和睦安詳。他們,是最值得我們尊敬的人!
勞動是打開幸福之門的鑰匙,是每個公民的根。凡是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在人猿到人的轉變中,勞動起了決定性作用。古猿人之所以能夠直立行走,能夠最終走出森林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類,勞動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人類的發展史其實就是一部勞動史。是勞動,創造了歷史;是勞動,改變了世界。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說過:”世界上沒有一種具有真正價值的東西,可以不經過艱苦辛勤的勞動而能夠得到!翱v觀歷史,正如魯班,李冰……哪一位能工巧匠不都是從平時的勞動中汲取經驗成事。沒有勞動,就沒有現在的人類;沒有勞動,社會便得不到發展;沒有勞動,人類將變得一無是處!眲趧邮且磺杏袆趧幽芰Φ墓竦墓鈽s職責“。勞動是光榮的,通過勞動人類從盤錯交織的古樹走向陸地,從愚昧無知的遠古走向信息發達、光電閃爍的現代文明,勞動創造了人類語言,勞動拓展了人類思維,勞動改造了人類的生存空間。
勞動何以為榮?勞動何以崇高?正是因為勞動是財富之母,人類所享受的一切物質成果、科技成果、文化藝術成果無一不是勞動的產物!碧斓莱昵凇。我們中華民族就是憑借這種,創造了光耀世界的華夏文明。奮進的,不僅要向世界展示物質文明的豐碩成果,更要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的面貌。
所以,讓我們靠自己的雙手勞動起來,用勞動來感受生活中的所有美好,用甜美的歌聲去唱勞動的歌謠。
小學生勞動發言稿 篇2
敬愛的老師、同窗們:
你們好!今天我報告的標題是”我愛祖國“。
小時候,媽媽一手牽著我,一手指著輿圖:”孩子,你知道嗎?這就是祖國媽媽。長大了,老師指著地球儀,教我認黃河、西藏、長城、北京……才使我曉得了黃河就是祖國的搖籃,青藏高原就是您的脊梁,長城是您的.動脈,北京是您的心臟。
而咱們都是母親的孩子,大家同是華夏子孫。在這個世界上,我最親的是媽媽,最愛的是中華。
為什么人們老是把祖國比作母親?有人說:“祖國用她那江河的乳汁豢養了我們。”有人說:“祖國用她那廣闊的襟懷抱大了我們!边@當然都是對的。因為無論其余的什么詞匯,都抒發不出我們對祖國的深摯感情,而只有“母親”這個詞才干表達我們對祖國最虔誠、最純粹、最誠摯、最深沉、最偉大的情感。
是啊,祖國——母親,母親——祖國,就是這樣嚴密相連,連成了一體。
朋友,當你凝聽孩子歌頌《世上只有媽媽好》時,你可能感到到母親對孩子的主要;當你觀賞潘美辰的《我想有個家》時,你可能領會到家庭在你心目中的地位。可是友人,當你聽到殷秀梅的《祖國啊,我永遠熱愛您》的時候你可曾掂量過祖國在你心中的分量?又可曾想過如何去熱愛祖國,建設祖國?
孩子熱愛母親,是由于母親給了他巨大的母愛;我們酷愛家庭,是因為家庭給了我們狂風雨后的安靜。我們要熱愛祖國,則是因為祖國給了我們更為可貴的貨色——沒有祖國,就沒有我們的安棲之所;沒有祖國,就沒有我們做人的尊嚴;沒有祖國,就沒有我們孩子的活躍跟家庭的安定——沒有祖國,就不我們所領有的所有!
當祖國貧困的時候,她的人民就受餓受凍;當祖國弱小的時候,她的人民就受辱被欺;當祖國富饒的時候,她的人民就快活幸福;當祖國強盛的時候,她的國民就昂首挺胸!
歷史上,多少中華兒女像熱愛自己的鄉親那樣熱愛自己的祖國。屈原抱石投江,為的是祖國;文天祥大方悲歌,為的是祖國;陸游作詩示兒,為的是祖國。譚嗣同面對刀殂,臉不變色,他朝思暮想的也是祖國。為了祖國,一代又一代的好漢兒女獻出了自己的熱血和生命。
魯迅先生說過:“惟有民族魂是值得可貴的,惟有它發揮起來,才有真提高!蔽覀兪亲鎳赣H的兒女,在的關懷和教導下,我們正在茁壯成長,我們要牢記的教誨,進步本身素質,學好迷信技巧,把本人培育為“有幻想、有道德、有文明、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我們要用熱血來復蘇母親的活力,用性命來煥發母親青春的光榮!
回想歷史,祖國您曾經自豪過、驕傲過,也曾經黯然過、惱怒過。在宇宙無垠的歲月里,您不僅孕育了長青的江水,也培養出千千萬萬屬于您的孩子。他們崇尚自在,喜好和平,尋求真諦,重視禮節。他們蘊藉而懇切,節約而樂觀。大半個世紀從前了,彈指一揮間,中華兒女勵精圖治,高低求索,當初又迎來了你的誕辰(十月)。看吧,現在的祖國,經濟飛速發展,科技碩果累累,教育一日千里,體育突飛猛進,已表明我們的綜合實力。此時此刻,我不知怎么來表白我沖動的心境,我起誓要耐勞學習,把滿腔的愛國情化為報國力,獻給祖國,獻給媽媽。
讓我們慎重宣布:祖國,我——愛——您!母親,我——愛——您!謝謝大家!
小學生勞動發言稿 篇3
各位同學:
五一國際勞動節就要到了,“五·一”是全世界勞動階級的節日。今天,我們站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下,應該怎樣紀念和慶祝這一偉大光輝的節日呢?我們知道:勞動創造世界,勞動創造人類,勞動是人類的第一需要,世界上所有的財富都是通過勞動創造出來的,不勞動者不得食……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體現出:要做一個真正的人,就必須愛勞動。
可是我們發現,同學們參加勞動時怕這怕那,有的同學可以說是根本不愛勞動。據調查,現在的小學生,愛勞動、有較好勞動習慣的約占1/3,另外的2/3是不愛勞動或不太愛勞動的。他們懶得鋪床疊被,懶得洗襪子、洗手絹,懶得收拾書包、收拾桌子,甚至于懶得洗臉、洗腳,連喝水也懶得自己倒,在家里一切都由家長做,連書包也是家長背?梢,我們的同學參加的勞動太少了。多數原因是家長心疼孩子,怕孩子吃苦受累。有的家長認為今天的孩子就是應該享福的一代。
可是,我們知道,不愛勞動的孩子,他們也很難愛學習,怕勞動,也會怕做作業,怕思考問題。人的能力是要靠培養的,這中間勞動能力的培養尤其重要。如果我們現在忽視了勞動習慣的養成,就是忽視了學做人的最重要的內容和機會,害處很大。一旦成了懶人,想要變勤勞就非常難了。
為一名小學生,從小就應該樹立主人翁的意識,關心國家大事,熱愛自己的家園,樹立遠大的志向,把自己的前途同祖國的命運結合起來,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理想、有志氣、有抱負、有高尚品質的人。從小就要有正確的勞動觀點、勞動意識,認識到---勞動最光榮,不愛勞動的人將會一事無成。從小就要培養勞動感情,養成勞動習慣,珍惜勞動成果,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行動,無論在家里或者在學校里都做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小學生勞動發言稿 篇4
尊敬的各位上級、老師:
大家晚上好!
第一次站在這里,內心感到些許激動,更多的是誠惶誠恐,感到受之有愧。回首我在四中的這六年,不斷地成長進步,我知道在我的成長過程中離不開眾人的幫助,當我管理班級遇到困難時,是你,我的同事們伸出了援助之手;當我在教學上碰到難題時,是我的“師傅們”殷切的教導,毫無保留地傳授寶貴經驗;當我處理問題不力時,是你,我的上級們沒有責備,沒有呵斥,只有悉心的指導,只有堅定的鼓勵,只有無私的支持和幫助。因此,我今天的發言只是代表我們大家工作中的點點滴滴。
我發言的題目是:“在平凡中思考,在思考中前進”。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边@句《論語》中的名句,向我們揭示了思考在工作、學習、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思與行之間的辯證關系。在新課改向縱深發展的今天,反思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越來越受到業內人士的關注。“思考著往前走”,正是教改期間專業型教師成長的寫照,也是我們教師成長的必要途徑。同時更是我在這六年里,從高一到高三的數學教學工作中,五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的真真切切的感受。
記得第一年上《三角函數圖象》這一章時,我結合學校發的一本備好了課,在課堂上講了一個函數圖象題,可下課之后有個學生拿著一本資料書問我:鐘老師這樣做怎么不行呀?這個第一零點是什么呀?當時我也發現有問題,可是我對這個研究得并不透徹,就說:“你等一下,晚自習再告訴你。”我回到辦公室,找資料,向曾老師請教,原來這里面還隱含了豐富的知識,而且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通過和她們討論,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理解越來越清晰了,當時,我就這個問題寫一論文,就這件事后,我總是在課前花大量時間進行鉆研,分析教材,吃透編寫意圖,把握重點難點,從而挖掘出教材的內涵,有時為了備好一節課經常要花上幾個小時,有人經常對我說“你這人做事怎么這么慢,效率太低了”。他可知道:只有深入,才能淺出,把教材鉆得深,道理就透徹,講起課來就簡單明了,講在點子上。這是一種智慧、一種水平,只有當教師對教材有深刻、獨到見解,并對自己要講的一切都爛熟于心,他在課堂上才擁有可供發揮能動性的自由度,真正做到游刃有余,從而使課堂散發出“磁”性與魅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不斷地思考自己工作的得與失,虛心地接受上級、同事的指點,潛心地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不斷地更新觀念,改變做法,始終追求更好的教育藝術。
反思成了我一種鐘愛,在教學活動中反思,在教學活動后反思,在教學的失誤中反思,在與學生的親近中反思,在學生的錯誤中反思。
思考成了我的一種習慣,細心地審視和分析正在發生著的一切教育教學現象。自己所實施的教學方式、教學行為、教學方法是否符合新理念?是否適合絕大多數學生?是否有利于學生們的個性發展?是否有利于學生能力和素質的提高?……一個課例、一個教學片斷、一個課間剪影等等。有思考就有回報,在教學比武中獲“瀏陽市三等獎”,所撰寫的論文《新教育理念下的備課》、《啟開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讓對話走進數學課堂》等多論文和課件獲市級以上獎勵,所帶的奧賽培訓有張敏等十幾個同學分別獲省級、市級獎勵。
任C153班班主任時,我想暑假第一個月就是學生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的養成階段。剛開始時,我首先從自己做起,每天晚自習守在教室里,但與以前不同的是,還多了一雙觀察的眼睛,愛說的嘴巴,看見不好的習慣就指出來,看到好的現象就及時予以表揚。一個星期下來,還不錯。不守了還能保持嗎?我試著離開教室,遠處觀察,才發現我一離開教室就有學生坐不穩了,難道我還繼續守下去嗎?不行,絕對不能養成老盯著他們的習慣,我沒有去守自習了,但并不意味著我不去管,一節自習課上完,我起碼去了教室十幾趟,悄無聲息,還記得這樣一個情形:兩個人在那里,頭抬起來就看見我在看著他們笑,他們怔住了,我然后把他們叫出教室進行教育。后來我又想,這樣下去偶爾做一做也還可以,但不能總這樣吧,他們為什么會了,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不知道怎么干,沒有學習動力,沒有奮斗的目標,怎么不會?于是,利用業余時間跟那幾個學生談話,跟他們分析現在的社會形式,跟他們講當今的高考形式,跟他們談身邊成功人士的特點,晚自習下班時經常會走到他們身邊去看看,及時予以具體的指導和鼓勵,并及時的上了“知識改變命運”、“細節決定成敗”、“紀律與學習同行”、“如何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學法指導”。一系列的班會課。學生們都有了自己的奮斗目標,晚自習再沒看見不做事的了,像班上的徐陽他會去記英語單詞,像魯雍林他會去看政史地,而且成績突出,學生們有事干了,有收獲了,一個月下來我發現學生步入正軌,晚自習他們能安靜下來了,而且我走到教室里,他們都不會發現,有一次我走到熊旺旁邊,跟她說話嚇了她一跳,晚自習我也可以走得放心了。因為他們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和自覺性。
在辦公室里,經常聽見老師說:某某那個一直成績優秀的學生這次沒考好,某某那個數學成績不很好政治答的很好,某某這次從七十多名進入了年級七名。這又引起了我的注意,這些現象反映了什么呢?我們的做法存在什么漏洞了?找經驗豐富的楊老師商討去,“我覺得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學好的”,“只要他們對自己有信心”,“我們的愛和關心應該要灑向每一個學生”等等。討論之后,引發了我更多的思考,班上哪些同學學習還有很大潛能?如何把他們最大的潛能挖掘出來?于是,我調整了,時刻不忘去激勵班上每一個學生,跟他們講《人生感悟》這本書中的故事,從不去給任何一個學生定為,在我的眼睛里他們都是優秀的學生,經常認真去分析他們的問題,有針對性的予以學法指導。結果是中間的學生在進步,同時也促進了前面的同學,在每一次月考中都可以看到以前排在后面的學生突飛猛進,所以整個班上出現了一種你追我趕的局面。在每次月考中成績優異,班級有多次被評為優勝班級。
“要不斷地激起學生的興奮點”還記得郝校長說過這樣一句話,這就要我們想辦法,那次三八節組織我們到瀏陽玩,想起去買一盆花放在教室里,換換學生的心情。來到花店,突然我發現了那一盆,我問“這叫什么呀?”“一帆風順”,“好,我情緒一下調動起來,就買這”,這次最讓我高興的是給學生又帶了一份喜悅,在車上,把花捧在手里好興奮的,一到學校我就奔向教室,說:“同學們,我給你們帶來一份禮物,它叫“一帆風順”,希要繼續努力,像它一樣成長,一帆風順。上個星期班會課,由于第二次調考完,有部分學生有點泄氣了,我不斷地從上查資料,向其他班主任詢問,也打算就讓學生觀看教育處安排的安全教育系列短片,一天就干了這些想了這些,怎么辦了,是不是又重復以前的故事了?他們肯定不想聽了,換一換形式吧,但又不能脫離我的主題,突然來了靈感,改成了:前半節班會課主要對考試和復習進行指導,后十幾分鐘讓他們學一首歌“最初的夢想”,感覺一下就調動了氛圍,既讓他們放松了,又讓他們重新拾起了自己的理想。
總之,我好像每天都有太多太多的困惑。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在長大,處理事情的能力也在加強,這得到了學生、家長、老師和學校上級的認可,在年、年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教師”,年被評為“優秀班主任”。
小草的成長也要靠陽光雨露。近六年來,更應該感謝每一位老師,是不斷深化的教育改革給我了展現自我的機會,是上級、前輩、同事們的關心、幫助,幾年工作的錘煉使我日漸成熟,是你們給了我無窮的力量。
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成功在于奉獻;教育是科學,科學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堅守這一信念,以不愧于人民教師這個光榮的稱號。
最后,祝愿高三高考再創輝煌,祝四中越辦越紅火!
祝各位上級、老師 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家庭幸福!
小學生勞動發言稿 篇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的題目是《尊老愛幼是美德》。
我們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五千多年的燦爛文化。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這一傳統美德。自古以來,就有孝感動天、百里負米等許多故事感染著我們,打動著我們的心靈。
現在社會也十分重視尊老愛幼。建了許多養老院和孤兒院,讓那些老人能安享晚年,讓那些孤兒能度過快樂的童年。公交車上也有專門的老弱病殘座位。好心人捐款捐物讓失學的兒童重返校園……但是我們也發現,社會上也常常出現一些不夠尊老愛幼的現象:有的父母不愿意對子女盡撫養義務,有的子女不愿意對父母盡贍養義務。
作為新時期的小學生,我們應該以尊老愛幼為榮,更應該把尊老愛幼作為一種習慣,從我們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當我們看到白發蒼蒼的老人不小心摔了一跤,我們要主動跑上前扶起老人;當馬路上的車輛絡繹不絕,小孩子嚇得不敢過馬路的時候,我們可以帶他們安全地通過斑馬線;當老人提不起重東西的時候,我們可以主動幫他提……如果全社會的人都能養成尊老愛幼的優良品質,那么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將會更和諧,更融洽,更親密。
同學們,每個人都是從嬰兒一步步走向老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有的中華兒女,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讓美德永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