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四德工程的講話材料
其次,我們要做有誠德之人。一要忠誠事業。職業道德的核心是忠誠事業,也就是愛崗敬業。愛崗就是要珍惜自己的工作崗位。擁有崗位這個平臺,我們才能有飯吃、有衣穿,才能有家庭幸福和社會地位,才能實現人生的價值。敬業就是要熱愛自己從事的事業,始終懷著如履薄冰、畢恭畢敬的心態,扎扎實實做好本職工作。二要誠實勞動。大力弘揚認認真真、勤勤懇懇的敬業精神,在工作面前真抓實干,在成績面前實事求是。對待工作要有一分熱就發一分光,有多大的力就流多大的汗,不摻雜使假;對待成績要實事求是,取得的果實要與付出的勞動相符合,不攬功諉過。三要誠信待人。誠信是成就事業的基石。有人認為誠信是“癡”、是“傻”,實際上這恰恰是一種自作聰明的想法。每個人都喜歡和誠信的人交往,和誠信的人做生意,沒有人愿意和不誠信的人打交道,奸詐的人得到的永遠是一時小利,失去的則是朋友和更大的利益。
再次,我們要做有孝德之人。孝是人的善良本性,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孝文化。無論是東方文明還是西方文明,不論是平民百姓還是達官貴人,孝德總是最基本的道德規則。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孝已經融入中國人的血脈,成為中華文明的基因,生生不息,世代相傳。家庭美德,孝道最重要。做人不能忘本,“本”就是我們的父母,就是培養、教育、支持我們的師長、同事、群眾。無論你走到哪里,無論你多有錢,無論你當多大官,都不能忘了誰把我們生,誰把我們養,誰把我們教,誰把我們帶。敬老人、愛父母,回報長輩的養育之情、培育之恩,是人的天性。百善孝為先,好人一定是孝子。試想,一個對生養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的人,怎么能對社會、對群眾懷有感恩之心呢?這樣的人能對朋友忠誠、對社會有益嗎?毫不客氣地說,不善待老人,不孝敬父母,天理難容!
然后,我們要做有仁德之人。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把“仁”作為一個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以“仁”為目標,全面加強個人品德建設,是深化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建設的基礎。一是要做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當前隨著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低級趣味現象不斷出現,注重講求吃喝玩樂、盲目攀比、奢侈享受等庸俗行為時有發生,嚴重敗壞了社會風氣。我們必須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以為標準,大力弘揚真、善、美,自覺抵制假、惡、丑,自覺抵制各類低俗行為,弘揚正氣,始終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二是要做一個高尚純粹的人。良好的個人修養是一種人格魅力。每個人都要把提高個人修養作為一生的追求,自覺培養謙虛、厚重和寬容的品質,以高尚的人格提升自我。要自覺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勤奮學習、汲取知識,保持平和的心態,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三要做一個有益于人
民的人。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也是全體師生理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全校師生都要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進一步明確自己在家庭、在學校、在社會上承擔的角色和義務,多做對社會、對他人有益的事情。
老師們、同學們,“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播種的季節,也是希望和夢想競相生長的季節。讓我們踏著春天的腳步,讓道德的星空照耀我們人生前行的方向,不斷強化自律意識,勤奮學習,積極工作,銳意進取,追求卓越,為早日把我校建成“xx名校”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