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區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二)堅持保護和合理開發并舉,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資源的嚴格保護、有序開發和永續利用是關系長遠發展的根本大計。各縣(市)、各部門要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把經濟建設和資源保護有機結合起來,努力提高資源的保障能力。一是要加強資源開發利用的統籌規劃和管理,從區域協調和人地和諧出發,明確思路,統籌發展,科學編制新一輪規劃,進一步強化對土地、礦產資源開發的宏觀控制。二是要繼續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大土地開發整理復墾工作力度,有效增加耕地面積。要牢固樹立土地管理為經濟發展服務的思想,保障地區在項目建設、工業發展、城市建設等方面的用地,主動支持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方面有關道路、水利、電網、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用地。要引導和鼓勵各類開發建設項目多用戈壁、荒山、荒灘、荒地等國有未利用地,減少各類建設占用農用地。三是要進一步加強礦產資源管理,認真落實礦業管理的各項制度,促進礦產資源的管理到位、有序開發和合理利用。對優勢礦產資源要實行有計劃的開采和嚴格保護,對相對集中的小礦要加大整合力度,努力實現對礦產資源的規模開采和集約利用。要加大地質勘查投入,加快優勢和特色礦產資源的勘探開發步伐,提高資源深加工水平,推進地區新型工業化建設。四是要進一步加大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治理整頓工作力度,重點整頓無證開采、以采代探、亂采濫挖和破壞環境、越權配置礦產資源、非法轉讓探礦權、采礦權的行為,堅決關閉布局不合理、污染嚴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礦山企業。五是要進一步加快國土資源市場建設步伐,健全和完善土地使用權、采礦權價格市場機制,加大經營性土地使用權、新設置采礦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力度,切實發揮市場對國土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六是要把節約資源放在首位,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增強節約使用資源的觀念,逐步形成有利于節約資源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要努力提高煤礦回采率和礦產資源采出率,加強資源綜合開發和合理利用,促進資源的高效利用。七是要合理開發和高效利用水資源。要把水資源始終作為一個戰略問題擺在重要位置,堅持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原則和開源節流并重、防洪抗旱并舉的方針,把水利工作認真抓好。加強水資源綜合利用規劃和管理,滿足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大力發展節水農業,推廣滴灌、膜下灌等節水技術,提高農業灌溉水的利用率;要節約使用水資源,大力發展節水工業,促進城市節水,逐步建立節水型社會。
(三)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不斷改善環境質量。環境保護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保障,是事關地區綜合競爭力和發展前景的重要問題。各縣(市)、各部門要把環境保護作為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常抓不懈,妥善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推進地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一是認真開展轄區內重點污染源及危險化學品環境隱患的全面排查,加強監管力度,并針對不同企業的實際制定企業環境應急預案,積極組織開展污染事故應急演練,增強環境應急響應能力,確保環境安全。二是圍繞地區推進新型工業化的總體布局,通過實行環境影響評估制度、污染物排放許可證制度以及水資源消耗評價制度等,對企業準入和新建工程進行全面評價,加速淘汰落后生產工藝和設備,支持支柱產業、特色產業和大企業集團的發展,加大對工業污染源治理力度,大力推進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三是通過項目審批、財政支持、稅收優惠和信貸供應等政策杠桿,鼓勵低消耗、輕污染、科技含量高而又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行業的發展,控制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的行業。四是通過抓好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加快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以改善城市環境質量為本,加快集中供熱工程和天然氣入戶工程建設,大力開展城市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設,完善垃圾和污水集中處理,加快城市煤煙型污染治理步伐,大力推廣使用清潔能源,減少污染,確保城市環境質量有明顯改善。五是繼續深入開展“清理整頓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和“清查放射源,讓百姓放心”等環保專項行動,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清除環境安全隱患,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地區環境安全。六是深入貫徹執行最近下發的《關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切實落實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強化環境質量責任意識,加大環境保護宣傳力度,不斷提高公眾環境保護意識,激發共同參與的自覺性、主動性,推動“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環保友好企業”、“環境優美鄉鎮”等創建活動的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