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業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堅持”多予、少娶放活”的方針,不斷深化農村各項改革,穩定、完善和強化各項支農政策,全面落實農業農村各項政策、措施,促進農村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一是要繼續加大”兩減免、三補貼”等政策的實施力度,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二是要全面完成農村土地延包工作。去年底,省委省政府已召開專門會議,要求近期內全面完成農村土地延包工作。針對我市目前一些地方農村土地延包工作未到位,部分地方存在”兩田制”、農戶承包土地經營權證書未到戶等情況,各地要組織人員深入開展調查研究進行摸底,摸清情況,查漏補缺,盡快解決”兩田制”問題,盡快落實”四到戶”,對承包土地年限不足30年的,要補簽承包期30年的合同,對于沒有印發由縣級政府頒發的農村土地經營權證書的,縣(市、區)政府要盡快拿出資金按要求印發到戶,對于已印發但證書仍滯留在鎮、村、村小組的,要盡快清理下發到農戶手中。全市農村土地延包工作必須在2月底前全面完成,以迎接省組織的檢查。三是以依法、自愿、有償為原則,依法推進農戶承包地使用權流轉,堅決杜絕和防止違背農戶意愿強行將其承包地使用權流轉的違法行為發生。四是全面組織推進農村財務管理工作。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抓好農村財務審計和公開工作,建立健全民主理財制度,全面完成會計代理制,全面實行電算化。五是要切實做好減輕農民負擔工作,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取消農業稅后,各地要加大減輕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力度,嚴格落實村內事務”一事一議”制度,不能把”一事一議”變相為固定收費項目或隨著收費的項目。嚴格執行涉農收費”公示制”、農村義務教育收費”一費制”、鎮村和學校公費訂閱報刊”限額制”以及涉及農民負擔案(事)件的”責任追究制”四項制度。督促落實《廣東省減輕農民負擔工作部門責任制》工作,建立起減輕農民負擔的長效機制。
(二)與時俱進,明確~年我市農業農村工作思路
當前,農業農村經濟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農產品供求關系、農村勞動力就業格局和轉移動因、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農村發展對城鎮和國民經濟的依賴程度、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內涵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既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許多新氣象和新機遇,也帶來了不少新課題和新挑戰,對農村經濟增長方式、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的轉變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務。各地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和xx大以及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統籌城鄉發展的方略,堅持”多予、少娶放活”的方針,穩定、完善和加強各項支農政策,切實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繼續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努力實現糧食穩定增產、農民持續增收,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年,我市農業農村工作必須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把推進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進程作為解決我市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根本途徑,強化農業基礎地位,加大農村支持力度,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加強農業綜合能力建設,切實抓好糧食生產,繼續優化農業結構,突出特色,做大做強做優農業主導產業,不斷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農業組織化的協作能力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加快實現農業產業化、農民組織化、農村城鎮化。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實現農業增加值增長4%;農民人均年純收入增長4%;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各項事業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