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師培訓教師代表發言稿(精選3篇)
新教師培訓教師代表發言稿 篇1
理想不僅播撒在學生生命中,更要播撒在自己心中。今天我發言的題目是——《做教師中的有心人》。
二十天的新教師培訓活動就這樣接近尾聲,在整個過程中,我們認識了很多朋友,收獲了很多知識,更幸運的是能得到這么多優秀教師不遺余力的幫助,雖然言語有限,但帶給我們的觸動和感動是無限的。對于新環境、新角色,比起初來時的緊張、陌生,多了幾分淡定和期待。所以,首先要感謝學校領導和各位前輩為我們新教師的成長進步所付出的一切,希望我們能在日后有更多的交流,同時也為學校、為教育作出更大的貢獻。
通過培訓以及幾天的新生夏令營活動,我總結了以下幾點感悟:
一、愛是教育的源泉
聽過這樣的笑話:什么叫誤人子弟?就是每天教給孩子一個錯別字。一個字不多,但它抵不過日積月累;一個好行為很少,但播下一種行為就收獲一種習慣。每個孩子在我們手中是那幾十份希望中的一份,但他卻是每個家庭百分之百的希望。這份希望我們耽誤不起,所以,教育是什么,我想就是一顆愛心、良心、責任心。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我希望做這個崗位上的有心人,讓我的學生能在苦拼的三年中找到人生幸福的源泉。
二、情是教育的首先
語文學習中有句話:“先做人,后作文,文如其人。”學生的情操對于學習乃至今后的生活影響是巨大的。我希望我的學生要先做到禮儀上的要求,做一個有人情味的學生。要學會感恩,知道現有的一切條件都不是從天而降的;要學會互愛,知道愛人與被愛是幸福的;要學會關心,關心身邊人身邊事;要學會承擔,承擔自己的責任與使命。我想如果學生能認識到這些,一定會自立、自律、自強。
三、行是教育的指引
教學無小事,樣樣皆楷模。什么樣的老師帶出什么樣的學生,我們要真正理解學生,關愛學生,為學生做榜樣,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師。比如:要想讓學生按時完成作業,我們就要當天事當天做;要想讓學生規范書寫,我們就要認真寫板書;要想讓學生善惡分明,我們自己就要公正處事,一碗水端平。讓我們用真心去感化真心,用人格去塑造人格。
四、想是教育的捷徑
老教師的經驗告訴我們,學會反思也是一個教師成長與成熟的捷徑。給我們做講座的各位教師向我們傳授的正是他們的反思成果。還有很多優秀教師,他們的博客、論文,也都記錄下了教學過程中的點滴,成為他們各自的財富。小問題,大哲理。事件背后的處理方法、感悟,往往勝于事件本身的意義。教學是門藝術,我們只有不斷反思,不斷總結,才能更好的去把握課堂,駕馭學生。
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無疑縮短了我們與教師角色之間的距離,但真正的成長還要靠我們自己努力。做一個教師中的有心人,常關愛,常反思,不拋棄,不放棄。為做一名有價值、有特色的贊化教師而努力。
新教師培訓教師代表發言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和教師們:
你們好:
剛進入幼兒園工作,就參加了園里領導組織的一次培訓,我覺得這是個提高我能力的機會。我畢竟還是個入園的新教師,初入這個職場,還是一個沒有任何經驗的人,這場培訓也因此教會我很多。現就我參加完培訓后寫下以下的培訓心得:
培訓的第一天,培訓老師就給我們將了教幼兒,不能跟教小學生一樣,我們首先就是要融入幼兒的氛圍里面去,在與幼兒相處的時候,一定要把自己融入進去,不能只用大人的身份去與他們溝通,幼兒年齡不僅小,跟他們講道理,也不能很理解。在這里,就講到與幼兒溝通交流的問題,在與幼兒交流的時候,是不能用大人的思維的,大人思維很成熟,小孩子還不能很好的去理解,所以就必須讓思維與幼兒的思維處在同一水平線上,才能與他們好交流。這里,老師就講了一個例子:如果孩子做錯事了,只一味的批評他,不問緣由,也不去引導,這就直接傷害到幼兒了,都沒有進行有效的溝通,也沒有引導孩子認識錯誤,就直接把過錯安在他身上,是不利于幼兒的成長的,也不利于后續的交流。從這里,我知道以后與幼兒相處,一定要站在幼兒的'一個立場想問題,不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這是不公平讀的,而且也不利于自己與孩子進行溝通。
之后的培訓中,老師還教了我們備課的一個基本步驟,這對我是真的幫上大忙了。開始我還擔心自己備不好課,不能給幼兒上好課,現在好了,經過老師對備課的培訓,我知道怎么去備課了。雖然我初期備課不會很好,甚至還會出現很多的錯誤,但是有了可學習的地方,我就不怕自己后面不能把課備好的問題了,至少有人在前面引導我去做,我也就沒有那么擔心了。最后,就是經過一個禮拜的培訓,老師讓我們新教師一個個去講臺上進行展示成果。剛入職,還未站上講臺,自然是緊張的,但是培訓的最后還能去鍛煉一次,對我是意義很大的,這樣就不會讓我真正授課的時候不至于緊張過度說不了話了。展示很成功,在老師的指導下,我一點點的適應了這個教師角色,我可以在講臺上順利的進行講課,這是我的一個進步。
通過這次對我們這些新教師讀的培訓,我懂的如何與幼兒相處交流,懂的如何備課和授課,很開心有這樣的收獲。
新教師培訓教師代表發言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各位教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化作春泥更護花》。
我不是詩人,不能用漂亮的詩句謳歌我的職業;我不是學者,不能用深邃的思考我的價值;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動聽的歌喉歌詠我的崗位。然而,我是教師,我要在我的腦海中采擷如花的詞匯,構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詩;我要用深深的思索,推演我心中最奧秘的哲理;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優美迷人的頌歌——我愛我的教師職業,我愛我的工作崗位。
從孔子講學到科教興國,教師,這個陽光下最崇高的職業,在社會和國家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教師作為知識文化的傳播者,肩負著育民興國的重任。雖然,我們沒有華麗的舞臺,沒有簇擁的鮮花,然而三尺講臺、一塊黑板就是我們揮灑人生的天地,面對幾十雙迷茫而渴求的眼睛,教師義無反顧的用自己的聲音,播散愛的陽光、智慧的甘霖。伴著教師聲音的.旋律,學生學會了用靈魂去歌唱,用真誠去追求。教師的一生是平凡的,但平凡不等于平淡,我們將用智慧和汗水譜寫春花秋實的動人章。
當我懷著驕傲的心情跨進中山中學的校門,面對這所多年中高考取得優異成績,在社會上滿載聲譽的中學,我滿是雄心壯志。而今,我的心更是敬佩,在過去的這些日子里,我深切的感受到了那榮譽背后老師們辛勤的工作和無悔的付出。生活在這樣一個團結而自強不息的集體里,我每天都被身邊美麗的故事感動著。
黎發妹老師,是我校化學教研組組長。五十開外的她兩鬢已經被歲月染白,她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嚴謹有序的常規教學,踏實細致的辦事作風都是值得我們年輕教師學習的。辦公室里,球場邊,總能見到她瘦小的身影被學生團團圍住,由于她擔任初中畢業班的化學課程,身體累垮了,有時躺在病床上,最放心不下的還是那幫孩子。在她身上,我品讀出一種“老黃牛”。去年中考,她所任教班級的化學成績又創新高,其中有兩名學生沖進了全市前十名,而她,仍然一如既往,生活簡單而樸實。
王璐老師,一位年輕的媽媽,在小孩急需呵護和關愛的時候,她承擔了高中語文重點班的英語教學工作,她根據學生實際,注重情景設置,提高教學效率,面對著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她的臉上總是掛著甜美的微笑,引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去年高考,她所任教的文科班平均分623分,名列自治區第二名。她除了教學成績優異,對自己的學生也特別的關心愛護,為此她還榮獲20xx年桂林市師德標兵的榮譽稱號。而她一心撲在教學上,對自己的家庭無暇顧及,面對年幼的兒子,她只能充滿著內疚之情。
我的同齡人,胡彬霞老師,帶給我們又是一片清新、爽朗和光明。她愛學生,學生也愛她。她與學生之間架起的是愛的橋梁,師生之間心心相通,既凈化了學生的心靈,又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她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新的教學理念,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第一次帶畢業班,就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去年中考,她所教班級的物理成績遠遠超過市平均分,從她身上,我們看到的是教育事業的希望。
在這里我不禁想起了龔自珍先生的詩句“化作春泥更護花”。這,不正是教師們無私奉獻的真實寫照么?
朋友們,同行們,無論是這個職業選擇了你,還是你選擇了這個職業,我們都應該無愧于“教師”這個稱號,都應該讓它成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