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國慶節升旗儀式園長的發言稿(通用3篇)
幼兒園國慶節升旗儀式園長的發言稿 篇1
尊敬的家長朋友:
您好!
轉眼間開學已將近過去一個月,寶貝在老師們耐心細致的教育引導下越來越懂事、乖巧,這些與您的積極配合是分不開的。望今后我們繼續共同努力,為寶貝們的健康成長進一步做好家園共育工作,謝謝!
接教育局通知,我園根據國務院規定:國慶節放假時間:10月1日——10月7日,共8天;10月8日、9日正常上課。
“十·一”假期結束后,我園將對作息時間進行調整,具體時間調整如下:
時間段
入園時間
離園時間
上午
7:40—8:15
11:00—11:20
下午
13:30—14:00
16:30—17:00
為了共同為寶貝們營造一個良好的保教環境,請您務必配合我們做到以下幾點:
1、為了寶貝們的安全,保障孩子在園一日生活的質量,請您在規定時間內持卡接送您的孩子。
2、為了及時了解幼兒的身體狀況,請您每天早晨入園時在門口積極配合我們的老師讓孩子接受晨檢。
3、為了不影響寶貝們的在園教育活動,如您是在接送時間外帶寶貝入園,請您委托保安內線聯系老師。請勿擅闖教室,以免分散孩子們的注意力。
4、為了安全起見,請您在送寶貝入園前仔細檢查寶貝的口袋和書包里是否攜帶危險物品(釘子、小刀等鋒利物品),如有攜帶請給予收回,以免造成傷害。
謝謝合作!
如給您帶來不便,敬請諒解!
幼兒園國慶節升旗儀式園長的發言稿 篇2
老師們,同學們:
本學期推普活動以“迎世博盛會,展魅力漢語”為主題。大家知道,語言文字是人們的交際工具,是信息的載體。加強語言文字的規范化、標準化,對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與交流和文化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的意義。我們偉大的祖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使用通用的語言文字,不僅是現代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不僅有利于促進地區間民族間的交流,有利于普及文化教育,發展科學技術,更促進著我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進程。
今天,我們身處的21世紀是高科技知識經濟時代,網絡信息在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如果沒有統一的語言文字,便會帶來許多不便,甚至直接影響信息的傳送。一個城市語言文字規范化程序,是衡量其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sh要建成真正的國際大都市,要吸引和留住全國甚至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就必須營造一個能夠順暢交流的語言環境,培育各地人才對sh的認同感和歸屬感。sh要在明年代表中國舉辦一屆成功的世博會,為預計突破7000萬的參觀人群提供優良的語言服務,就必須增強全體市民的語言文字規范意識。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們有些人在一定的場合中還不習慣說普通話,漢字規范使用的整體水平較低,一些商店的招牌,所出售的貨品濫用繁體字,亂造簡體字,隨意寫錯別字,濫用網絡語匯。所以,我們一定要規范語言文字,積極推廣普通話,并從我做起。
為迎接世博盛會,近一步提升我校語言文字工作的整體水平,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在本學期推普工作中,我校在認真貫徹《cn區第十二屆全國推普宣傳活動方案》精神的同時,結合我校創建學校課堂文化活動,將開展一系列活動:舉行一次主題升旗儀式,出一期專題黑板報,訂閱一份語言文字刊物,組織各班推普小報制作比賽,學魅漢用魅漢知識競賽,部分同學參加“迎世博,學雙語”普通話和英語口語能力考試,組織部分教師參加中華誦——中華經典誦讀活動。
學校是傳播文化的場所,是培養人才的基地,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搖籃。校園的美,不是校園外表的漂亮,而是我們全體師生的精神狀態,最美的聲音應該是我們規范標準的普通話。說文明話,行文明路,是我們師生素質的體現。因此,我們每一位學生在學校一定要堅持講普通話,寫規范字。
還應當看到,我們也存在不足之處,有的同學寫規范字,說普通話的意識還不強,在學校園環境中,還常有同學有意無意用方言交流。這些現象都與我們爭創語言文字示范校不符。我們還需要盡更大的努力,主動自覺地做推廣普通話和使用規范字的模范,為形成更加良好的校園語言氛圍,為創建語言文字窗口學校而努力!
老師們,同學們,“迎世博盛會,展魅力漢語”讓我們攜起手來形成說普通話寫規范字的良好風氣。讓普通話規范字成為我們校園里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為世博增光添彩!
幼兒園國慶節升旗儀式園長的發言稿 篇3
各位敬愛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來自初中部1708班的劉宗彥,今天我在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好習慣益終生”。首先,我給與大家分享一個故事:“一九八八年世界各國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聚會。有人問一位諾貝爾科學獎得主:‘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是最重要的東西呢?’這位白發蒼蒼的老學者回答道:‘是幼兒園。’‘在幼兒園能學到什么東西呢?’獲獎老者說:‘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東西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事要表示道歉,午飯后安安靜靜地休息,要觀察周圍的大自然……’”這位科學家出人意料的回答,直接明了地講明了兒時養成良好習慣對人一生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從小養成好習慣,有多重要。這其實就是我們孫校長所倡導的同升“新三好”教育理念。早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態度。好習慣從“早”開始。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個習慣,那就是在清晨盡早開始一天的工作,他每天五點半起床,做早操,喝杯牛奶吃塊面包,然后就開始工作,當他習慣了六點鐘開始工作以后,又努力再提早十五到二十分鐘,幾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他三十幾本教育方面的書和三百多篇學術論文都是在早上五點到八點寫成的。小時候的魯迅先生,就養成了不遲到的習慣,他要求自己抓緊時間,時刻叮囑自己凡事都要早做。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輝煌的業績。堅持是一種信念,更是一種執著。好習慣從“堅持”開始。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堅持每天清晨默讀墻上的好詞、佳句,為他能寫出膾炙人口的作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馬克思在撰寫《資本論》時仍堅持每天演算數學題,以培養其邏輯思維能力;達爾文從不放過任何一個觀察大自然的機會,為他的科研工作積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當然,還有我們的學長:姚志毅同學,20__年,他從同升初中直升本校高中,短短三年,他刻苦堅持刷了638套高考題,今年終于考入復旦大學工科實驗班,實現了他的同升夢想。由此可見,好的行為習慣對一個人各方面的素質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好習慣養成得越多,個人的能力就越強。養成好的習慣,就如同為夢想插上了翅膀,它將為你人生的成功打下堅定的基石。
修養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素質。好習慣從“好修養”開始。同學們,“良好的習慣和修養是人的第二身份”。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首先我們需要嚴格要求自己,認真遵守《中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行為準則,平時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盡力克制自己,與不良習慣說再見。當然,養成一種好習慣或拋棄一種壞習慣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除了嚴格要求自己以外,我們也離不開老師、父母、同學的幫助與監督。我們現在正處于長身體、長知識的時候,我們的一些具體人生觀、世界觀還不完善,我們應該給自己(或者讓老師、家長幫助我們)制訂一些學習的規章制度,如上學不遲到、上課認真聽講,獨立完成并按時交納作業、有節制的看電視和文明上網等;針對自己明顯不足的行為習慣訂好明確的整改要求,如見到老師行禮問好、自覺維護校園的整潔美觀和良好的學習氛圍等等。提到校園環境衛生,我最后想談下“垃圾分類”。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扔一次垃圾,心靈就蒙上一層灰塵;撿1次垃圾,心靈就添上一塊凈土”。所以我們不但要樂于撿垃圾,更要學會垃圾分類。同學們,我們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堅持垃圾分類20年,就會有一代人從出生就生活在垃圾分類的環境里。對他們來說,垃圾分類不需要適應,而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生活方式,就像私家車出行一樣。甚至于,他們可能都無法想象沒有垃圾分類的時代,就像我們無法想象沒有紅綠燈的時代。因此,垃圾分類是一種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也是一種新時尚,我們作為同升學子,要從思想上高度認同“垃圾分類從我做起”這種理念,自覺養成“垃圾分類,人人有責”的好習慣,大力推崇和贊美“垃圾分類”的行為,這不但是一種好修養、習慣,更是一種高素質的表現。
大事是品格,小事是素質,就讓我們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養成好的行為習慣。多一種好習慣,心中就將多一份成功的機會和機遇。同學們,就讓好習慣成就我們精彩的人生,幫助我們順利到達成功的彼岸吧!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