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骨干教師交流發言稿(精選3篇)
小學語文骨干教師交流發言稿 篇1
各位、各位同仁:
下午好!
雖說從教十余年了,但由于同學的不同,總感覺比較實用的教學經驗幾乎沒有。只是憑借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全身心的付出做了我應做的努力。畢業班語文教學的經驗,我更說不上有多少,只是自己的一點體會而已。我覺得語文教學中,為了“對付”畢業考,須抓好兩件事,一是閱讀,二是。這兩塊內容抓好了,就比較有把握了。下面簡要談談我的努力方向。
一、建立良好的班風、學風。
嚴明的紀律是戰勝一切的法寶,良好的班風是同學學習的保證,因此,新學期開學接到一個新班,我首先對同學進行教育,用一些最能打動同學內心的話來喚起他們學習的激情。平時在班上多表揚、鼓勵同學,多尋找同學的閃光點,喚起同學的學習激情,為我今后的教學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采取恰當的方式、方法。
我們班同學存在著差異,為促使每位同學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發展,我抓兩頭,扶中間,注重培養優生的特長,加強培優輔差工作,促進全體同學得以發展。對班內學習后進的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我把這批同學分為三個組。第一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時懶動腦筋不學的同學,對這些同學,我采取集體輔導,給他們分配固定任務,不讓他們有偷懶的.機會,讓他們發揮應有水平;第二組是肯學,但由于能力不強的同學。對這部分同學要適當引導,耐心教導,慢慢提高他們的成績,不能操之過急,且要多鼓勵。只要他們肯努力,成績有望搞提高;第三組是紀律松散,學習不認真,基礎又不好的同學。對這部分人要進行課余時間個別輔導。因為這部分同學需要一個安靜而又不受干擾的環境,才會立下心來學習。同時,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組,利用結對子形式,以優生來帶動差生,課外加強輔導工作,課堂中創設機會,給予鼓勵,樹立后進生的信心,培養同學的學習興趣,促使每一位同學都有提高。
三、開動腦筋,搞好教學。
同學對閱讀缺乏敏捷的解題思路,缺乏有效的答題技巧。對選材的把握是同學下筆時的難點,布局的不合理和文筆的低劣是六年級同學要想有所突破的關卡。從試卷分析發現,語文的確包羅萬象,是名副其實的大語文。最突出的是語文的課外知識必須豐富。而這對農村同學來說,無疑是比較困難的。
1、激發同學的興趣。
2、指導課加強范例的剖析。展示優秀,明確好的標準。在指導課上分析病例要比展示優秀更重要,通過讓同學閱讀、分析、討論、中的病例,使他們認識到中存在的問題和怎樣進行修改,同時反思自己的中是否也存在這樣的問題。總之,在指導課上堅持不懈地加強范例的剖析,同學的質量一定會提高得很快。
3、重視評改。小同學是要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有意義的內容用文字形式表達出來,是一種內化的過程,即使是表達生活中平淡的事情,也是對同學一次極好的思維訓練。因此,老師對同學的習作過程,都要給以積極的鼓勵、激發,建立一個新的評改模式和標準,一定要改變以往評改時間過長,老師單方面參與的狀況。
四、運用“三勤”教育方法,收效十分明顯。
1、頭腦勤。語文老師鉆研教材,鉆研同學必須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努力地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2、口勤。每個班級都有令人頭痛的后進生。對待他們我不采取簡單粗暴“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棍子打死”的方法。而是先了解具體情況,因人而異,因事而異,進行說服教育,擺事實講道理。
3、手勤。對于同學你對他松一尺,他會對自己松一丈。平時的作業,尤其是同學讀書筆記,每一我都堅持全批全改,持續對他們進行分數激勵,非但引起了同學的興趣,而且在堅持中提高了同學的水平。在這“三勤”當中,“頭腦勤”是基礎,只有考慮成熟了,你才能去講去做。當然,“手勤”、“嘴勤”也是非常必要的,只有三者密切結合,你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語文老師。
考試是檢驗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與其他人的差距,這讓我甚感汗顏。我必須更深刻到反思,向他們學習。在一次次的教學后,在一次次的檢測中,讓我和自己的同學共同的有收獲,有長足的長進。讓我們共同努力吧,讓我們的同學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成為語文這門課的真正主人!
小學語文骨干教師交流發言稿 篇2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下午好!因為交流,我們又一次聚到了一起。工作年年做,年年有不同。交流的這一年,對于我們十個人來說,更顯得與往年不同。在新環境中工作的三個月,既是磨合的三個月,也是學習的三個月。
首先,我要向與我同行的四個伙伴說聲抱歉。作為組長,在自顧不暇的這段日子里,我根本沒有時間去關注你們的喜怒與哀樂。雖然我們在同一所學校,卻因工作地點的不同而難得見面,有時甚至一周才碰到一次——那還是因為教師例會。但我知道,大家都在忙著自己的工作,盡全力地忙著自己的工作。那次去文印室,我碰到了XX老師,她正在文印室的電腦上忙碌著。在我的印象中,XX老師很少用電腦。然而,為了電子教案,為了三串式備課,盡管打字速度有些慢,她卻不厭其煩地修改著。XX老師帶的是寄宿班,要操心的地方必定比普通班多得多。盡管沒有相應的經驗,她卻在經歷中摸索著。和兩位老師,為了方便教學,自帶了筆記本。因為,一切為了工作,為了更好地工作。因為關注不多,所以我知之甚少。但我知道:關注我們的雙方領導,必定會看到我們點點滴滴的努力。
其次,感謝新環境中關心我的每個人。感謝領導,在辦公室為我們安裝了公用電腦,并逐步在教室里安裝了電腦主機、顯示器。雖然不是一步到位,但我感到很滿足。第一次,聽說教室里的鼠標還是校長室拿過來的,我沉默了——操作不方便必須克服!現在,有了顯示器——不能上網就盡量想辦法解決。先從網上下載,再用u盤復制到教室電腦。
感謝同事,在沒有公用電腦的時候,在公用電腦不能上網的時候,主動讓出自己的筆記本,讓我解決燃眉之急。感謝食堂工作人員,記住了我吃飯的習慣——飯一定要吃飽,總是特意為我加一點飯,說是省得我跑第二趟;記住了我不喜歡吃雞爪之類的菜,見我過去便問我,還有哪個菜想多添一點;記住了我喜歡吃咸粥,提前告訴我某天晚飯吃咸粥,甚至在第二天午飯時還能讓我品嘗到美味的咸粥。感謝搭檔x老師,由于我的手機老是關在抽屜里,很多學校信息都不能及時看到,只要她知道的總是在第一時間告訴我。
最后,簡單地說說我帶的這個班——一(3)班。一(3)班三個月,大事小事比較多,經歷卻像有三年。雖然,他們讓我困惑過,讓我焦慮過,但我仍要感謝他們。是他們,讓我再次見識了家長的參差不齊;是他們,讓我在與家長的交流中多了一份設身處地;也是他們,讓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多了一份平和的心態。一切盡在不言中,希望以后接這個班的老師能夠對我少一些抱怨,因為我曾經努力過,我還在繼續努力著……
謝謝大家!
小學語文骨干教師交流發言稿 篇3
如果說之前,我對江邗中學的了解還僅停留在學校宣傳冊的介紹上,那么經過新教師的上崗培訓,我真正了解到江邗中學的發展歷史、輝煌成就與它深厚的人文情懷,這些無不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江邗中學的歷史并不算長,卻在上個世紀80年后,抓住改革開放的時機以可見的速度飛快發展、壯大,直到成為如今江蘇省首批四星級中學。它不但擁有了一支強大的教學團隊,更形成了獨特的教學風格、獲得矚目的教學成果。這段振奮人心的發展歷程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甚至被稱為“邗中現象”,這顯然離不開江邗中學歷屆班子和所有師生的共同努力,其中體現的積極奮進的,也讓我這個新人備受鼓舞!
江邗中學在教學理念上獨樹一幟,引人矚目。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有兩點:一是學校大膽創新,提出合道德教育,高舉“道德課堂”大旗,構建“教室課堂”、“校園課堂”、“社區課堂”有機組成的課程教學模式,三者在空間上互補,內容上互助,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讓中學成為學生人生最重要的奠基階段與終身美好的記憶。
二是學校十分重視德育工作,提出“養大家之氣,成大家風范”的響亮口號,以大氣為培養人才的標準之一。這一點實在是高瞻遠矚,意義深遠。記得著名學者俞平伯說過,他教育小孩,只求兩點:“一是有眼光,二是有氣度”,歷史上無數的事例證明,心胸狹窄者終難成大業,而擁有恢宏大氣的胸懷,才能讓學生在人生的道路上看得更遠、走得更穩。這正是體現了學校教育的最終目標:“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
此外,邗中無微不至的人文關懷也令我深為感動。從教師到學生,從生活到學習、工作,從身體健康到心理狀態,學校無不費心費力。例如為教師良好住宿條件、午餐,這些已經難能可貴。更重要的是學校十分重視年輕教師的長遠發展,為之了良好的氛圍與平臺,還提出了“老帶新、新出老”,使新教師能從老教師那里得到無償的耐心指導與幫助等等,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江邗中學是名師的搖籃。學校還率先開始了心理咨詢室、心理渲泄室等等,為教師和學生的心理健康了有力保障,這在全市都處于領先地位。而無私奉獻、“愛校如家、愛生如子”的邗中教師群體更是令人感動。正是因為學校教師這種濃郁的人文關懷,才使得越來越多的江邗學子走進高校,實現了自己的求學夢想,才使得一批批年輕教師迅速成長、成才,也才有了今天江邗中學的風貌與社會地位。
收獲良多的我一方面為成為江邗中學的一份子而驕傲,另一方面,學校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杰出的教學團隊也激勵、鞭策我奮發向上,以嚴格的標準來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