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期中家長會發言稿范文(精選3篇)
小學一年級期中家長會發言稿范文 篇1
各位家長:
大家好!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孩子已經學習了兩個多月了!在這兩個多月里,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些進步,但同時也暴露了些許問題,所以學校選擇在這個時間召開家長會,讓我們再次相聚一起,共同探討孩子在學習、成長中的問題,是及時的,也是必要的。
一、期中檢測分析
相信在座的家長,現在一定很關心這次期中檢測中的大致情況。那么借這次家長會,我首先向大家介紹分析一下語文期中檢測。總體來說,這次語文檢測,小朋友發揮得不錯,我們的語文成績目前在年級中處于領先,雖然只有有8個滿分,但34個學生考到了98分以上,我想這個好成績除了與孩子自身的努力有關外,和各位家長對孩子的輔導,對我教學工作的支持也是分不開的,所以我要真誠地向各位家長說一聲:“謝謝!”雖然這次有很多孩子考了滿分,但我還是要總結一下這張考卷的失分原因,希望家長們聽了能督促孩子“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一)知識掌握不到位。表現在小見到j、q、x、y,不知道要看見魚眼就挖去,補充完了音節卻沒有加聲調,給聲母串珠子,走錯路線。有小朋友漏題,對于這些錯誤,通常有很多家長認為這是粗心,但我覺得這種錯誤的關鍵還是他對小的規則沒有學到位;對音節要有聲母、韻母、聲調組成沒有理解清楚;把迷路的小鳥送回家,圖片是不規則的,孩子要在老師讀題后短時間內找齊也不容易。就是我們說的知識掌握的不牢固,等以后他真正理解清楚了,做這類題目就會形成一種條件反射,是不容易出錯的。所以,我要提醒各位家長在對待學生考試、做題時的錯誤不能光以粗心來總結,而應該透過錯題的背后尋找原因,否則類似的粗心是永遠也杜絕不了的,相反還會給孩子帶來反思錯誤的一種思維定式——“因為我粗心了,所以我錯了。”這樣的孩子永遠不會學著去反思自己究竟是哪里不會,應該如何把這個漏洞補上,他只會一次又一次的用“粗心”來自我原諒。所以家長老用粗心來總結孩子錯誤的原因,是遠遠不夠的。
(二)連線題。這道題要求學生把日期和對應的節日連線,能充分反映出學生課外知識的豐富與否,與別的班相比,我們這道題做得還可以,說明孩子對語文書外的知識也都有一些了解,因為我只跟他們講過國慶節是10月1日,相信其他的節日都是家長平時無意中講到讓孩子聽到了,潛移默化地記了下來,這也再一次證明家長的教育是很重要的。
這是我對語文期中檢測的一些分析,在對孩子說起這次成績的時候,我反復向他們強調“考一次滿分,得一次第一,并不難;難的是,次次考滿分,次次得第一”,我們不是逼著他們每次都要考滿分,考頭名這不現實,對孩子的壓力也大,從客觀上說,這次期中檢測的題型不難,都是關于拼音、基本筆畫和四會字的題目。從前兩周開始,我們就開始正式學習課文了,這才是真正的語文學習,對孩子聽、說、讀、寫能力的真正考驗才剛剛開始,這些說給孩子聽,肯定不怎么明白,所以,一定請各位家長不要松懈,要讓孩子在前面扎實的基礎下,一步一個腳印走好了。
卷子我發給各位,在是孩子在學校考的第一張試卷,是他踏入小學的第一次成長足跡,給家長留做紀念,請妥善保管。
二、新階段的要求
接下來我就結合著學生這兩個月的學習行為習慣,來談談下階段應該對孩子提出的新要求。
(一)到校習慣
每天早上按時到學校,參加正常的早讀。現在天慢慢冷了,小朋友有的越起越晚,個別孩子沒有吃早餐就要上課了。有的甚至出現了遲到的現象,希望家長能嚴格督促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8:00我們的早讀就開始了,讓孩子每天到校后至少能有5分鐘的準備時間,感受早讀的氛圍,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聽課習慣
一年級對課堂常規要求很嚴。要求學生聽課時,必須坐正;回答問題起立時,手必須放在兩邊;別人在回答時,必須停止舉手,管住嘴巴,仔細傾聽;大多數學生都還不錯,問題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孩子身上,這些孩子都很聰明,可上課總愛撥手,趴著,這樣肯定影響聽課效率,老師總要犧牲上課時間,停下來指正,希望這些家長能夠回家加強監督。也有一些同學,原來有類似的小毛病,但現在有進步了,我很為他們感到高興。
(三)說話習慣
前面我已經講到,真正的語文學習,從課文教學開始。為什么這么說,從課文學習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寫作能力,這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驗。所以,在這一塊,我想結合我們班的一些例子,重點講一講我的做法和想法!我從教拼音開始,就要求小朋友回答問題要有一句完整的話,比如:你在圖上看到了什么?不能簡單地說小猴,要說我在圖上看到了小猴在干什么!甚至要求更高一些,我會讓孩子把圖上的內容連起來說一小段話!這么做都是為課文的學習做準備。因為在課堂上,反映一個孩子語文能力高低的重要標志就是——說。對于老師的問題,你準備怎么回答,用怎樣的詞語、怎樣的句子來回答。能說,以后才能寫,這兩者是密不可分的。你們只有一個孩子,可能比較性不強,但我面對45個孩子,從孩子的回答中,我已經能感受到孩子語言能力上的差異了!比如:柳樹。第一個孩子:“我看到了一棵柳樹。”第二個孩子說:“一棵綠綠的柳樹”,我覺得不錯,會觀察顏色了;再叫一個:“一棵碧綠的柳樹”,更好了,能用一個比“綠綠的”更有品位的詞了;最后一個了:“我看到了柳樹姑娘碧綠的柳枝在飄來飄去”,我更高興了,能稱柳樹為姑娘,而且能把一棵柳樹說活了,過后,我問她怎么會說的,她說是聽故事聽來的,所以影響孩子表達能力的因素有很多,首先家長的早期智力的開發,給他學得多,講給他聽得多,他知道的東西也就多;第二、孩子自身是否喜歡讀書。學了拼音,學了字,我推薦家長給孩子讀《媽媽講故事》《365夜》,這些書文筆細膩,情節生動,對孩子說話能力,寫作能力都很有提高。上周一班隊課講故事,一個小朋友講了故事,我對這個故事中的一句話印象很深刻:“太陽出來了,給小花鑲上了一道金邊。”這句話很簡單,但很美,寫出了花兒在陽光照耀下的美麗。我想這個孩子既然能把這句話記住說出來,以后遇到寫花兒的作文,就一定會無意地把這句話寫上,那這句話就是作文的一個亮點。看到了好故事,讀到了好句子,能記住并能自己說出來,那這些東西就變成自己的了,長此以往,不愁不會說話,不會寫作文。因此,培養孩子良好的讀書習慣和濃厚的讀書興趣絕對是學好語文的前提。(四)讀書習慣
第一次讀課文,小朋友讀的很難聽,都是一個字一個字蹦出來的,沒有讀句子的感覺。關鍵是他們對生字的陌生。所以在教《學校是樂園》時,我整整用一節課的時間,只教他們讀書,因為在我看來,學生第一次接觸有段落的文章,肯定很有困難,必須先熟悉課文。而且這么做還有一個目的,要讓他們明白把書讀到什么程度,才叫讀熟。所以小朋友在家讀課文,家長一定要嚴格要求學生讀熟課文,否則,他肯定是跟不上。試想:我提一個問題,請小朋友讀一讀第幾小節的第幾句話,想一想,哪兒是樂園。他連句子都不知道在哪,哪知道讀哪,更沒有能力去思考問題,長期以往,后果真是不堪設想。所以,指導孩子讀課文有幾個注意的地方:
1、首先要指讀,借助拼音,字字讀過去,應以逗號為界,逗號內的字挨個讀過后,不要急著往下讀,應該讓孩子連起來回讀一遍,這樣才能對句逐漸有概念。
2、拿書讀。當孩子指讀過幾遍后,就可以讓孩子拿書讀了,這也是判斷孩子讀書是否熟練的一個標準。
3、熟讀成誦。這通常是在學完這篇課文后的要求,對于大多數孩子都沒有困難。讀熟課文后有一個更高的要求就是有感情地讀,這也能反映出孩子對課文是否理解,也是對孩子一種語感的培養。一年級語文課文選的大多數韻律感強的兒歌,詩歌,家長可以用多種途徑鼓勵孩子來喜歡背誦。比如:有的孩子學了琴,有的孩子學了打鼓,家長可以啟發孩子用鼓點節奏背誦。(舉例:小小的船)熟讀成誦可以幫助提高孩子口頭表達能力,可以幫助孩子提高他的自信心。讀書讀的好的人,說話往往也很有感召力。
(五)作業習慣
1、我觀察了一下,很多家長家里是有老人幫忙的。那么孩子放學回家,先喝喝水,上個廁所,就馬上開始寫作業。盡量爭取寫完了作業再吃飯。飯后就可以跟爸爸媽媽做一些輕松的事情,如檢查讀書情況,看看電視等等。孩子上了一天學,回家先打球,看電視,玩玩放松放松,再吃飯,飯后大量的血液在胃工作,他就困了想睡覺了,大腦短路了,這是你再來寫作業那是不可能能完成好的。
一年級的小孩子,他自己沒法獨立做筆頭作業。所以每一個孩子回家后作業應該這樣做:練習冊、卷子上的題家長要讀題,領著做;背誦、聽寫這樣的作業即使老師沒留,家長也應抽考抽背,以便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家長一定要檢查孩子的作業,保質保量,尤其是質量。舉個例子:注意寫字的筆順,中國字沒有從下寫到上的,沒有從左寫到右的,這是規律,我在學校教了他寫生字,他們跟著我寫,我看不到每一個學生的筆順是否正確,回家你來監督他的作業情況。比如:寫字盡量不要涂改,不要重筆,不要涂畫。您只要細心不難發現孩子作業中的錯誤,提請大家注意,改錯要改在錯字的旁邊,不要把原來的錯題擦掉。有了錯誤及時讓孩子改正,這才能使他在學校掌握不扎實的知識及時得到鞏固。
有些家長覺得這樣孩子累,自己也累,是這樣的,低年級的家長是很辛苦,希望各位家長擠出一點兒時間,扶一扶你的孩子,讓你的孩子有一個良好的開端,為以后的學習奠定一個扎實穩固的基礎。每當我教到低年級就會想起電影《南征北戰》中有個著名的句子:“今天大踏步的后退,就是為了明天更好地大踏步前進。”我們還沒有退步呢,你在一二年級辛苦一些,盯著孩子寫作業,三年級后你就可以放手了,他可以非常輕松自如地完成學習任務,你一點心都不用操。
2、請家長在家準備一個默寫本,每天或者隔天選些四會字(田字格)給孩子默寫一下。二會字(課文后有雙橫線內)也一定要監督孩子熟練認讀。在業余時間跟孩子一起做小的生字卡片,(介紹羅祖洋經驗)這是跟孩子一起交流的機會,也是一起檢查孩子學習的機會。每個周三早讀,我們有五分鐘游戲,同桌互相檢查認生字情況,你看,這也是一次學習的機會。我們用的課本是新課標實施后的新教材,它的特點是重在識字,字認多了,會能自行閱讀了,也就有了閱讀能力。
(六)生活習慣
我們常說的一句話,好習慣從整理書包開始。每天孩子寫完作業,家長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課要做,就是督促檢查孩子收拾整理他的書包,把第二天要帶的書本、文具放進書包,周一要穿校服星期天晚上要放在孩子床旁邊,孩子的文具、圖書、玩具、課本要歸類放置。吃了飯后椅子要放回桌子里邊。(舉例:謝運浩)我們有的家長現在也未必能自覺做到。有的孩子今天沒有書,明天沒有本子,后天沒帶筆,有的孩子書沒讀多久,書已經爛了,書包里亂七八糟,上了課,寫了作業,書、作業本往里一塞,書本成坨狀,卷狀,書包整個一個大雜燴。(舉例:董澤鵬、陳巳棋、葛益萍)
大家不要看這是個小問題,亂,說明他的思維肯定也亂。我們常常聽到家長責怪孩子“怎么不知道動腦子”,有的老師也常常批評學生“不會動腦子”。其實“知道動腦子”或“會動腦子”是一種能力,是一種思維能力,這種能力不是有生具有而需要逐步培養,這種能力是隱性的而不是顯形的,這種能力靠人的感悟而不能靠別人示范,因為怎么動腦子是無法示范的,強制是沒有用的,而行為習慣(如怎么收拾書包之類)是顯形的,是可以示范的,也是可以強制的。我們知道行為是受思維支配的,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能潛移默化地鍛煉和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特別是處在啟蒙階段的低年級幼童,這更是提高思維能力的必經之路。孩子的思維能力的優劣高下將長期地、廣泛地在孩子身上發揮重要作用,并將影響他的一生。我們常說的“聰明”和“笨”說到底就是指他的思維能力的高和低,請問各位家長,誰不希望自己有個聰明的孩子呢?
三、家校配合
1、每次老師收費請家長配合,準備一個信封,寫上姓名、金額,將錢包在里面,為了避免找錢、放錢的麻煩,請家長盡量給孩子正好的錢。
2、排座位時,老師會根據孩子的性格,身高,學習狀況等情況排。請家長尊重老師排座位的權利,不要參與過多,特殊情況具體對待,我會讓每個孩子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以后會有個別調整。一個月整體平移一次。不一定往前坐就一定好! 、我每個星期五下午都檢查孩子的抽屜,有的孩子抽屜滿了垃圾:果皮、糖紙、紙屑、甚至有玩具。請不要讓孩子帶零食來學校吃,我們老師上課期間,有的孩子在底下吃糖啊,餅干啊之類的小零食,他都光想著吃了,哪還會聽課。
4、有的家長問,別的學校早就給孩子帶紅領巾了,我們怎么沒有入隊儀式,學校什么時候給小朋友帶紅領巾,本來是十月十三日少先隊建隊日帶的,因為大隊輔導員請假,所以推遲到元旦舉行入隊儀式。11月29、30日開運動會
5、我的Q號:306605217,上班時間可以隨時聯系。還準備在網絡上建一個博客,提供給大家另外一種交流的平臺。不過我還不知道怎么搞才好,希望懂的家長給予支持。
今天我羅羅嗦嗦地講了這么多,其實心愿和每位家長一樣,就是為了孩子能健康地成長,希望咱們能和孩子一起把期中檢測作為一個新的起點,揚帆起航,收獲更多!再次感謝各位家長的到來,謝謝!
我們工作的原則是尊重孩子,珍視孩子,享受孩子。真正關心孩子,從糾正孩子細小的習慣開始做起,從關注孩子的言行舉止做起,從遵守日常行為規范做起,播種好習慣,收獲好性格,享受好人生。
小學一年級期中家長會發言稿范文 篇2
尊敬的各位家長:
你們好!
首先,我要對你們在百忙之中抽空來參加這次的家長會表示感謝,這既是對我們工作的配合,更是對你們的孩子負責任的表現。我看到有的家長能夠自覺按時、甚至是提前到這里,有的家長輕輕走進教室,進來馬上就把手機調成靜音或者震動,我為我們班的孩子們有你們這樣高素質的家長感到欣慰!
我知道各位家長都很忙,也就不多廢話,今天把家長們集中起來,主要是對這前半學期的工作進行一下總結。
首先我想說一下孩子們的進步:
1、文明禮貌方面。一年級的孩子處于文明禮儀和性格形成階段,開學初,很多孩子在文明禮儀方面做得不是很好,經過半學期老師、家長的共同教育以及孩子們相互之間的影響,他們已經懂得上學向家長說再見,見到老師問好,回家跟老師再見。這是孩子們一個很重要的進步。
2、學習習慣方面。開學之初,孩子們不管是上課還是排隊都很吵,家長們也都知道,那時候的我十天有八天嘶啞著嗓子,甚至不得不靠這個小蜜蜂說話,但半學期下來,他們基本上已經能夠做到排隊時候的“快靜齊”,上課時候的安靜,現在除了周五我有五節課,會偶爾用一下這個,其他時間已經能夠擺脫擴音器的束縛了。
3、衛生保潔方面。開學初,孩子們不知道怎么打掃衛生,習慣亂扔垃圾,早上干凈整齊的教室到下午總是一片狼藉,但現在孩子們已經能夠做到輪到自己值日的時候早點進教室,不等老師催促就自覺主動的打掃衛生。我們班這半學期從來沒有因為衛生問題受到學校的批評。
4、安全方面。我也跟很多家長溝通過,有很多孩子一開始沒有安全意識,隨意攀爬學校欄桿、花壇,追逐打鬧,半學期下來,雖然追逐的現象還時有發生,但其他嚴重安全隱患已經沒有了,這是孩子們一個很大的進步,同時我也相信,家長們也會對孩子們放在學校放心很多。
這半學期,有很多孩子表現出很好的學習能力。動手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其中,班長A能夠在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學習的同時,管理好其他同學的紀律,是老師的一個好幫手;B學習能力較強,得到了第一次語文考試99分,期中考試100分的好成績;C、D、E、F、G、H學習能力較強,分別擔任了我們班的語文、數學組長,協助老師做好作業收交以及其他教學檢查工作;W、Y、L、M動手能力很強,熱心為同學服務,在各種勞動中都表現出很好的責任心和積極性,是我們的衛生小能手;K、P等同學積極參加體育鍛煉,A、B、O、J等同學的武術操做得特別規范有精神。
當然,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有一些需要我們家長和老師一起幫助孩子們改正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遲到現象。基本上每天都還是會有那么一兩個同學遲到。有的是因為特殊情況可以原諒,有的則是我們的“遲到專業戶”,這些同學我們也個別跟家長溝通交流了。尤其是每個星期一,遲到的孩子會一排單獨站在全校同學后面接受大家的“注目禮”,相信在座的家長們如果看到自己的孩子沒有和其他孩子一起參加升旗儀式也會心酸,也會心疼。孩子對于時間還沒有很清晰的概念,希望家長能在這方面起到監督作用。
2、上課開小差,坐姿不規范。上課的時候,總會有那么幾個孩子不認真聽講,上課十幾分鐘了他還沒拿出課本,把一雙小手收在自己的小抽屜里“自娛自樂”,老師讓大家讀課文他在動手寫生字,老師讓寫生字他又開始了畫畫,同學發言的時候他也沒閑著,小畫片、橡皮泥、各種小玩具又神奇地來到了他手里。45分鐘就在他的東看看西玩玩中浪費了,這樣,他怎么能跟得上大家的進度呢?54個人,如果老師每個人都去檢查提醒一遍,這節課還要不要上呢?所以希望家長們也能對這個問題上心,一方面,禁止給孩子們帶玩具,玩具在家里玩沒問題,到學校來就影響了他們的'正常學習,另一方面,在家訓練他們的常規,比如正確的坐姿(身正、頭直、腳并攏),以及集中注意力寫作業。很多小朋友,不知道是不是在家受到了家長的影響,坐在椅子上歪著斜著,蹺二郎腿,靠椅背,甚至把腳搭在桌子邊,這不僅有損于他們的精神面貌,影響他們的骨骼發育,更是嚴重影響了他們在課堂上注意力的集中。希望家長們在家能夠及時糾正這些錯誤的習慣。
3、作業完成不及時。在這一方面,很多家長做得很好,比如鄧龍菲的家長孩子沒有抄作業回家,他會打電話問一問是不是真的沒有作業;彭廣亮的家長,孩子說寫生字是每個寫一遍,他能及時發現有問題,打電話詢問老師;張小雪的家長,孩子寫作業寫了一個多小時還沒有寫完,她能馬上發現不對并詢問老師,這樣才得知是孩子弄錯了作業內容和格式。相反,有少數家長對孩子的作業不聞不問,老師說要家長檢查,他就在作業上畫了一個符號完成任務,孩子做得對不對,有沒有做完他絲毫沒有上心,上課半學期了,從來沒有主動詢問過老師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更不關心孩子的成績。引用我們一個老師的話“孩子是你自己的,你對孩子有多負責,我就能對你的孩子有多負責”,雖然這句話不是很好聽,但真的有一定的道理(插入語文作業的格式)
4、接孩子不及時。這個問題本來我不是很想說,但不得不說。有的家長會想,我有事情耽誤了,晚一點接孩子,你老師在那兒多看一會兒怎么啦?就那十幾分鐘半個小時能怎么樣呢?且不說,學習了一天的孩子看著其他小朋友都走了,他有多想回家多著急,我們就來說說這十幾分鐘半個小時。我想給家長們算一個帳,我們中午十一點半下課,孩子們收拾書包我們走出來一般都是35或者40這樣子,順利地話我們45能送完所有孩子。之后我們還得去買菜回家做飯,吃完飯得洗碗收拾,還剩30分鐘剛好睡午覺。你耽誤半個小時,就意味著我要么不能做飯,就在對面吃米粉,要么不能睡午覺,呵欠連天來上班。況且每周二周三我們送完孩子都要去開會。這樣還會被領導批評說,慣著家長晚來接孩子,堵著校門口了還耽誤了開會,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全被我們老師做了。人和人之間都需要相互理解,你萬一有急事不能趕到,一個電話告訴我我把他帶回家你再來接,或者我們等一等都沒有關系,都能理解,但有幾個家長晚來十幾二十分鐘成了“家常便飯”,就真的讓我們有些難以接受了。希望我們能相互理解盡量準時好嗎?
另外,我還想對孩子留校的事情做一個意見征求。把走路吵鬧、作業沒按時完成或者沒有完成當天學習任務的孩子留一小段時間,雖然不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但確實比較有效,一方面讓孩子形成當日事當日畢的好習慣,同時也讓他們知道要對自己的言行舉止負責。只是,這多少會影響到家長們的一些安排。如果,有家長覺得這樣不對不好,可以跟我和黃老師說一下,我們以后會盡量避免,讓孩子把未完成的作業帶回家,但只要有家長愿意,我們也都會堅持對孩子負責。
我的廢話就這么多,耽誤了大家的時間,很不好意思。希望接下來的半學期,我們家校聯合會做得越來越好,一起幫助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謝謝大家!
小學一年級期中家長會發言稿范文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家長們:
大家好!
我是一(1)班小融的家長。首先感謝學校給予我這么好的一個機會,能讓我在這里和大家共同探討孩子的成長教育,我感到十分榮幸。
在此,我首先代表家長們對老師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感謝你們對我們孩子的熱心教導和耐心的培育,你們辛苦了!
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課堂,家長是老師的助手,家長和學校的良好互動對孩子的成長很關鍵。我經常來學校,也經常和學校的各位領導和班級老師們交流。下面我誠懇的談談我對學校的5點印象。
一、 我非常認同學校的教學理念,你們除了教同學們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你們把教孩子學會做人看的更重。不會做人,有再多的知識也是沒有意義的。同學們除了學習知識,還學會了尊重他人,包容他人,幫助他人。“博學求真、仁愛崇德”,你們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學校是開放,是透明的,學校成立家長委員會,讓家長們對學校的工作提意見。考試時學校邀請家長參與監考。等等這些做法我們家長都覺得很好,給家長和學校的.互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讓家長對于自己的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有了一個真實的了解。
二、老師們很嚴謹,很認真。對孩子有愛也很嚴格。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這個社會上沒有人是可以不用講規矩的。孩子懂規矩是教育出來的,不是天生的。老師們對愛與規矩的尺度把握的很好,我很敬佩。每次早上我到我孩子的班里,都感受一種溫馨而又嚴謹的氣氛。班里整齊劃一,同學們安靜的學習,大家都很遵守規矩。這時,程老師,李老師都會讓孩子和我打招呼。聽到同學們齊聲對我喊“叔叔早上好”時,我感到很溫馨。在孩子的作業本里,我看到程老師,李老師不是簡單的打鉤或者打叉,而是同時指出孩子錯在哪了,還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指出可能是什么原因導致孩子做錯。如果孩子的作業本某頁脫落了,老師們也細心的用透明膠布粘貼好。這個動作雖很細小但已足以讓我感動。
三、 這次學校的冬季趣味運動會辦的太好了, 同學們不但鍛煉了身體,獲得了快樂,還學會團結合作,學會為他人加油鼓掌。學生雖然不多,但運動會辦的很認真,精彩,有趣,也很氣派。這是學校全體教職員工的團結和精誠合作,辛苦付出的結果。看到體育老師那么花心思自己動手制作游戲用具,看到美術老師也能把木工活干得那么棒等等,太佩服你們的敬業精神了。你們是一個非常專業,高效,團結的集體。學校的未來一片光明。
四、 學校的安全工作很到位,把孩子放在這里,我們家長很放心。我也去過其他學校,外人進出校門很容易,隨便編個理由就能讓保安把校門打開。但在我們學校沒那么容易,保安們很認真很負責。我也看到我們學校自己的老師們進出校門也管得認真。這些手續雖然很繁瑣,但我們家長很有安全感。
五、 以上說的都是我看到學校好的方面,但我也有個意見要提。每次下大雨時,由于家長們的車子不能開進學校,接送孩子特別不方便,容易被雨淋濕。我能理解學校的規定,因為車子都開進學校,孩子也不安全,同時也會破壞塑膠跑道。我想讓學校考慮一下下雨天家長們接送孩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