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第一次家長會發言稿(精選3篇)
三年級第一次家長會發言稿 篇1
各位家長:
首先歡迎你們從百忙中抽出時間來到學校參加我們班的學生家長會!我是九年級一班和二班的語文老師,今天,您帶著對子女成長的殷切關懷,對學校工作的極大支持,大家在百忙之中來參加我們組織的家長會,這是對我們工作莫大的理解與支持!
中考馬上就要來臨,此時我們的心和孩子的心都緊緊的聯系在一起,雖然不是我們上戰場,但我覺得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家長一定比孩子更加緊張,更加坐立不安。我們作為老師更是如此。那么,孩子的培育者,我們應該如何抓住剩下這僅僅四十幾天的寶貴時間,在有限的時間里最大限的挖掘學生的潛力呢?下面我主要從這次期中考試情況分析一下,下一階段我們語文學科努力的方向。
一、期中考試情況分析
這次期中考試,從語文學科來看,總體情況還是比較不錯的。九年級四個班共有學生117名,語文成績的及格率和優生率分別是71%和18%。特別是安陽,趙帥,楊祿 、皮艷斌、王麗娟、李美靜、曹天浩等同學都取得了100多分的好成績。其他同學的成績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在這里我要特別的提一下,那就是在本次考試中,涌現出了很多優秀的。尤其是一班的祁銀鴿、皮艷斌、陶躍齊等同學,二班的安陽、王娜、張庭愷等同學,都以細膩的筆觸,寫出了成長中的快樂與煩惱,內容豐富,情感真摯,博得了閱卷老師的垂愛與贊揚。這是我覺得最欣慰的一點。通過這次考試我看到了我們兩個班的希望,我覺得,我們的孩子潛力真的是無限的,他們的努力都得到了應有的回報。
二、今后努力的方向
對于語文,我們主要要從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能力的培養。
1、基礎知識部分; 2、閱讀部分;3、部分
其中閱讀部分又分為文言文閱讀、說明文、議論文、記敘文三個方面
三、今后需要大家配合的方面
1、關注孩子的書寫
隨著初中作業量的增加,學生的書寫水平呈整體下降趨勢,而且書寫現在已經影響了孩子的語文成績,尤其的書寫。中考現在都是進行上閱讀,對書寫的要求也就更高了。因此,我們還要共同關心孩子的書寫,適當的看看字貼,注意字帖的運用,并能練練字,。
2、關于。
我們學習語文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閱讀是的基礎,不讀書是不可能寫出好文章的。所以家長們看到好的文章,也可以要求孩子們最好能背誦。我想只要堅持閱讀,也就不成問題了。閱讀中的深厚積累會成為用之不竭的源泉。除此之外,注意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堅持不懈的記,有感而發的寫隨筆,都是幫助我們孩子寫好的有效途徑。寫好的要反復修改,也可以請教老師、同學的意見,精益求精。同時有時間多帶孩子們出去走走,開開眼界,眼界開闊了,題材有了,當然寫出好文章也不難了。還可以和孩子們一起看看一些影片,共同探討一下,并把一些感受寫下來,說不定就是一很好的影評了。有興趣的家長,也可以和孩子們一起寫寫文章,這種影響肯定是巨大的。我以前有些學生家長,他們就和孩子一起寫博客,特別有意思,這個過程,和孩子之間也有了很好的交流。
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希望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讓孩子擁有良好的語文素養,塑造完美的人生。最后感謝各位家長的支持!
我的發言到此。謝謝!
三年級第一次家長會發言稿 篇2
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到學校來交流。就數學學科而言給大家作幾點交流。
一、上期成績分析:
二、上期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1、大多數同學適應了初中的學習和生活,適應了老師的書寫和講課風格。但有部分同學上課注意力不夠集中,思路跟不上老師。
2、70分至79分的學生大多是因為計算題不細心而造成的過失性失分。大多數學同學存在粗心大意的毛病,過失性失分很嚴重。
3、部分同學在家里的作業習慣不好,有邊看電視邊做作業的,也有拖沓的,也有應付了事的。
4、極少數學生的作業格式不夠規范,不按數學學習要求進行。
5、學科之間的平衡發展方面存在問題,部分學生做作業的先后順序不夠科學,有的是先花時間背書,最后再寫書面的作業,導致很晚才完成作業。
6、學生的主動思考的習慣不好,很多學生是被動的學習,缺少創造性思維和獨立思維意識,部分學生還沒有從小學的學習模式過渡到初中學習,對老師的依賴很大,總是等、靠、要,等著老師講解,靠老師分析,或要現成的答案,從方程的學習可以看出。……
三、建議各位家長:1、加強作業的檢查;2、指導學生科學地完成家庭作業:先易后難,先完成書面作業再完成背書任務;文理搭配。3、查找自己的`薄弱學科,針對薄弱學科加強指導和強化訓練,以促進各科均衡發展;4、經常與老師保持聯系,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5、指導學生每天完成作業后用二十至三十分鐘用于數學的復習、預習和知識拓展。6、加強學生課外時間的監管,科學面對手機、網絡、游戲等對學生的影響,正確引導,尤其是手機。7、多與子女談心,學會傾聽,讓孩子把話說出來,針對孩子的困惑,作出相對的方法,正確引導孩子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四、如有需要交流的請大家會后到四樓辦公室或打電話。
三年級第一次家長會發言稿 篇3
各位家長朋友:大家好!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抽時間來參加今天的家長會,我們今天能有機會坐在一起,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為了孩子的學習,為了孩子的進步、為了孩子的明天。
【學校介紹】:多謝各位家長把孩子送到三中來就讀,謝謝您對三中的信任。大家可能看到了,我們的學校雖然不大,但三中人一直努力要把學校辦成一個精品學校,就硬件設施來說,我們有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有標準的多媒體教室,每個班里都有投影儀,有電腦,這個暑假整修了操場,新鋪設了塑膠跑道等,可見,學生們可利用資源并不比其他學校遜色,由于學校的學生人數不多,所以,人均占有資源數是城區中學中最多的,各位家長把您的孩子送到德州三中就讀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我們有著優良的學習環境氛圍和一群實干負責的老師。
【科任老師】我們5班的課任老師組合是非常優秀的,幾位主課老師是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了。數學老師由我擔任,我是91年參加工作的,到今天已經21年了。是市講課比賽一等獎獲得者;外語老師是陳桂芹老師,90年參加工作,比我還早一年;教學經驗非常豐富。趙巖老師擔任語文學科的教學工作,同學們已經和她見過面了,她的女兒從這兒畢業后,現在在一中讀高三。兒子今年在我們學校讀初一。
其它各科老師年令也比較大,大家可以以后慢慢認識。
【班級介紹】本班目前有50位學生,其中女生19位,男生31位。軍訓這幾天下來之后,我們班學生整體表現不錯,好多同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班有一批做事認真,仔細、負責的同學如潘蕊、鄭茂松、魏學超,劉晨,王澳華,康銘鳳,王瑞淼等,有常博員,翟立曄,曲俊彥,張世龍,等一批熱愛班級的班干部。還有幾個同學性格比較內向,如孟文月,梅志賢,呂雅杰,包金剛等。還有的比較外向,熱情豪放,如龐月壯,林金超,張辰雨等同學。
當然,問題也照樣存在的:
1、我們班有幾位常好動的同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總是遲半拍,小動作不斷,一會這樣,一會兒那樣,總是不能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并且影響其它同學。
活潑好動是孩子們的天性,但我覺得有幾位同學,動的有點過了,這樣,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可能會影響到他的學習成績,并且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真的要引起家長的重視。這幾個同學主要是男生,尤其是幾個個子并不太高的同學。
2、班里還有部分的同學喜歡說臟話,甚至經常出現罵人現象,雖然我們的老師都很重視引導,但是這些現象依然存在!
【治班策略】根據班級目前的這種情況,我提出的帶班原則是,關愛每一個學生;關注細節,注重個人習慣培養。有一句話,叫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特別對于初一新生,我非常關注習慣的養成,比如說:早讀、值日、作業情況、按時到校、請假制度、發言、討論等要注意習慣的養成,習慣的養成非常重要,近期我的班級管理策略就是針對習慣養成,讓學生背誦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德州三中一日常規五字經,弟子規等。這些都是為了讓孩子們從一進校就開始形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學生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能改變原先那些不好的習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習慣形成后,學習的成績必然會跟著上來。
【初中小學區別】初中,是學生由幼稚的童年向青少年轉變和個性逐漸形成的時期。它是人生中的重要轉折點,它將完成一個學生質的飛躍。這是一道難越的坎。從小學升入初中,無論是課程設置、學習內容、學習方法,還是人際關系、身心發育都會面臨許多新的課題。不少初一新生由于對新學段缺乏認識或認識不足,未能根據初中生活的新特點進行調整,結果上初中后手足無措,出現種種不適應,嚴重影響了學習質量和健康成長。
初中與小學相比:科目多、內容多、難度大、要求高,作業量大
【學習】中學是人生知識基礎的奠定時期,而初中又是整個中學的奠基階段。在課堂上,初中生比小學生學習的門類要多,而且每一門學科的內容逐漸趨于專業化,并接近科學體系。他們面臨的學科的常識性知識越來越少,反映客觀事物的規律性與知識的嚴密性、邏輯性越來越強。
在學習方法上,中學要求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在能夠理解基礎上記憶,記憶基礎上靈活運用。初中階段,老師們不再像對小學生那樣,手把手地指導學生,學生感到中學老師不如小學老師講授得那么仔細,學起來吃力,有時不能完全消化吸收,只能囫圇吞棗地咽下去。隨著學科的多樣化、深刻化、要求這就特別需要初一新生從小學的依靠老師逐步朝著獨立方向發展,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具體表現在:不死記結論、公式,要重點掌握其推導過程;不滿足于會解題,要窮究為什么這樣解;不孤立地學知識,要將各知識點揉成一個整塊;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轉變從識記到探究的轉變;不局限于課本,還要拓展到課外。另外,還要合理分配各科學習的時間,有計劃,有重點。
分數區別,小學考試的分數和初中考試的分數,是不可能等同而論的,小學生考個90分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在初中,有時候,你考個90分也可能是班級第一,小學常考90多,在初中考不及格也是可能,因為兩者不可相提并論,當然分數不能作為衡量學生發展的唯一一項指標,我們也不能以分數論英雄,要同時關注的是學生的發展,關注的是學生這一階段的成長經歷
正因為初中與小學的眾多差別,我們常遇到這樣一種情況:初一新生帶著新奇和愉悅邁進了中學大門,但半個月或一個月后,不少新生便出現各種消極的心理癥狀,如討厭上學,對成績失望,對學習產生焦慮情緒,對老師反感和對立,與同學不合群等等。這是為什么呢?由小學進入中學不僅是上學地點的改變,還有隨年齡的增長帶來的自我意識的增強。有的孩子小學時成績好,在班里做學生干部,步入中學后卻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能再當班干部,感到失望;有的學生小學畢業時成績不理想,與同學們有一定的差距而產生自卑感;有的學生努力表現自己,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同,可實際情況卻事與愿違,等等。這些狀況都可能導致學生發生上述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