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低碳環保發言稿范文(精選3篇)
綠色低碳環保發言稿范文 篇1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低碳生活,從我做起》。
同學們,你是否記得我國北方地區漫天飛揚的黃沙,你是否記得西南地區干旱龜裂的'土地?江南地區泛濫肆虐的洪水,在你的腦海中是否還存有記憶?
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喚起了全世界對環境問題的關注,也給了我們沉重的警示。我們的水井在一尺尺伸向地心,我們的綠地在一片片被砂礫蓋起,廣闊的天空不再湛藍,大片的森林正在絕跡,大自然賜予我們的資源正在一點點枯竭,人類的生存環境正在失去它的承載能力!
如今,“低碳、綠色、環保”的理念,不僅走進了上海世博會,而且被更多的人們倡導和參與。電影《唐山大地震》中,父親方大強的扮演者張國強,堅持不用紙巾,常年自備手帕。9月22日的“無車日”,讓城市里滾滾不息的車流不見了,馬路上顯得不再擁擠。人們用騎自行車等綠色出行方式,傳遞低碳環保的信息。
可是,在我們身邊,有的人讓日光燈徹夜不息,有的人隨手丟棄一次性垃圾,有的人盡情享受空調帶來的清涼安逸。作為一名小學生,只要我們從點滴做起,和浪費現象說再見,就能做低碳環保的主人,和大人一樣思考解決問題。古人說“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當我們開始習慣自帶白開水,當我們自覺擰緊滴水的水龍頭,當我們把亂飛的塑料袋主動揀起,當我們用作業本的反面演算練習,我們就成了一名拯救地球的小衛士,擁有了創造綠色世界的能力。
同學們,為了綠色重回身邊,為了黑煙離開天際,為了河流變得清澈,為了在新鮮的空氣中自由呼吸,讓我們多一份對地球的責任,多一份對母親的呵護,攜起手來,同聲呼吁——低碳生活,從我做起!
綠色低碳環保發言稿范文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地球,是人類綠色的搖籃,她極像我們的母親,慷慨地為我們提供一切,用她那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人類世世代代子孫的成長!可是,如今,她的子孫們又是怎樣對待她的呢?濫砍濫伐、過度開采、排污排廢……她那本來美麗的衣裳被人類給撕的支離破碎,那清清澈澈的血液也被人類搞得渾濁不堪!
從幼兒園起,老師就教育我們說:“愛護環境應該從小做起,從點滴做起”。長大了,我更加明白了,好環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創造出來的。比如說,垃圾箱前明顯的訂著一塊講衛生、愛清潔、垃圾入箱的牌子,白底紅字,十分醒目。但就有個別不講衛生的人提著滿滿一袋子垃圾,一路走一路灑,還沒有走到垃圾箱前,順手就把垃圾袋拋向了垃圾箱,“嘩”的一聲,一袋子垃圾一大半散落在箱外,就像下了一場“垃圾雨”,這種對溫馨提示無所顧忌的現象時有發生。
周末,媽媽帶我去水上公園劃船,遠遠地看去,湖面上的腳踏船、電動船自由穿梭,游人們開心的笑聲傳出了很遠。但細心的你會發現,美中卻有不足,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肆意的漂浮著礦泉水瓶、塑料袋、包裝紙等等。看到這種情景,游玩的情緒跌落了大半兒。親愛的朋友們,日常生活中這種對環境衛生不主動愛護的現象真是屢見不鮮。我們不禁感慨:人類正在無休止的破壞著生態平衡,地球在哭泣、環境在惡化。
近些年,石家莊連連遭遇霧霾鎖城,就算太陽當空,許多建筑物也仿佛蒙上了一層灰蒙蒙的“薄紗”,特別是冬季,整個城市陷入了空氣污染之中。究其原因,主要是工地的揚塵、不息的車流、焚燒秸稈等人為造成的。另外就是風力太小,不利于揚塵的擴散,最終導致霧霾入侵,傷害我們的身心健康。如此的后果就是人類破壞環境、自食其苦的結果。環境惡化的威脅面前,我們要追求綠色回歸、我們要提倡低碳出行,我們要呼吸新鮮空氣。
同學們,地球賜予人類的若是不珍惜,她就會加倍的懲罰人類。因此,我們覺悟吧!覺悟吧!愛青山、綠水,愛藍天、白云,讓生命在愛中時時刻刻充滿活力。讓我們攜起手來,播下漫天的綠,用我們的心靈守望未來的家園,珍惜屬于我們的那個美麗的地球吧。
謝謝大家!
綠色低碳環保發言稿范文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朋友們:
大家早上好!我叫。今天我的演講主題是:地球我們的家園。
人類首次離開地球探索時,在太空遙望自己的地球村,人們才訝異,其實我們地球其實叫水球,因為在目前已知的星球中,它才是唯一幾乎全部被水所包圍的星球,蔚藍色代表著希望和生命,而地球正是一顆充滿生命的星球。
曾幾何時,這顆具有生機的星球在人類的面前變得怒氣大發。從太平洋東岸的赤潮現象到美國的四月飛雪,從98年的長江大洪水到XX年的四川地震,地球仿佛在發瘧疾似地顫抖,人類竟然也像倒退了一萬年似的束手無策。
如果說,人類受到大自然的威脅,這多少有點“無可奈何花落去”之哀嘆,那么人類去“威脅”大自然,又該怎么去陳述呢?曾經是中亞地區最大水域之一的羅布泊湖,在本世紀70年代還是一個大湖,但是到了80年代,一片汪洋已一去不返,被流沙所掩埋。這種人為造成的后果,怎不叫人痛惜?在對大自然的索取與探索中,作為“征服者”的人類,還未來得及歡慶自己的勝利,大自然就已經對人類做出了無情的報復。
據報紙記載:中國目前的沙漠約16萬平方公里是人為造成的,而且目前正以平均每年1560平方公里的速度繼續擴展,若不能加以控制,北方大部分地方將淪為不毛之地!這一現象怎不令人擔憂,叫人著急?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我們對這個星球上的生態系統有著永遠擺脫不掉的依賴性,需要地球源源不斷地提供
植物和動物的食物,需要有足夠厚度的大氣層,來保護人類不受過高成過低氣溫,以及過量紫外線的傷害,需要地球提供足夠量的水和氧氣來維持生命的存在,而沒有了綠色,這一切豈不成了無本之源?
綠色銳減,吞噬綠色的,正是人類自己,是人類發展模式中那種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性、破壞性開采。人類對綠色的無盡索取仍在威脅著生態平衡,破壞著生態的結構。據統計,全世界每年有萬公頃森林橫遭盲目砍伐,這是5700個昆明市的.面積啊。這已經造成了全球性的“溫室效應”。與之相連,全世界每年有近5萬個物種瀕臨滅絕,有近2700萬公頃的農田蒙受沙漠化之災,就連海底也日趨沙漠化,就不必再說那令我們痛心的發生在華夏大地上的長江、松嫩大災了吧,也不必說我省的泥石流,山體滑坡了吧。如此盲目的行動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和改變,勢必爆發可怕的生態危機,而一旦它的爆發超出了人類控制的極限,其后果不堪想象。這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如果一直這樣下去,請大家想想,我們究竟要給后代留下什么?
在這物欲橫流的年代里,許多人為著眼前的利益忙碌著,甚至因此不惜犧牲子孫后代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的家園被污濁的河流包圍了,樹木成片倒下,鳥獸也被捕殺……這些事情其實就發生在我們周圍,是的,就在我們身邊!人類創造了巨大的經濟財
富,物質生活也因此得到了驚人的改善,可我不禁要問:這就是人類千百年來夸父般追逐的那個夢想嗎?經濟發展固然重要,但環保更是關系國際民生子孫后代的大事啊!如果山窮水盡了,還會柳暗花明嗎?
朋友們,聽到這里,大家應該猛醒了:“保護環境,刻不容緩”!再不要讓大量的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壞,水土遭流失。地球,美好的家園,誰不想那蔚藍色的海水化為雨水,重新滋潤那片干涸的湖泊和干裂的土地,誰不想那清新的空氣迎面吹拂,疊翠的山巒、明凈的河水、蔚藍的天空永遠向人類展示勃勃生機。
我們欣喜地看到,可持續發展戰略已經納入我們的政府行為,我國已經頒布了十多部環境保護法,200多項環境標準。縣委、縣政府始終把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退耕還林,植樹造林,環境衛生整治作為重中之重來抓,這無一不體現了甘洛縣人民保護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雄心大略。作為一名基層公務員,我們更應該踴躍加入“環保”的行列,動員廣大的有志之士積極行動起來,為讓那一片藍天永遠保持蔚藍,讓大自然的森林永遠郁郁蔥蔥,讓碧波蕩漾的河水永遠明凈……努力吧!
努力吧!為了我們的地球!我們的家園!
生活中,干什么都離不開水:洗菜離不開水,刷碗離不開水,洗臉離不開水,口渴也離不開水……水是人類的生命之源,是大
自然依賴的根源。動物生存,離不開水,人類生活,離不開水,植物生長,同樣也離不開水,處處都需要它――水。
水是地球上萬物的命脈所在。水滋潤著萬物,哺育重創、創造文明。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無一不是沿著河水誕生的,隨著波濤發展的。埃及與它的尼羅河,巴比侖與它的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與它的恒河,中國與它的黃河,總有一條河流象征一個古國的文明,總有一方水土養育著一時的文明。在人類將進入21世紀的關頭,水的價值恐怕比歷史上的任何時代都顯得珍貴。有這樣一些數據:水利部的最新調查顯示,近年來,中國北方地區水源明顯減少,其中黃河、淮河、海河和遼河地區最為顯著,資源總量減少了12%,全國每年有1億至3億畝農田受旱,669座城市中400余座供水不足。水生態和環境安全也面臨威脅,主要表現為水土流失嚴重,干旱成災和地下水超采。在世界金融危機不斷加深的情況下,今年春天,我國北方地區大面積干旱,國家主要糧食生產區面臨全面減產的威脅,國家第一次啟動了一級抗旱應急響應,全國上下齊動員,為抗旱保收做著最后的奮戰。可見,水資源是多么的稀缺和主要呀。
目前,我國水土流失面積356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37%,每年流失的土壤總量達50億頓,嚴重的水土流失導致土地退化,草地沙化,生態惡化,造成河道、湖泊泥沙淤積,加劇了
江河下游地區的洪澇災害。
各位讀者,當我們聽了以上這一組組數據后,感受是什么呢,我們是否真的要檢討一下自己:是否有必要繼續固執地把水浪費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