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家長會學生發言稿(精選3篇)
低年級家長會學生發言稿 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叔叔阿姨們:
你們好!
我叫小紅,能夠代表同學們在此次家長會上發言,我感到非常榮幸。在這里我要感謝學校領導和老師們對我的辛勤培育和大力支持。
時光如梭,轉眼間,我們已步入了至關重要的六年級。六年來,我們掌握了許多文化知識,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這其中飽含者每一位老師諄諄教導,又傾注了家長們的含辛茹苦。在此我代表同學們向所有的老師和爸爸媽媽們表示深深的感謝,感謝你們的培養和教導。
回顧六年來的學習與生活,我個人有些學習心得與體會與大家交流一下:
首先,上課必須認真聽講,思想絕不開小差。平時,我要求自己只要上課鈴一響,就必須進入狀態,打起十二分的精力認真聽課。老師在課上講的知識都很重要,如果不認真聽講,就一定不會取得好的成績。我們必須要珍惜課上寶貴的.每一分、每一刻。
其次,上課時一定要把不懂的問題向老師請教,把學過的知識弄明白了才能掌握新的知識。只要我會的問題,我一定會舉起手,等待老師的提問。回答問題要積極,不要怕錯、不能膽怯,只有發現錯誤才能明白自己還有哪些不懂,及時糾正錯誤才能掌握知識提高成績。
再則,不是把老師說過的話記住就完了,一定要了解這樣做題的道理,為什么要這樣。死記硬背是沒有用的,一定要搞清楚、弄明白,才能夠保證學習的質量。
另外,課后的學習也很重要。一定要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獨立思考,遇到不會的問題及時請教。做完作業后,我一般都會給自己留出幾分鐘檢查作業的時間,把做錯的題改過來,再一遍一遍的反復讀題,直到把這道題記住了,下次不會再做錯為止。我還建議同學們多讀些課外書,因為書不僅可以讓我們學到知識,還能讓我們開闊視野,同時還可以緩解學習的壓力。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讀的書多了,對學習當然也是有幫助的。
以上就是我的幾點學習方法,還希望大家多提意見。我相信,有了家長的配合與支持,加上同學們的努力,我們的成績一定會有更大的進步!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低年級家長會學生發言稿 篇2
各位家長:
下午好!
非常感謝來參加這次的家長會。我自我介紹一下姓名手機號
先說說孩子們這一周多的情況。在開學近兩周的時間里,孩子們有了一定的進步,從第一天來的時候,孩子們上課還在吵鬧,下課沒經允許就沖出教室。一會兒上廁所。走錯教室,上課鈴響過半天才能進教室,老師還得出去找。到現在,他們能上課了進教室等老師,下課喊了起立再走,放學了與老師再見。但是隨著孩子們一天天熟悉了現在的學習環境,沒有了原來的陌生感與拘束感,在很多時候,新的問題也會出現。中午來校后出去玩。做操時打鬧。
作為教師,我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使孩子們能夠在學校健康快樂的成長。現在我就跟家長談談孩子入學后需要明確的教育方向。
習慣的培養。一些家長最擔心的是孩子的成績是否優秀,卻對習慣不夠重視,其實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是適應小學學習生活“至關重要的第一步”。可以說,現在孩子養成好的或壞的習慣,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一、學習習慣的培養
首先是寫的習慣,就寫字來說,要注意格式之外,還要把字寫美觀。像我們現在寫的拼音,既要讓字母頂住格子,又不能沖出格子。在這里要提醒家長們的是注意您孩子的寫字姿勢,寫作業時監督孩子按正確的執筆姿勢和坐姿寫字,嚴格按照一寸、一尺、一拳頭的標準要求他們。孩子剛握筆,肯定不習慣,老師在學校時刻提醒著他們,可是回到家的姿勢勢必要由家長來監督。要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家長一定要持之以恒。尤其在一年級必家長必須要犧牲自己的時間,不要為了做生意或者忙自己的事,而忽視了孩子。比如:教孩子正確使用橡皮擦,一手把本子按住,一只手來回輕輕擦,避免將本子擦破,而且必須將痕跡擦干凈!
再說說讀的習慣,平時老師布置了讀書的作業,一定要您的孩子大聲地讀出來,這一個多月時間我們的學習任務就是學好拼音,別看拼音幼兒園學過,這兩天我在教的過程中發現孩子不會讀音節,拼音是比較難學的,一個多月要把這些拼音都讀會,這對孩子和老師來說是個艱巨的任務。老師布置的讀的作業一定要按質按量的完成。像這幾天我給孩子們發的那張拼音紙,要求讀會了家長簽名,部分家長簽名了,在這里我很想麻煩家長一定要在孩子讀完讀會之后,再簽上自己的名字。
再有就是回家要讓孩子養成先完成作業再玩耍的好習慣。要規定孩子放學后必須做完作業,而且必須檢查后再出去玩,不要讓孩子一到家就是看電視或者到處跑來跑去。有的家長認為孩子還小,長大些就會懂了。如果這樣認為那將來后悔都來不及了。希望家長再忙都要把這件事督促到位。一年、兩年后,孩子養成了好習慣,那你就不用整天盯著孩子了。
二、生活習慣
首先要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做一個生活有規律的人。不遲到,(強調作息時間)。 校服做好后,每天穿校服,戴紅領巾。否則扣班級的分數。
其次,要培養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讓孩子自己穿衣、洗臉、刷牙,學會自己整理書包,準備明天要帶的學習用品,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做。如果孩子忘記了,家長可以提醒一下。有時候還應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因為勞動可以讓孩子學會動手和動腦,可以鍛煉他的能力,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有了勞動的體驗,孩子將來寫文章也會有感而寫。 最近幾周家長陪同孩子打掃衛生,也就十幾分鐘的事。
還有就是讓孩子懂得節約。不要讓孩子把玩具和零食帶到學校,每天來校帶好水就可以了也盡量讓孩子在家不亂花零花錢。
三、行為習慣
我們要培養孩子做一個講文明、講衛生、講禮貌的孩子。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走出去能討人喜歡,被人夸獎。我認為一個干干凈凈、大大方方、彬彬有禮的孩子,肯定招人喜歡。
孩子的文明禮貌、言談舉止和您的教育是息息相關的。教育孩子該做的事,自己首先要做好。所以請您不要在孩子面前亂丟垃圾、說臟話、粗話,言談舉止都要注意文明,斯文。當家長很容易,當一個好的家長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四、幾點讓家長配合做到的建議:
1、學習用品的準備。剛入學的孩子,由于受年齡特點的影響,注意力較容易分散。也有家長反映,我的孩子比較皮,比較多動。因此,家長在給孩子準備筆,尺,書包,橡皮等學習用品時,一定要考慮到可能產生影響孩子學習的不利因素。比如:文具盒盡量選擇簡單的,準備5只以上削好的鉛筆,一兩塊橡皮,一把尺子就夠了,一個功能繁多的文具盒,對孩子來說,不亞于一樣玩具,很容易分散學生上課的注意力。在做完回家作業后,提醒孩子把筆削尖,把作業本、書本放進書包,為第二天做好準備。開學以來,我們班已經很很多位孩子接連幾次忘記帶作業本了。當然這些事情,家長要培養孩子自己完成,而不要親力親為,代替孩子完成。
2、為孩子安排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主要是不要將孩子安排在與電視機同屋的房間,看電視容易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花花綠綠的東西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孩子做作業時不能一心一意,同時,也不利于他將來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很多家長表示,孩子開學了還在看電視,最好少看或不看,希望家長在這方面把好嚴關。
3、多讀書,養成每天讀書的習慣。學校每周有一次繪本課,我會給孩子們講故事,希望家長給孩子們在家提供讀書的環境。休息時多帶孩子去書店轉轉,利用零花錢買書。
說了那么多,有什么不當之處請各位家長提出來。
最后,我向家長提一個希望——多和孩子溝通,多和別的家長溝通,多和老師溝通。我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孩子一定會茁壯成長。謝謝大家!
備注:1、過幾天,買拼音本或生字本,必須包白皮。
2、校訊通。
3、簽協議 收錢
4、布置教室(有會的)
需溝通的家長:
低年級家長會學生發言稿 篇3
各位家長大家好:
我是三(4)班的新班主任:楊昊君老師。很高興能成為你們孩子的老師。因為我一向認為人與人之間能成為師生,能成為同學一定是我們前世修來的緣分。想想一個人的一生,有哪些人是對我們影響最深,感情最真誠,最難忘的 我想無非也就是我們的親人,老師,同學和朋友吧 所以可以這樣說,老師,同學雖然不是親人,但其實是勝似親人的親密朋友。我們的人生經歷也告訴我們,同學將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關系網。這種真誠信任的關系是我們以后走向工作崗位后很難尋求到的。再者說,和老師同學關系好的孩子,他的成長也無疑是最幸福的。因為孩子的關系,我們大家老師系 之間也構建了一種特殊的親近的關系。因為我是你孩子的老師,他是你孩子的家長。而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都希望孩子能有個快樂幸福的童年,愛學習,會學習,長大了最起碼能做個自食其力的有責任,有愛心的人。所以我希望我們大家都能珍惜這個緣分。盡量為孩子的成長過程多留下一些美好的回憶。
為了這個美好的愿望的實現。作為老師我也就直言不諱的提出一些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供我們大家一起來思考,我們究竟該怎樣才能教育好孩子。當然,如果以后覺得我這個老師哪里做的不夠好了,不對了。你們也可以直言不諱的提出建議和批評。畢竟在年齡上我也還只能算是大家的妹妹,人生經驗肯定不如你們,在這點上,你們是我的老師。但是有一點必須強調:必須在孩子面前維護老師的威信,不能在孩子面前指責批評他的老師。我們都知道,如果在孩子心里,老師一旦失去了威信。那么這個孩子也再不可能在學校學會任何知識了,我想這不是我們任何一個家長所希望的吧 所以不論發生了什么事情,都期望大家能先通過我這個老師來解決。我相信這樣會我們相處得更加融洽,更有利于孩子的教育。
開學快2個月了,我從方方面面觀察了我們三(4)班的孩子。我們這個班是個學習成績相對于其他三個班來說,成績較好。當然這個與前任胡老師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另外也說明了我們的家長比較重視。但同時也感覺到 有些家長是千方百計的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有這些愿望都是很好的。讓我這個老師歡欣鼓舞的。但是表現出來的卻有很多地方不盡人意。因為三年級開始,所學的知識跟一二年級截然不同了,一二年級就語文來說,只是認字識字的積累,只要花足夠的時間去磨孩子,孩子都能掌握,至于上課認真聽講沒有,關系不是很大,考試成績也不會跟其他人落太遠。三年級開始,我們開始學習運用語言了,通過自主閱讀來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回答一些問題。開始運用積累的詞句寫作文了。那么這其中牽扯了太多的語文知識,需要上課認真聽講,課下大量閱讀。才能學會語文。那么,從現在我們孩子平常的作業,考試情況來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我們的孩子存在的一些很嚴重的問題,看來在這些方面,我們還要加強耕耘的力度:1。上課聽講不專心,喜歡做小動作。2學習不積極主動。作業書寫慢,且涂改較多。作業經常欠交。3。不能夠獨立思考問題。課外知識太欠缺。
從日常行為規范來看,也表現出:1。不自信,不大方,不敢表現自己。2不寬容。一點半點的就不依不饒,一點虧都不吃。3。丟三落四,自理生活能力差。4。不敢承擔責任,有事就找理由,能往別人推就推。5。不誠實,撒謊不敢講心里話。 我們不難看出這些問題都說明了孩子的習慣有待于培養。一說到這些,有些家長就很無奈的說,老師我也天天都在說他啊,可就是··,所以我們現在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要先樹立一些正確的教育理念,再去尋求一些教育方法。爭取能幫助教育好我們的孩子。
總結了許多教育專家的經驗,得出的結論就是:教育好孩子,家長得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剩下的對孩子要做的就是多關心多鼓勵,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好習慣一旦形成,你不但輕松,他還受益終生了。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好的習慣對于一個人一生來說是多么重要。
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
我們可能還記得SARS病毒流行期間,大家最痛恨的就是不講衛生的習慣,因為不講衛生就是使SARS病毒流行的一個間接致命因素。還有一個機構為此組織了評選,結果評選出了我們中國人的十大陋習,第一位就是隨地吐痰。
養成習慣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說習慣決定命運。
我想給大家講個故事:
北京有一家外資企業招工,報酬豐厚,要求嚴格。一些高學歷的年輕人過五關斬六將,幾乎就要如愿以償了。但誰都沒想到最后一關碰到了麻煩。這一關是什么呢 總經理要親自面試。一見面,總經理就對大家說:"很抱歉,年輕人,我今天有點急事,要出去10分鐘,你們能不能等我啊 "年輕人說:"沒問題,總經理,你去吧,我們等您。"總經理走后,這些躊躇滿志的年輕人圍著總經理的大寫字臺很有興趣,寫字臺上文件一摞,信一摞,資料一摞。結果,大家是你看這一摞,我看這一摞,沒有一個閑著的。看完了還互相交換看。10分鐘后,總經理回來了,總經理說:"面試已經結束。"年輕人很奇怪,說:"沒有啊,我們在等您,還沒開始面試呢 "總經理平靜地說:"我不在期間,你們的表現就是面試。很遺憾,你們沒有一個人被錄取,因為本公司不能錄取那些亂翻別人東西的人。"
這些年輕人目瞪口呆,全傻了。因為從小到大,就很少聽說過不能亂翻別人的東西,所以,在不知不覺之中痛失了這個機會。
故事聽完了,大家想一想,能夠最后參加總經理面試的這幾位學生,是從千軍萬馬中挑選出來的,難道他們還不夠優秀嗎 這家公司為什么不錄用他們呢 是的,真正優秀的學生是養成了良好習慣的學生,而這幾位大學生沒有養成尊重他人,未經允許不亂翻他人東西的好習慣。
今天大家聽了這個故事,知道了不經過他人的允許不能翻看他人的東西,相信今天不會有誰去隨意亂翻他人的東西,是嗎 可是,明天,后天,一星期以后,一個月以后呢 是不是大家都還能做到這一點呢 可能已經忘了這個故事,又會不經意翻別人的東西了吧 但是,一旦我們養成了不亂翻別人東西的良好習慣,不要說一個月,就是一年一輩子也不會再亂翻別人的東西了。
因為,習慣是忘不掉的,它是一種穩定的甚至是自動化的行為,比如,做作業,一旦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就會自然而然地,可以說是自動化地按時完成,不需要別人的提醒和督促,更不會拖拉了;再如,有些男生原來睡前洗腳是一定要爸爸媽媽提醒的,不提醒就不洗,在嚴格訓練監督一段時間以后,即使沒人提醒也會洗,因為已經養成了睡前洗腳的良好習慣。
可見,良好的習慣有助于身心的健康發展和有效地掌握文化知識,因為它使我們自覺地去做有價值的事情。一般地說,優秀學生都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不論何時何地都能自覺地做該做的事,遠離不該做的事。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類似這樣的事情很多。一個壞習慣使你喪失了良機,而一個好習慣則使你走向成功。
20世紀60年代,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東方"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鐘,成為世界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當時幾十個宇航員在培訓,為什么加加林能脫穎而出,起決定作用的是一個偶然事件。原來,在確定人選前一個星期,主設計師羅廖夫發現,在進入飛船參觀前,只有加加林一個人把鞋脫下來,只穿襪子進入座艙。就是這個細節,一下子贏得了羅廖夫的好感,感動了他。羅廖夫說:"我只有把飛船交給一個如此愛惜它的人,我才放心。"所以加加林的成功,得益于他良好的習慣。有人開玩笑說:成功從脫鞋開始。
實際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好的習慣能夠給人帶來更多成功的機會,壞的習慣往往使你在不知不覺之中走向失敗。
習慣是一種多么頑強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從小就應該建立一種好習慣,通過教育,通過陶冶,直至我們終生不忘。幼年學習語言,輕松又自如,中年以后就很困難,這是一種習慣。體育運動也是如此。
意大利著名女教育家蒙臺梭利認為,三歲決定一生。3~12歲是一個人養成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在我看來,在身體健康的基礎上,兒童成長是由四塊基石決定的,即自信,興趣,習慣,能力。自信產生興趣,興趣養成習慣,習慣化為能力,而核心是人格。
世界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這段名言意思是說習慣是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有了好習慣的孩子是走遍天下都可以放心的孩子,一身壞習慣的孩子會讓你一生都不能放心,不得安寧。
伊拉克戰爭有個特點,由于失誤,美國兵打死英國兵挺多的,但是英國兵打死美國兵并不多,大家說這美國兵怎么回事 這美國兵真的對英國兵刻骨仇恨 那恐怕不是。這個跟他們的教育有關系,美國老師對學生采取過于寬松的態度,比方說,老師問:"五加一等于幾 "學生回答:"五加一等于七。"老師會說:"差不多,差不多。"他很少批評,而是鼓勵,五加一等于六,跟七差不多,所以美國人容易馬馬虎虎,馬馬虎虎的事情特別多。英國就比美國嚴謹的多,德國人那就更嚴謹。德國的父母教育孩子就非常有意識。孩子心血來潮:"爸爸,我明天想去爬山。"爸爸不會說"NO"或"YES",他會說:"你的計劃呢 你準備怎么去呀,跟誰去呀,帶不帶午餐,到哪個地方去 我還沒有想過。"父親就會說:"你沒想過的事不要說。"德國人特別講究孩子做計劃,老問你的計劃呢 這些習慣就使得德國人非常嚴謹。所以習慣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我國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則直截了當地說:"教育無非是培養良好的習慣,良好的道德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衛生習慣。"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增強能力。孩子在學校里受教育,目的在養成習慣,增強能力。等他們離開了學校仍然要從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還是在養成習慣,增強能力。好習慣成了自然的行為,能力也就隨之增強了。作為家長,在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更是應該把習慣培養放在第一位。
那么哪些是良好習慣呢 學校都會有一些重點常規養成訓練,比如,穿戴整潔,遵守紀律,尤其文明安全進行課間活動。不妨礙別人。學會傾聽,主動學習,認真作業,按時交作業等等,都是我們應該養成的好習慣。只有養成了這些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才是真正優秀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