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家長會的家長發言稿(精選3篇)
一年級家長會的家長發言稿 篇1
大家好,我是何仁杰的媽媽,在這里要感謝一(3)班的所有老師為我們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其實一(3)班的優秀孩子很多,在座的各位家長做得比我好的也大有人在,在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我沒有什么好的經驗,只能說跟大家一起交流一下不足之處,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
一、我的第一個觀點:與孩子多聊天、談心。
很多人說我兒子比較老練,也許就是在聊天的過程中接受了很多東西。孩子還在肚子里的時候,我就喜歡和他念叨。到現在為止,我基本上每天都會花很多時間和他聊天,而且跟他聊天中,我們也都是把他當成成人一樣對待,什么國家大事、人際交往,天南地北地我跟孩子什么都聊。我們別小看了現在的孩子,他們好奇心、記憶力、接受能力都特別強,在孩子面前我現在都感覺自己知道的東西太少了。而且與孩子聊天能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及時的掌握孩子的心理狀況,又可以在他困惑時給一些建議,引導孩子向正確的的方向發展。這遠比單純的說教效果要好得多。
二、我的第二個觀點:多關心孩子、盡可能地多陪陪孩子。
孩子成長的時間是極其短暫和寶貴的。一個人童年缺失的東西是長大后怎么也補不回來的。特別是在幼兒和少年期,孩子無論從心理上、生理上還是學習上都需要父母關愛和督促。我常聽許多做父母的說,自己工作忙,沒時間管孩子的教育,我覺得這是一種舍本逐末的做法。因為我個人認為,不管自己從事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們作父母的,忙來忙去,最后的落腳點不都是希望家庭美滿嗎?而家庭美滿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孩子的成人、成材!所以我想和那些工作太忙的家長共勉,不論你忙的是什么,是忙于干大事當大官也好,是忙于做生意發大財也好,無論多忙,無論多么喜歡玩兒,都一定要把孩子放到第一位,一定要對自己的孩子負起責任來,多陪陪他,多給他關愛和關懷。畢竟,不論你多重要,地球離了你照樣轉;單位沒了你,很快就會有別人代替。但你的孩子離了你,就缺失了他的童年,他的天空,他的用以微笑面對人生、征服世界的所有自信和力量,我十分贊同李嘉誠的一句話:“任何事業上的成功都彌補不了教育孩子的失敗。”
三、我的第三個觀點:維護孩子的自尊心激發孩子的自信心。
我們不要總拿別人的孩子的優點和自己孩子的缺點去比。要知道,只要我們用心去發現,每個孩子都有它的閃光點,比如兒子就告訴我:我們班賀歐瑞很調皮但其實人很聰明。我在看待孩子的時候,盡量忽視他的缺點,想辦法找尋他的優點,這樣越看越舒服,越看越喜歡。而且我盡量找機會表揚他:雖然明知孩子不可能是最聰明的,我偏要夸他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聽了多高興呀!我們知道:孩子都喜歡被表揚。我覺得只要堅持原則,多表揚孩子絕對是有益的。
四、我的第四個觀點:多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小孩子好奇心特強,也特喜歡問問題。我家兒子也一樣。對這個問題,我很尊重他的好奇心,只要他感興趣的,我盡所能支持他。曾經為了滿足他對火車的`興趣,我們幾次專門帶他到郴州火車站和飛虹橋上看來來往往的火車。為了滿足他對高鐵的興趣,利用周末專門去坐高鐵;有段時間他對自己的來歷感興趣,我就給他看胚胎是怎樣形成的,看小孩是怎樣出生的。總之,只要他感興趣,盡量滿足他的好奇心。其實無形中也學到了很多知識。
五、我的第五個觀點:家長要多點耐心和恒心。
我舉個例子: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絕對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需要日積月累。從小我就喜歡給他買書,只要他喜歡的書,多少都給買,從不打擊他看書的積極性,哪怕暫時他不會認真仔細看,下次還給買。我和他爸爸到外面去都會盡量帶課外書來。其實有些他未必當時會感興趣,甚至可能好久都不看,我覺得沒關系,只要他喜歡看書了,你只要不給扔掉,過些日子,他又會看的。我記得孩子四歲的時候,他爸爸從北京帶來兩本厚厚的《101成長故事》,除了幾個他感興趣的故事喊我們給他讀完了,剩下的這兩年放在那里基本上沒看,但從這個學期開始,也許是覺得沒什么書看了,也許是積累到現在,很多故事情節自己看得懂了,這段時間他自己又把它翻出來看了,有時一看就可以看幾十頁。另外,家里一定要有看書的氛圍,我的家里客廳、臥室到處都有書。反正就是營造一種隨時都看得到書,想看書了隨時都拿得到書的氛圍。有時電視不好看了,他不自覺地就會拿起書來看。我沒有逼著孩子看過書,也沒有給他講很多很深的大道理,但現在好像孩子越來越喜歡看書了,看書的效率也越來越高了:星期一給他借了一本《極地冰河歷險記》和一本《腦筋急轉彎》,沒想到他一個中午不到就看完了。
六、我的第六個觀點:多和老師溝通聯系。
要教育好孩子,家長一定要多和老師溝通聯系,這樣才能及時了解孩子的表現,發現問題及早解決。而不要等孩子犯了大錯誤后再批評責怪孩子。家長一定要支持老師的工作,樹立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這樣老師教育孩子的效果才能更顯著。我從不抱怨親自給孩子批改作業。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習慣的養成確實需要家長跟得緊。而作為家長如果不給孩子批改作業,就根本不能了解孩子的學習內容,也發現不了孩子的問題。我們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孩子最聽老師的話,所以有時當他不聽話的時候,你就可以善意地騙他,說是老師要求他這樣做的。以前,我兒子老不肯聽寫二類生字,他說老師沒要求。要知道一類生字他很快就可以聽寫完,聽寫二類生字對他本來不是什么大問題,就是想偷懶而已。如果我硬逼他去做,他肯定不開心,效果也不一定好。于是我就趁一次與廖老師交流后故意認真地跟他說:“廖老師說了:像你這么聰明的學生,一定要聽寫二類生字。”結果一句話以后他就每次都會乖乖地聽寫二類生字了。
孩子是一張白紙,家長最初在上面描畫什么,孩子就會接受什么,教育是越早越好。我們一定要注重潛神默化的積極影響。但是教育孩子也不能操之過急,現在的孩子年齡小,但壓力并不小,要學東西的多、想玩的事情多,如果換成我們,并不一定就能做得比他們好,我們應該循循善誘、循序漸進,更要以身作則。而且教育孩子沒有什么一定之規,孩子體性不同、興趣各異,他們可以互相借鑒、因人而異,努力找到適合的、適度的方式和方法……
教育孩子的每一步路都是不可復制的,我們只能在每一步路上不斷思考,耐心地陪伴孩子慢慢成長。在這里羅嗦了這么多自己的一些教育體會,和在坐的各位家長一起分享,也真誠希望能得到老師的更多幫助和家長們的交流學習,讓我們一起用心的對待孩子,讓我們一起和孩子共同進步!謝謝老師,謝謝各位家長!
一年級家長會的家長發言稿 篇2
各位家長:
晚上好!首先真誠的對你們說一聲:你們辛苦了!你們能在這百忙之中抽出這如此寶貴的時間來參加這次家長會,我表示衷心的感謝。此時此刻,我的心情是萬分激動的,我們第二次這樣面對面的零距離接觸,相信你們的心情也同樣激動,因為你們在關心著你們的孩子,我在關心著我的學生。今晚我們相聚在這里,相逢就是有緣,是孩子們成為我們聯系的紐帶,就讓這紐帶緊緊的牽連著我們,使我們心靈相通,既然有緣就當珍惜,你們想讓你們的孩子張開雙翅翱翔遠方,我也想讓我的學生們一路芬芳。作為教師的最大的心愿,那就是能有桃李滿園之日。為了這共同的目標,就讓我們攜起手來,朝著一個目標前進,托起這一顆顆璀璨的明日之星。我們班每一個孩子都是純真的',他們都有著一顆向上的心,他們來到學校的興奮、他們對校園生活的期待都是一道風景!他們是來學校接受知識的熏陶、接受人類文明的傳承的,我一直在想,他們象荷葉上的露珠,我們要呵護、包容和賞識。這也是教師的天職!
我們班人數是78人,我們班男生有43人,女生有35人,男生居多。我調查了一下,有的孩子今年超過了六歲半,有幾個還不到六歲半,有的上過學前班,有的還沒學過漢語拼音,這種參差不齊的局面給我們的教學帶來難度,雖然學生有差異,但我們必須共同進步。你們的孩子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在各方面都有了不少的進步,為了你的孩子,為了我的學生能健康成長,全面發展,所以就最近一段時間的工作我在此作一下我的看法。
下面我想就這幾個方面來談談我的看法。
一、家長對子女的教育與影響
你們一定看過這樣一部感人至深的廣告片段,一位年輕的母親給年邁的母親洗腳時,她的孩子剛好看到這感人的一幕。當這位年輕的母親下班回來疲憊的坐在登子上,這位孩子卻歪歪扭扭地端著一盆水來,用小手輕輕的給媽媽洗腳。每當看到這幅畫面時,我總會有無限感慨:這是愛心在滌蕩,有付出必有回報。你們知道嗎?孩子的教育在哪里,就是我們這些父母。孩子在家里接觸得最多的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父母對孩子既不溺愛放任,也不粗暴專橫,在思想上和生活上予以關懷、愛護、鼓勵、誘導,這樣的孩子一定是一個不斷進取、奮發向上、無私奉獻、創新求實的新一代兒童。
孩子的言行舉止在家里來自父母的影響最多。父母善待老人、關心他人,孩子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一個收拾得井井有條、充滿溫馨的家庭,孩子在學校里也一定會把班級當成自己的家,用笑臉去裝扮,用心靈去澆灌,用雙手去美化。孩子在學校里掃掃地、擦擦黑板,這些都是他們能做好的事情。孩子回家喊累,家長千萬不能說,哎呀,我的孩子太苦了,以后你不要再干這些活了。你們應該用贊揚的語氣說,孩子你太棒了,爸爸媽媽喜歡你。
孩子小加上又是獨生子女,真是爺爺寵來媽媽愛,大小事一概不讓插手。從孩子是一名小學生開始,父母對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應該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做。例如,擺放碗筷有順序,桌椅擺放能整齊,手帕、襪子洗干凈。這些對孩子一生的成長是積有幫助的。有這么一件真人真事,有這樣一對父母,平常只對孩子學習嚴格要求,大事小事都是父母包辦。湖南省有一個叫魏健樂的天才,三歲讀一年級,八歲讀初中,十三歲讀大學(湘潭大學)。從他離家讀書起,母親就一直跟著陪讀到大三,母親給他喂飯到高三。在家長“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觀念下,他唯一的事就是讀書,生活自理、與人交往、參加活動都不如七八歲的小孩。十五歲考取中國科學研究院物理系的碩博連讀,由于不許家長陪讀,他勉強讀到第三個年頭,由于學習能力都跟不上,學校勸其退學。從一個神童到一個能力底下的事例來看,反映了家長對子女教育的一個誤區,即使在聰明的孩子,家長不能用正確的觀念、采用科學有效的育人方法培養、教育子女,其結果是鄉反的,不僅不能把孩子培養成材,反而誤了孩子的一生。這個事例不能不給家長敲一個警鐘。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我們究竟該怎樣教育孩子?
孩子們在幼兒園里可以隨心所欲的玩,但到了小學一年級之后,一切都邁上一個新臺階,例如上操、下操、上學、下學如何做到快、靜、齊啊,課堂上怎樣才能做到專心聽講、積極發言啊,這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過程。課堂上的40分鐘是獲取知識的黃金時段,課堂上新的刺激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所以我們在課堂上多用鼓勵性語言,采用新穎的教學方式來煥發學生的活力,點燃學生的熱情之焰。但課堂上我們不能時時講新穎,本身的學習就是一種比較枯燥無味的事情,這就需要家長和我們的配合,回去多督促孩子課堂上要認真聽講,積極發言。可以問他你今天學到了什么?能說一說嗎?通過反饋來了解他知識掌握的情況。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話說多遍,孩子就能銘記在心了,并落實到行動上。
第一、正確的合作觀念
我們應當要樹立學校和家庭合作的意識。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和家庭,不僅要一致行動,要向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始終從同樣的原則出發,無論在教育的目的上、過程上,還是手段上,都不要發生分歧。學校教育必須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延續與升華;而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指導與深入。這兩者是互為補充的關系,我們處理得當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舉一個例子,我們白天的教學需要家長的督促與鞏固,如果家長只是敷衍了事那對學校教育將是一個反作用,關健在于配合。
第二、科學的教育觀念
教育的目標是教會孩子學習,以終身受用。因此,學習已不僅僅是內容的問題,更主要的是方法的培養,讓學生明確“學什么”和“怎樣學”的問題。“學什么”涉及到孩子的學習興趣問題,防止偏科,比如剛才我們說過有的學過拼音,有的沒有,那么學會了的會不會由一時的對已有知識掌握而不感興趣進而失去對整個語文的愛好?當然在教學中我會不斷的把知識教活,讓每個孩子都有興趣,家長也應當在家里防止他們對作業的馬虎。
第三、正確的方法觀念
1、我們對學生要多鼓勵表揚,少批評指責。孩子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與賞識,一味的責備只能受到他們的排斥而讓教育難以深入下去。這里說一個故事。(略)可見,這樣的教育方式給予學生的必然是生活中的善良與愛心,這時候的撫摸遠比高聲的呵斥要好得多。再比如,表揚中也要注意方式,應該多精神的、少物質的,盡量不要用錢去賄賂孩子。如今,有的家長會在孩子取得高分時給50元或上百元的獎勵,可能會取得一些效果,但是提醒家長注意,此刻你所培養的不是孩子的進取精神,學習態度,而是讓孩子的自我教育目標蛻變為50元錢,這是一種教育的短視行為。畢竟,讓孩子高興的是50元,而不是你對他成績的認可。這里我想說三個“敢于”,首先是敢于對孩子說“不”,必須要樹立家長的威信,當然這里的“不”是指對孩子一些無理的要求,比如對孩子上學要零花錢,這要堅決杜絕,一(3)班從下周起不允許學生帶零花錢和零食上學;其次是敢于給孩子一些挫折,畢竟以后的路要他自己走,何不讓他在跌倒時先自己爬起來試試?再次就是敢于放手讓孩子做事,不要一味包辦,一味求全,百依百順,這樣對孩子并無好處。
2、培養恒心,不半途而廢。
教會孩子不要輕言放棄,我們期待的是結果,但重要的是過程。這一點非常重要,有的孩子作業總是拖拖拉拉,或者總是一次作業知難而退,這是一個不好的信號。家長可以引導他進行堅持,通過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而得到進取的信心。習慣一旦養成,他將終身受益。因為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人一生成長的軌跡中無不滲透習慣的影子,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受方方面面的因素影響,但是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又是一個不可忽視、無法回避的問題,它需要學校和家庭互相配合、共同探索、努力實踐!
3、激發讀書的熱情。
通過讀書,孩子可以從中學到做人的道理,受到心靈的震撼與精神的洗禮。家長有意識的在休息時間帶孩子逛逛書店,引導他們讀一些帶有拼音的書,讀完之后讓他講一講,說一說,我們再給以表揚,他們會因為自己懂得多而被承認,這對他們二年級的作文寫作會有極大的幫助。
二、健康問題
如果您的小孩身體較弱,可能在有些活動上需要告別注意,比如經常生病,比如不能上體育課等等,請家長最近幾天一定要向我說明。
三、家長的接送問題
我們身邊的社會好人多,可是壞人也不少,拐兒童的現象報紙上也會時有報道。安全警鐘必須常鳴。在這一個月內,我希望家長能盡量自己接送孩子,萬一不行的請爺爺奶奶,但最好不要請熟人或者同事來接,不認識的人我將不會放學生離校,一年級也是一個過渡期,在這段時間家長一定要辛苦一些。另外根據學校的要求,家長接送學生不能完全進入校園,只能在校巷道口那里接送,請配合。
此外,安全的問題不僅僅表現在上下學的時候,它更滲透于生活的每個角落,比如我們下課的時候不能瘋趕打鬧,不玩危險玩具,走路要快步而非緊跑等等。
整個一年級的教學我們都需要得到家長的支持,我們每天布置的作業請家長一定要督促完成,我們的作業會很適中,不會太多,兩門作業一般不超過一個小時,做的快的同學也許半個小時已足夠,如果您的孩子完成作業需要兩三個小時甚至更多,那說明他沒有全神貫注,那我們就要及時聯系交流情況。切不可將家長簽字當作一種形式,它實際上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另外我們請家長不要很隨意的就簽字,我們需要的不是您簽字的結果,而是您配合的過程。
四、成立家長委員會的問題
根據學校要求,各班都要成立家長委員會,成為我們班級工作的有力支持者,成為我們教育教學的后備源,所以今天的家長會我們將定出七個人來擔任此工作,成立以后的家長委員會將成為家長的代言人,成為學校與家長溝通的主渠道,如果有此意愿的家長請與我交流。
班級里優秀的孩子很多,以后我一定會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挖掘他們的潛力,使每個孩子都有一片廣闊的天地。
一年級家長會的家長發言稿 篇3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謝大家來參加這個家長會,尤其是各位年長的前輩和遠路而來的家長。半個學期轉眼就過去了,在這里我要感謝所有支持我工作,配合我工作的家長。是你們相信我,支持我,配合我的工作,才使孩子們從幼兒園出來,短短的兩個多月,各方面都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績!
我知道,有很多家長都很想知道自己的小孩在這些日子的學習中,成績怎么樣?在學校表現怎么樣?班級排名怎么樣?學習能力和發展的潛能怎么樣?借這次其中考試,我們召開這個家長會,主要目的也是:希望家長進一步配合老師,做好一些工作,加強你們和學校之間的聯系,讓孩子們學得更好,取得更好的成績!
首先,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一(1)班的整體情況。總人數63人,男生40人,女生23人。從數字上看,我們班是男女生比例失調,男孩將近是女生的一半。同時也可以從數字上看出我們平時的教學工作是多么的難做。
我剛剛送走一個畢業班,從他們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一個良好的養成習慣是多么的重要。如果從小孩子的養成習慣,沒有培養好,那么,到大了再糾正是很難、很難。但是,在坐的家長還有百分之百的希望,去把孩子培養好。因為,他們是一年級,是養成教育的一個起點。一年級的小孩現在就是一張最干凈的白紙,你在這張白紙上為他涂上什么顏色,它將來就是什么顏色。所以,要想使這張白紙,將來成為一最美麗的圖畫,你就必須從現在開始認真去勾畫每一筆。所以,現在一年級學生的養成教育是重中之中。真的,我覺得每個孩子身上都蘊藏著無窮的潛力,都能達到最優秀。關鍵在于孩子自己有沒有認真對待,有沒有把學習當作一回事。因此,希望家長能予以配合,充分發揮外力的作用,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走得更穩一些,發展得更快一些。
孩子從幼兒園做游戲為主變為入學后的學習為主,這是一個很大的轉折。所以,在剛剛入校的時候,就出現了以下幾種情況:如:上課鈴響了,不知道回教室。有時,我還得去操場上喊他們回來,他們才戀戀不舍的回來。回到教室也是地上爬的,桌子上爬的,地上跪的,說話的。你們就難以想象場面是多么的熱鬧。讓人仿佛進入了趕集的集市一樣。上課中有學生注意力不集中。說話、作小動作,甚至還有的學生上課自己就站起來,想干什么干什么。
經過這兩個月的入學教育,他們漸漸的以走上了正軌。如:聽到鈴聲已經知道是上課了,知道回到教室了。當我來到教室的時候,看到他們一片混亂的時候,我就站在一邊一聲不吭地看著他們,這時就會有學生大聲的喊:不要說話了,郭老師生氣了!這樣一喊就會帶動大家,趕緊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