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家長會發言稿(通用3篇)
談談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家長會發言稿 篇1
尊敬的各位家長:
大家好!
很高興因為孩子,我們走到了一起。在此,我們首先祝賀您的孩子開始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同時也感謝各位家長對我們學校信任和支持。我們深深知道,那每一張燦爛可愛的笑臉都承載著各位家長殷切的希望和美好的憧憬。相信大家在會后,一定能感覺到我們學校的務實作風和對新生工作的重視。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在今天召開家長會的目,是為了讓家長在孩子一入學的時候就能夠配合學校做好一年級新生的教育工作,加強和學校之間的聯系。一句話,就是“一切為了我們的孩子”。這是我們教育的一個根本出發點。我也希望,從這個出發點出發,只要我們同心協力,孩子一定能夠在我們的校園茁壯成長。接下來,我想和大家就一個主題做個交流:
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一年級的小孩現在就是一張最干凈的白紙,你在這張白紙上為他涂上什么顏色,它將來就是什么顏色。所以,要想使這張白紙,將來成為一幅最美麗的圖畫,你就必須從現在開始認真去勾畫每一筆。所以,現在一年級學生的養成教育是重中之中。如果從小孩子的養成習慣,沒有培養好,那么,到大了再糾正是很難、很難。但是,在坐的家長還有百分之百的希望,去把孩子培養好。因為,他們是一年級,是養成教育的一個起點。作為新入學的一年級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從那些方面做起呢?下面,我從幾點來談,給大家做一個參考。
1、養成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按時到校上課,不遲到,不過早到校,有病有事及時請假,做一個守時的人。對于小孩子來說,如果家長時間觀念強,孩子一定也是一個遵守時間的人。如果您的孩子動作相對慢一些,就需要您提前提醒并督促。
建議家長為孩子準備一個小鬧鐘,并教會孩子看鐘。父母要有意識地規劃好孩子的作息時間,調整孩子的生活起居習慣及常規,養成孩子自己準時就寢、準時起床的習慣。家長最好能與孩子共同制作一張作息時間表,貼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時間表去做
現將我校的作息時間公布一下;
(1)早上要訓練孩子按時上學(7:10以后7:30以前到校)
(2)中午按時回家(中午11:35放學,下午2:15到校)
(3)下午放學時間:周一、周三、周四、周五是:周二是。
這里有幾點想說明一下:
①來接小孩的家長不要來得太早或太遲,太早,會浪費你們的時間;太遲,小孩會不耐煩,而且,學校門前就是一條交通要道,各種車輛來來往往,小孩跑來跑去也不太安全。
②只要天不下雨,來接小孩的家長請在左邊十字路口、右邊小區門口等待。如果大家都圍在校門前,我們的路隊也排不好,還影響其他班級放學路隊。容易亂糟糟一片。
2、養成文明禮儀的好習慣
作為家長,我們平時都能教育孩子愛勞動,講文明,尊敬長輩,待人有禮。但是大家知道不知道,教育孩子該做的事,自己首先做好,以身作則的教育魅力是巨大的。 “小樹易直也易彎”,家長們,孩子會從你的言行舉止中學會和人相處,和人交往,也會從你的待人處事中學會對待別人的態度,所以,要求我們孩子該去做的,我們家長首先要做好。身教更勝言傳。如果你當著孩子的面撒謊,你的孩子也一定是個撒謊的孩子;如果你當著孩子的面詆毀別人,你的孩子在背后也一定會說別人的壞話,這就是一種惡性的教育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只有壞影響,起不到好作用。這樣說的目的,只是想告訴大家,只要我們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從小教育引導好孩子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那對孩子今后的成長是什么有利的。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教師是人,而非神。他們面對的是60多個孩子,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下,也承受著相當大的壓力,尤其是我們學校的教師,家長、社會、學校對教師的期望很高,要求也很高。在安排教師的時候,我們也十分重視,一年級的任課教師都是骨干教師,十個教師中九個都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經驗,都帶過一年級學生。他們的責任心強,教學水平高。但是,在工作中,他們也難免會有些不足之處。作為家長,請不要在孩子面前隨意議論學校和老師。老師在孩子們心中是神圣的、萬能的,請不要隨意毀滅孩子們心中崇拜的偶像;學校是孩子們學知識、學做人的樂園,請不要在您的無意中讓孩子對學校產生厭倦、恐懼等不良心理,最終受到損失的是您的孩子,而且這種損失永遠無法彌補。老師畢竟不是完美的,老師跟老師之間也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教學方式,但是請您一定要信任老師,與老師加強溝通,有任何不滿或不理解都可以通過心平氣和的溝通來解決,請相信我們每一個教師都愿意做到讓您滿意。您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隨意議論,以免給孩子的心理投下永不消失的陰影。所以,希望各位家長要多理解、多支持、積極配合。就輔導教育孩子等問題向他們咨詢,同各任課教師加強交流溝通,向教師反映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協調好家庭學校的關系。同時也歡迎各位對我們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或如實反映一些情況。
謝謝!
談談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家長會發言稿 篇2
尊敬的各位家長:
大家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學小各項工作的支持,今天大家在百忙之中參加我們的家長會,可就表明大家對教育子女的重視,對我們學校工作的支持,首先我代表一年級的老師向各位家長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是孩子成才的搖籃。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父母的第一責任是教育孩子。從孩子背上書包,興高采烈地走進學校的第一天起,就意味著告別了無憂無慮的游戲為主要活動方式的幼兒時代,開始正式跨入以學習為主要任務的學生時代。這個時期既是孩子學習的知識含量大幅度增長、開啟智慧之門的黃金時期,良好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教育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需要不斷學習,尋找規律,掌握方法,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這時期的孩子又怎樣的特點,我們該怎樣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首先,講一講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們從這一年齡階段的生理發展狀況分析,一年級學生有兩個特點:
1、一年級孩子新陳代謝旺盛,活動量加大,呼吸頻率較快,對氧氣和營養需要比較多。根據這一特點,家長一要注意孩子的營養,特別是早餐一定要吃好,積極參加勞動,作好廣播體操,上好體育課,整理書包,洗手帕等。
2、一年級孩子骨骼比較軟,肌肉比較嫩。根據這一特點,家長要注意二點:一要注意孩子走路、看書、寫字的姿勢要正確。二要注意孩子的運動量不要過大。
第二,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我們從這一年齡階段的心理發展情況分析,一年級學生有2個特點:
1、好奇多問,對一切新事物都感到興趣。好奇心是求知欲望的具體表現。作為家長,要愛護孩子的好奇心,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問題,不能解答的也要對孩子說:下次告訴你吧!不能討厭孩子多煩,朝孩子發脾氣,損害孩子的求知積極性。對一年級孩子講故事,最好講一點動物故事、童話故事、寓言故事,把思想教育安排在故事之中。家長還要和孩子多交談(每天不少于二十分鐘),增加孩子說話機會,豐富詞匯(低年級是增加詞匯的最佳時期),發展思維。
2、活動、行為缺乏目的性。比如:叫他復習功課,他可能津津有味地看書本后面的插圖;一聽到其它聲響,注意力就被吸引過去了。家長要經常提醒和督促孩子觀察什么、注意什么、思考什么;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要使孩子逐漸懂得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三心二意,也不能一心兩用。玩的時候,就痛痛快快地玩;學習時,要認認真真地學。還要給孩子訂一個作息時間表,幾點鐘起床,起床后干什么,幾點鐘上學,幾點鐘看書聽廣播,幾點鐘睡覺,讓你的孩子活動、行為有一定的目的性。
當我們了解到孩子的一些特點時,作為一年級家長應該做些什么?真心地希望以下幾個小故事能讓大家有所感悟。
從坐立不安到聚精會神,有這樣一個媽媽,有一天看兒子在家里寫作業時,一個小時的時間活動了至少10次,一會兒看看冰箱里有沒有吃的,一會兒去個廁所,一會兒看看電視里是不是在演什么好節目。這個媽媽沒有訓斥孩子,她只是平靜地與孩子談了談:兒子,一個小時來回動個十來次,是不是很頻繁呀!依我的觀察,你一小時動個六七次也就差不多了。兒子注意到了這一點兒,他盡量減少自己的活動,一個小時只活動了5次。媽媽十分高興:兒子有進步,一下子能減少一半,可媽媽覺得你還有潛力。在媽媽的鼓勵下,兒子又有了新的進步。到后來,不用媽媽監督,兒子在做功課時也能聚精會神了多給孩子以鼓勵
謝謝!
談談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家長會發言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和家長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今天我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身份,做不同的工作。但是不管我們做什么,坐在這里,我們都是平等的。因為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愿望,就是期待成龍,期待成為鳳凰;每個人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孩子心中的父母,老師眼中的父母。所以,我想借此機會,從心底里和大家談談如何為人父母,如何為人父母。
和那些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相比,我的孩子還有很多不足。和其他父母相比,我和他們還有很多差距,所以我想談的不是經歷,而是感情。能引起家長的共鳴,對我來說是莫大的榮幸。
當我們的朋友聚會,我們的親戚聚會時,恐怕孩子的問題是談論最多的。說的時候,有的人很開心,說出來,夸孩子聽話;也有人搖頭嘆息,無奈又埋怨孩子不聰明。我不知道這里的父母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我個人認為孩子聽不聽話,乖不乖巧,與父母稱不稱職有很大的關系。因為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稱職的父母。
我這樣說,可能有人會不以為然,你們會說:“那有的農村孩子,父母不識字,對他們學習各方面都不管不問,但他們的孩子照樣考取了名牌大學。而有的經濟條件好的家庭,他們對孩子百依百順,既照顧其飲食起居,又為之聘請家教,總是硬件軟件一起上,以便孩子一門心思地讀書考取重點大學,但孩子最終還是名落孫山。”
我不否認這種情況肯定存在,但這是特例,這種特殊現象就如我們平常所講的那樣:有意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但普遍的規律則是:無心插柳難成蔭,有心栽花花才發。稱職對孩子負責任的父母,他們的孩子一般都很聽話。
那么,怎樣才能做一個稱職的父母和家長呢?
第一、要疼愛孩子。各位做父母的都知道疼愛自己的孩子,但在目前社會背景下,我們應該怎樣疼愛孩子呢?那就從教育孩子做起吧,如果我們每一個家長的都能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有利于親人,有益于社會的人,就是對孩子,也是對社會盡了責任。我最近讀到一篇文章,題目是《只能陪你一程》其中有這樣一段話:“每個人都是穿插在他人生活中的一個片斷,這注定你永遠只能陪人一程。你愛自己的父母,希望他們長命百歲,但你再孝順,他們也會走在你前面,你只能陪父母一程。你喜歡自己的兒女,時刻夢想,用自己的身軀為他們遮風擋雨,總有一天,你也要走在他們前面,你只能陪孩子一程”。這段話給我們以這樣的啟示:只能陪父母一程,我們就要珍惜時間孝順他們;只能陪兒女一程,我們就要抓緊時間陪著他們。錢乃是身外之物,名利是過眼云煙。盡心盡力陪著孩子就是對他們最深的愛。
第二、要熟悉孩子。我們要善于探索總結孩子的成長規律,了解孩子的性格。我們跟自己的孩子除了是父子,父女,母子,母女關系外,還應該是兄弟姊妹關系,是朋友關系。我們應該了解自己孩子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應該常跟自己的孩子溝通交流,應該知道孩子的每次考試成績,應該記住班上各科老師的聯系電話,并經常同他們保持聯系等等。如果沒做到這些,我們就不能算是稱職的父母和家長。
第三、要寬容孩子。對孩子我們應該多一點理解,少一點抱怨;多一點寬容,少一點苛求。萬萬不可求全責備。偉人都會犯錯誤,我們在座家長也會犯錯,那么我們為什么要求孩子一貫正確呢?有的家長平時不怎么管孩子,一到考試看到自己孩子成績不好,分數考得低,就知道責罵,從不從自身找原因。當然考第一的學生,不可能永遠都是第一。我們應該引導孩子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做到成功不驕傲,失敗不氣餒,應該多鼓勵孩子。因為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第四、要正確引導孩子。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同的教育方法,會收到不同的效果。我們同孩子朝夕相處,自己的一言一行對他們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們不能在教育孩子是一套,自己的言行又是一套。如果我們斤斤計較,要求孩子寬以待人;我們自己虐待老,要求孩子孝敬父母;我們自己不讀書看報,要求孩子認真學習;我們自己打牌賭博,要求孩子不上網游戲,我們自己用錢大手大腳,要求孩子勤儉節約。你們想一想,這樣能收到好的教育結果嗎?所以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對孩子有正確的引導,使他們成為品學兼優的好孩子。
一、讓孩子快樂的學習。學習是一生的功課,不要讓孩子感到學習是一種負擔,是一種壓力,而要讓他在快樂中接受,在微笑中體會,這一點孩子在讀課文時我感受最深。她一邊讀課文,一邊做動作,非常形象生動,或悲或喜、或哭或鬧,高興的、傷心的、夸張地,都在她的動作里一覽無余,就這樣,一篇課文、一個故事,她能非常生動地表演出來,背古詩她有時也會用一幅圖畫表現出來,她說,這樣學習既輕松,又快樂,也很容易記住內容。
二、多一些表揚和鼓勵。我們知道,表揚能使人創造奇跡,過多的批評會導致孩子過多的自責。孩子有了進步,隨時鼓勵表揚她,讓她有成就感,促使她再接再勵;孩子退步了,也不要氣餒,千萬不要當面數落她,更不能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作比較。這樣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和自尊心,有一次,我拿孩子和別的小朋友比,她不高興了,“你總是拿我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比,為什么不拿我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比”。是的,我們每個孩子身上都有很多閃光點,家長如果經常表揚鼓勵孩子,孩子一定會有更出色的表現。
三、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我認為,一定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孩子自己喜歡了,她就愿意去學,就會學得很好,我的孩子很喜歡畫畫,我把她的每一幅畫都收集起來,有的剪下來貼在墻上,然后在上面寫上英語單詞,她經常會欣賞自己的畫,輕松的讀出單詞,這樣不僅能提高她的繪畫積極性,也能輕松學會英語單詞。
四、不做“嘮叨”家長。以前,我是事無巨細。因為妻子在鄉下教書,晚上才能回家。因此有體育課是我常叮囑孩子穿球鞋帶飲料,上美術課叮囑她帶剪刀、畫筆,早上出門為她整理衣服,提醒她帶飯盒,就這樣全身心地為她服務,我都成了她的貼身保姆了。她還總是說:“知道了,知道了,嘮叨爸爸”,這段時間,我不再提醒她,雖然有時她也忘了帶水,忘了帶畫筆,一回家就說我渴死了,或是老師批評我了。但這時,她也已經知道這些生活、學習上的事都是她自己的事,她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孩子是我們的希望,也是祖國的未來。相信我們的孩子,今天,她們只是家中一棵小小的盆景,明天,在廣闊的天地里,她們一定會長成一棵棵參天大樹。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