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大學輔導員開學班會發(fā)言稿(精選3篇)
2025大學輔導員開學班會發(fā)言稿 篇1
尊敬的領導,老師:
大家好!
今天很榮幸坐在這里,參加輔導員經驗交流會議。作為一名工作多年的輔導員,我深刻的認識到,在大學生的成長成才過程中,輔導員的工作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否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順利完成學業(yè)最終成才,使其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實現自我價值的人,這與輔導員如何對待和開展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密切相關。今天我主要從兩個方面闡述我的感想:
1、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2、如何加強自身建設,成為一名更加優(yōu)秀的輔導員。
一、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1、組建學生信任的班委,樹立良好的班風。
得力的班委在班級中應是核心骨干的作用,他們是班級各項活動的組織者和倡導者,班級的興衰與他們的工作密不可分。而好的環(huán)境能夠激勵人,改造人,每個班集體都需要有蓬勃向上的集體主義精神和愛班好學的敬業(yè)精神。這種精神來源于我們輔導員堅持不懈的思想教育工作。
2、樹立服務意識,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輔導員工作是一項以人為本的工作,其工作對象是在校的大學生,我們的工作應該是盡一切力量在他們的學習、生活、思想各方面予以幫助和引導,如幫助經濟困難學生解決勤工儉學、申請貸款的問題,積極參與學生組織的班級活動,并接受同學們對我們輔導員工作中不足點提出的好的建議。
3、召開每周一次的班會,定時下宿舍,關心同學們的校園生活。
按時召開每周一次的班會,對班級表現好的方面提出表揚,并對班級在上周存在的不足之處提出改正的建議。通過下宿舍對同學們的生活上予以關心,使輔導員在學生心目中以知心朋友的形象得到認可,為班級各項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
二、加強自身建設,成為一名更加優(yōu)秀的輔導員
1、要有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
作為輔導員,要把學生工作當作一項偉大的事業(yè)來對待,用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來激勵自己,心里要裝著每一個學生,深入到學生中去,與學生打成一片,做到每一件事都心中有數,把握全局,有的放矢,保證和維護學院的安定團結,用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激勵自己,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2、要做一名具有“五心”的輔導員
即責任心,愛心,耐心,細心,自信心。一名輔導員只有出于對學生的真心愛護,出于對學生工作的真摯熱愛,才能有這樣的責任心和工作熱情。只有真正為學生著想,真正站在學生的立場上處理問題,才能贏得學生的真正信任、理解和支持,才能將自己的工作做順利,做細致。
3、不斷學習思考,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教育者必先受教育,不但要學專業(yè)知識,還要學政治知識,實踐知識,不斷豐富和提高自身的水平。只有具備了良好的綜合素質的輔導員,才能當好學生健康成長路上的指導者和引路人,用自己正確的思想,優(yōu)良的品德,淵博的知識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
總之,輔導員這個職業(yè)是光榮而神圣的職業(yè)!我們要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用優(yōu)異的成績,為輔導員這個偉大的職業(yè)增光添彩。謝謝大家!
2025大學輔導員開學班會發(fā)言稿 篇2
同學們,今天的主題班會開得很生動,非常好,是一堂很好的法制教育課,同學們一定受到了教育,收獲不小。希望今后能把各類主題班會開得更好。
有的同學認為,講紀律就沒有自由,講自由就不能受紀律的約束。這種看法是錯誤的,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自由是相對的,是有條件的。人走在馬路上行走是自由的,但如果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被車撞傷,那就失去了行走的自由。因為,世界上沒有不受約束的自由。
學校也有學校的“法”,學校里的“法律”既包括國家的各種法令法規(guī),也包括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紀律條令。有的同學不遵守學校規(guī)定,違反校紀校規(guī)。他們對校紀校規(guī)視而不見,不愛護公物、亂扔垃圾、抽煙酗酒、沉迷網絡、曠課、偷竊、為一點小事結伙打架等等……這些違反學校規(guī)章制度的不文明行為嚴重破壞了我們美好的校園人文環(huán)境,破壞和干擾了正常的教學生活秩序,這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目前大學生違法犯罪的現象日益嚴峻,大學生一旦違法犯罪毀滅的可能是自己的一生、一個家庭甚至是多個家庭。“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以法為鑒,可以曉規(guī)則。”借此機會,我想強調以下5點:
1、嚴格遵守《學生手冊》中的各項規(guī)定。
同學們應該經常對照《手冊》反思自己的行為,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如果同學們都能夠按照《手冊》規(guī)定來做,那么同學們就會遠離違法犯罪。
2、慎重交友。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通過案例可以看出,不少青少年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原因之一就是交友不慎,在所謂的“哥們”、“朋友”的影響下使他們不知不覺的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夠擦亮眼睛,結交對自己真正有幫助作用的朋友,多結交道德品質高尚的同學。
3、三思而后行。
你們這個年齡段,尤其是男同學血氣方剛,常為一句話,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互不相讓,最終釀成悲劇。通過案例可以看出,青少年違法犯罪突發(fā)性強,充分說明了他們做事沖動,不考慮后果,因此同學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想想這樣做會給他人帶來什么后果,又給自己帶來什么后果。因為每一個人都要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承擔責任的。
4、正確地使用網絡。
網絡確實給我們帶來了獲取信息的快捷方式,但同時不可避免地給我們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網絡的確是一把雙刃劍,網絡犯罪現在日益突出,這就要求我們同學要正確地使用網絡。希望同學們在上網時能夠做到以下幾點:
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
要增強自我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
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5、不參與非法的游行集會,遠離邪教組織。
同學們,作為新時代大學生,在學習中、生活中,都應樹立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的牢固觀念,擺正自己的位置,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一個真正有教養(yǎng)的人,是一個愛自己,愛他人,愛社會,愛國家,愛民族的人。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生活才會更加美好。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一起攜起手來,共同營造一個美好的明天,做一個新世紀的遵紀守法的合格的大學生。
謝謝大家!
2025大學輔導員開學班會發(fā)言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親愛的同事們,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美術學院的輔導員,已經在輔導員崗位工作了七年,現在又是一名“思想政治教育”的在讀研究生,如果連“為什么要作輔導員”都還沒弄清楚的話,我想,這實在有些矯情!作為一種追求,一種專業(yè),一種職業(yè)理想,我需要反思的正是“如何做好輔導員?”
我的主張是——輔中有導,導中有輔,輔導之間,我與學生共進步!
在古代,“輔”的本意是夾在車輪外側的木頭,用來增加載重的支力。引申為幫助和輔佐。有同志抱怨說,學校一直在給輔導員壓擔子:軍訓、轉戶、開博客、駐園區(qū)、評優(yōu)推優(yōu)、貧苦補助等等,頭緒太多,太苦太累。而我認為,輔導員不正是學校這個大車輪上的“輔”木嗎?西南大學的車輪滾滾向前,作為“輔木”的我們,為學校分擔一點壓力又算得了什么?這難道不正是對我們自身素質的拓展和能力的全方位提升嗎?“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是相輔相成的。我們不正是在這瑣碎繁雜的工作中砥礪品格,一天天成長起來的嗎?
《左傳·僖公五年》中有句名言“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其中的“輔”指的是臉頰,“車”,指是的牙床,二者相互依存。輔導員與學生,正是這種相互依存的關系。“社會主義的高校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如何培養(yǎng)這樣的人才?”這是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應當始終思考的兩大主題!作為親密接觸大學生的一線輔導員,我們的價值顯而易見!——輔導員絕不是可有可無的!
要真正實現這樣的價值,我們還得做好一個字,那就是“導”。——“導”有兩層含義,一是引導和帶領。我們要真正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就要在學生的道路選擇上有所作為,就得首先擁有崇的職業(yè)理想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試問:如果自己都胸無大志,萎靡不振,如何引領我們的學生?又將把學生引向何方?那才是真正的誤人子弟!
“導”的第二層意思,就疏通和疏導。大禹治水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沒有“堵”,而是“導”。
我?guī)У牡谝粚脤W生里有一名雕塑專業(yè)的男生,剛進大學,便處處與眾不同。別人軍訓,他跑去文學院聽課;別人上課,他跑到街上去給人畫像;別人下課了他在教室搞創(chuàng)作;別人睡覺了,他把寢室燈打開畫素描。結果軍訓任務沒完成,專業(yè)課老師不給打成績,寢室關系也非常緊張。
遇到這種問題學生該怎么辦?是“堵”,還是“導”?
剛剛工作的我,一次次找他談話,苦口婆心,嚴厲批評,他卻一副桀驁不馴,不屑一顧。孔子早就說過“有教無類”,他還是個孩子呀。有個專家說過“沒有差的學生只有差的老師!”。我開始檢討自己,不準他這樣,不準他那樣,靠“堵”是行不通的,得先找原因。
我了解到,他雖然不軍訓,卻在軍訓報上發(fā)表了1篇文學作品,很有文采;他是雕塑專業(yè)第一名,專業(yè)突出;家里經濟很困難。于是在又一次談話中,我的告誡變成了鼓勵:我稱贊他的文采,告訴他學校開有文學選修課,還可以上二專;我鼓勵他準備作品參加學院的年展,支持課余時間勤工儉學。
這次談話,成了一個轉折點。他的那些另類習慣也漸漸改了,最終順利完成了學業(yè)。
而今,他已經是上海一家動畫公司的中層技術骨干,今年暑假,我去上海看世博,他熱情地接待我,還陪我和家人在美麗的黃埔江邊看燦爛的夜景!
那一刻,我覺得黃浦江是那樣的美好!
如果溯江而上,江水會來到重慶,再往上,她的源頭之一,又在青城山下那美麗的世界水利工程都江堰——那里有啟迪我們治水應該“堵”還是“疏”的古老故事!
今年暑期,我參加了學校輔導員“三進三同”活動,收獲非常大。我突然想,“三進三同”豈止是一種假期實踐行動,我們的日常工作該不該有另一種長效的“三進三同”呢?
——走進學生的生活,走進他們的情感世界,還要走進他們的專業(yè)世界——你才更有發(fā)言權,你才有資格“輔”和“導”;
——和他們“同地位、同思考、同處境”——理解他們,尊重他們,化解他們的難處,幫助他們成功,你才可能真正走進他們,你才能更好地“輔”和“導”。
教師,是人類最偉大的造夢大師!
指導學生,其實也在指導我們自己!
在這“指導”之間,我們收獲的是共同成長的喜悅,是萬川歸海的壯麗美景!謝謝大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