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班會學生發言稿(精選3篇)
開學班會學生發言稿 篇1
同學們,進入高三,高考已經不再是遙遠的事情,不論你是否意識到,不論你在不在學習狀態,高考都在悄悄地逼近你。請大家從現在開始,把軌道切入高三,進入高三、適應高三,從心理到行動,完成角色上的轉換。
高三是特殊的時期,天下高三一般黑,都會是腦神經累得迷迷糊糊,生物鐘扭得亂七八糟,身心忙得疲憊不堪,每天感到天昏地暗。告別了喜歡的籃球場,離開了誘人的電視機,會有成打的試卷,成摞的草紙,使你整天背朝天棚,臉朝書桌的。只要生命不息,就得奮斗不止;只要高考沒完,就得做題不停。很苦,沒關系,這就是高三;很累,應該的,這就是高三;不要命,這才對,這就是高三;想偷懶,沒機會,這就是高三。選擇了高三,你就選擇了在風雨中前行,放棄了艷陽高照;選擇了高三,你就選擇了在崎嶇中攀登,放棄了平坦大道;選擇了高三,你就選擇了在失敗中前進,放棄了溫暖舒適。如果你做不到,那就請你選擇放棄,放棄高三,放棄高考。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選擇與不斷放棄的過程。同學們,你現在正在為自己的前途、命運和發展做著準備,國家給了你一個利用高考規劃自己人生的機會,你是要抓住并利用,還是逃避并放棄,選擇權就掌握在你的手中。高三是大苦與大樂的結合點,惟有大苦,方能大樂。看看我們學校歷屆高三學長們吧:他們的眼神是疲憊的,但疲憊里有堅定;他們的腳步是匆忙的,但匆忙里有沉穩。面對挫折,他們更坦然;面對進步,他們更清醒。為了心中的夢想,心甘情愿地以苦為樂,在失敗與拼搏中成長;為了胸中的理想,寧愿傷痕累累,也不怕困難阻擋。看到他們,就會想到一句話——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同學們,面對人生,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剛邁入高三的同學們,一定會感受到高三氣氛的緊張,同學們的思想也會出現很大的波動,我想主要會存在以下幾種狀態,請同學們自我對照,及時調整。
一、迷茫:始終無法清楚地認識自己的現狀,處于無目標、無計劃的狀態。
高爾基說:"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能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
尼采的話很有道理:“人需要一個目標,人寧可追求虛無,也不能無所追求。”同學們,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那么無論從哪個方向吹來的風,對你來說,都不會是順風。
只有目標明確,才會讓我們擁有了希望和執著,就像是長夜中遠方的一盞明燈,讓我們知道自己的位置和方向。目標明確,才能讓我們有了明確的選擇,無論它有多高。任何時候都要看準這個目標,用它來激勵自己,讓它作為一種永遠的動力。比如說你定一個喜歡住的城市,喜歡去的學校,喜歡學的專業,然后用這一年你去苦拼。
目標既要有恒定性又要有漸進性。哪個是長期目標,哪些是短期目標,要制定清楚。我的大學是什么?每次考試我進步幾名?同學們,你們要知道,長期而遠大的目標就是靠著一個個短期目標的實現而逐步實現的。《韓非子·喻志》上說:“天下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細。”意思是遠大的目標必須從小處做起才能實現。毛的軍事思想核心就是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雖然我們看起來比較弱,但我們集中優勢兵力,一個一個消滅,就能實現大目標。
有了目標就如蓋房子有了圖紙,接下來就是實實在在的行動。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兵法上也講:謀動而后行。意思是做事情要成功,必須要有計劃性,否則就會失敗。
同學們,在你們樹立了一個遠大的高考目標后,接著就應該制定一份詳實的計劃來保證這個目標的實現。
胡志紅,中國科學院首屆“十大女杰”,她認為她的成功得益于一位前蘇聯生物學家,這位生物學家幾十年如一日非常嚴謹地生活,把每天要做的事和做過的事都有計劃地、完整地記錄下來。目標、計劃,充實、有序鑄就了生物學家和胡志紅的成功。實際上很多同學都體驗過計劃帶來的高效。
二、焦慮:
許多的.考試,許多的挫折與失敗;對自己過去的學習不滿意、后悔;迫切地想改變目前的狀態,但是卻不知道從何處做起;當苦拚過一段后考試成績依舊,覺得付出了努力收效甚微,白付了辛苦,覺得生活欺騙了你;看到父母臉上的擔憂與關注,就會內疚、有負罪感等等,導致許多同學整天緊張兮兮、煩惱不安,焦慮,浮躁。
我先給同學們講一個“猴子為什么沒變成人”的故事吧。猴子想變成人,它知道要想變成人,一定要砍掉自己的尾巴,因為人沒有尾巴。于是猴子拿起刀,決定動手砍掉尾巴,但動手之前,猴子被三件事困擾住了:
一是砍尾巴的時候會不會很疼?
二是尾巴砍了以后身體還能不能保持平衡?能不能保持靈活性?能不能活的長久?
三是尾巴一生下來就和自己在一起,跟了自己很多年了,不忍心拋棄它。自己能適應沒有尾巴的生活嗎?
同學們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嗎?故事告訴我們:蛻變和完美需要痛苦的掙扎,恐懼和顧慮太多是前進的大忌。在破繭而出的前一刻,蝴蝶將經歷畢生最大的痛苦和孤寂,只有那些能忍受到最后,不放棄的,才能最終領略朝陽和甘露的美好,才能享受翩翩而飛的美妙。同學們要想突破自我,實現質的飛躍,必須先徹底斬斷自己的“尾巴”!
三、自卑:
認為自己的基礎差,腦袋笨,即使高三很刻苦,恐怕也無法有很大的突破。何況高三還有來自老師、父母以及自身的壓力,有考試、成績、名次的壓力,自己覺得承受不起,非常缺少自信。
俗話說:油無壓力不出,人無壓力不進。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就像水,如果沒有壓力就不會形成美麗的噴泉。同學們適度的壓力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灌籃高手》中安西教練曾說過:“一個人心都死了,那么比賽就提前結束了。”我們應該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成才之路千萬條,必定有一扇成功的大門會對你開放。同學們聽說過“生態位”理論嗎?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存競爭的時間和空間。關鍵是你要客觀的盡快找準屬于你自己的生態位。把自信帶進每一天,用樂觀對待每一天。甚至,面對自己的缺點,你都能機智風趣地開玩笑,那你就是一個非常自信、非常了不起的人。鄧很矮,但是,他會說“濃縮的都是精華”。蘇格拉底在遭受了粗暴妻子的“河東獅吼”與“一盆冷水”后,幽默地說“我早知道打雷之后必定要下雨”。敢于拿自己的缺點開玩笑,是一個人自信和心理健康的表現。不去想身后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不去想前面的道路是平坦還是泥濘,充滿自信,腳步不停,一點點地努力,去靠近我們的目標。
開學班會學生發言稿 篇2
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截止到今天,我們已經進行了四周的網課。通過這段時間的空中課堂,我們一年組和大家分析一下幾點:
1、資源的選擇。開始我們數學、語文全部用的資源是吾課,后來經過孫校長的聽課指導,我們又和國家網絡云平臺進行了比較,認為低年級的數學配套練習比較好,語文還是國家網絡云平臺語文要素體現較明顯,拓展閱讀也比較好,后來我們統一數學用吾課,語文改用國家網絡云平臺。
2、線上教學在組織課堂教學時,很大程度依賴網絡的流暢和孩子的自覺程度。教學時我們需要精煉提問的問題,盡量把每節課控制在30分鐘左右,用簡潔的語言吸引學生聽課,提高課堂效率。所以我們年組幾乎每天都會進行一次集體備課,把當天課堂上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然后對第二天的視頻梳理分析,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再次備課,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講解和指導,使學生得到最好的聽課效果。
在這里我想說我們年組的劉艷老師,電腦操作靈活,每天備課充分,講解到位,照顧到了每個孩子的接受情況,讓每個孩子都能盡量完成當堂課的內容。還有張欣老師,情況特殊,每天在電腦上工作幾個小時,很不容易。王夢和楊雪兩位年輕老師,對信息技術掌握很快,每周對孩子進行周評價,給優秀學生頒發電子獎狀,有效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當想著我們面對的是三十多個孩子,三十多個家庭,我們任重而道遠。
3、馬上我們將進入第五周的線上教學,很多家長已經復工,務農。在這種情況下,不僅要求我們在備課上下足功夫,還需要我們在課堂上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讓我們的課堂活躍起來,使學習不那么枯燥。課下和家長做好溝通,家長的配合很關鍵,年齡小的孩子更需要家長的監督,做好家長的工作,肯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開學班會學生發言稿 篇3
我國將每年6月5日定為環境日。
環境保護,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
科學家說:斷絕空氣5分鐘以上,人就會死亡。像魚類生活在水中一樣,我們人類生活在大氣層的底部,并且一刻也不能離開大氣。大氣為地球生命的繁衍,人類的發展,提供了理想的環境。它的狀態和變化,時時處處影響到人類的活動與生存。人類生產生活排出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化物與氟化物等有害氣體可改變原有氣體的組成,并引起污染,造成全球氣候變化,破壞生態環境,大氣環境和人生存類密切相關,大氣環境的每一個因素幾乎都能影響到人類。
近年來,“大氣污染”、“霧霾天氣”、“PM2.5”等詞匯頻繁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空氣質量受到污染的主要原因:煤炭燃燒,城市汽車尾氣排放、秸稈燃燒、城市綠化面積少。
從成分上來說,霧是水汽,霾是灰色顆粒物。霧霾是霧和霾的混合體。面對霧霾我們應做到:節約生活用紙,減少機動車出行頻繁,多乘坐公共汽車,不抽煙,少抽煙,尤其不要在室內抽煙,不露天焚燒垃圾,減少或不放煙花爆竹。
所以,我們要愛護大氣環境,積極防治大氣污染,共同迎接美好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