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教師節表彰暨轉型發展動員大會講話稿
這項工作要落實到每個專業。
一是按照教育部校企、校地實質性合作簽約率的專業覆蓋率100%的要求,每個專業都要實行合作教育,充分用好校外優質資源,為應用技術型人才創建新的培養基地和平臺。根據專業特點合作方式可以多樣化。校內外培養基地相結合,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專業實踐崗位。
二是每個專業都要組建教學指導委員會,負責人才需求調查、培養方案制定和課程體系的建設,其中校外行業或用人單位專家至少占50%。
4.教學模式轉型:強化教學改革
教學模式是教學的組織形式和實現方式,包括教學方式與方法。
一是邀請用人單位直接參與課程設計、評價和國際先進課程的引進,積極推行基于實際應用的案例教學、項目教學和虛擬現實技術應用,專業課程運用真實任務、真實案例教學的覆蓋率達到100%,主干專業課程用人單位的參與率達到100%。
二是強化課堂教學改革。教師用心設計問題情境,組織討論課,使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通過布置問題式作業,引導學生自己查閱資料,開展課后討論,實現探究式學習;教學過程以問題為主線,以綜合為導向,以分析、質疑、多路徑求解、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等方法指導學生開展主動性學習。
傳授知識是教師的基本職責,但是,還有四個方面更重要:
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比教給知識更重要。今天的教是為了明天不需要教。
養成學生的科學精神比傳播科學知識更重要。培養學生嚴謹、求實、探索、創新的科學精神和學術品格,比傳播科學知識本身重要得多。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強制學生學習更重要。教師最重要的責任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點燃學生心中的火種。
引導學生學會應用知識比單純傳授知識更重要。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應用。
學習重在“習”,知識重在“識”,文化重在“化”。聽過的會忘記,見過的能記住,做過的才真正明白。背會不算會,體會與做會才算會。
三是講求知行合一,注重課內外結合、一、二課堂的互動,提倡項目式教學,實現做中學、例中學、問中學、研中學。
5.教師隊伍轉型:雙師型
一是優化教師隊伍結構,使“雙師型”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逐步達到50%以上,同時通過有計劃地選送教師到企業接受培訓、掛職工作和實踐鍛煉增加教師的實踐經歷。將引進優秀企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擔任專兼職教師作為校企合作的重要內容。在教師績效考核、職稱評聘等方面向“雙師型”教師傾斜。
二是教師的崗位培訓和提高。通過教師發展中心的校內培訓、教師講課比賽、班導師業務培訓等多種渠道,大力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
三是通過第二課堂的專業實踐指導,大力提高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
6.實踐教學條件轉型:
加強實驗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按照真實生產、服務的技術和流程建構知識體系、技術技能體系和實驗實習實訓環境。建設校內工程實踐中心,用好合作單位的實訓條件,積極引進企業科研、生產基地,建立校企一體、產學研一體的實驗實訓中心。
上述六個方面的轉型,就是對“轉什么、怎么轉”的集中探討,希望引起大家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討論,提出更加符合本專業實際的、更加詳細、更有操作性的措施和辦法。我們就是要通過系統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索出民辦本科院校應用技術型人才的辦學道路。
。ㄈ┺D型的實施步驟
用三年的時間完成轉型,與合格評估的評建工作步調一致。
今天的動員大會以后,全校開始為期一個月的大討論,接著各教學單位和有關職能部門提出自己的工作思路,在此基礎上,學校出臺轉型實施方案。
。ㄋ模┕ぷ靼才
1.學習討論,理清思路(9.10——10.10)
學習教育部《關于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文件和其它學習資料,調研本專業的人才需求,查找本學院、本專業在人才培養、學生就業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面對轉型任務,組織本單位的轉型發展大討論。
2.制定初步工作方案
在學習討論基礎上,制定出本學院(各專業)轉型工作思路和初步工作方案,在全校宣講(10.13—17)。既要明確統一要求,又要尊重各學科的特性,鼓勵各學院各有特色、各顯神通,創造性工作。重創意、重改革、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