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四個為榮思想加強教師職業(yè)精神演講稿
這也是素質教育條件下新型師生關系的體現,是促進學生健康長成的重要條件。尊重學生就要和學生建立民主、平等、親密的關系。充分地相信學生,尊重學生,首先是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所謂尊重學生人格,說到底就是把學生當作與自己地位平等的人看待,尊重他們的權利與義務,尊重他們的意愿和情感(評三好、選干部、犯錯誤等時候……)尊重學生,還要虛心向學生學習。我國古代就有“教學相長”、“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之說。這是說教師無論在學識上還是思想上,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完全可以從自己的教育對象身上吸取營養(yǎng)。如,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我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廣泛,獲取知識的手段更便捷,在視聽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學生,可能與教師在同一起跑線上,甚至比教師跑得更快,教師覺得可能有很多東西不如學生學得快、學得多。所以教師要和孩子一同成長,誠心誠意地向學生學習。
尊重學生就要信任學生。尊重出于信任,信任是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學生的心靈是很敏感的,教師對學生持什么態(tài)度,他們是非常清楚的,他們不僅觀真容,而且重真行。如若教師只是口頭上說要尊重學生,而行動上表現出對學生不信任,那么仍是不尊重學生。特別是學生犯錯誤時教師要給予他信任,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自尊、上進的勇氣。
三、愛崗如命,以愛崗為榮
愛崗如命:我們的崗位是教師,我們不談教師職業(yè)有多偉大,多崇高、多光榮,但我們得承認,教師是我們選擇的職業(yè),是我們生命的過程。因此,我們熱愛自己的崗位要像熱愛自己的生命一樣。因為這個崗位對于教師自身而言,它是對教師生命的喚醒,是對教師生命過程的豐富,使我們從這一職業(yè)中獲得生存和精神寄托,因此,我們從心里熱愛我們的崗位,凡是學校安排的崗位,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沒有優(yōu)劣好壞之分,都是育人的都是偉大的。每一個教職工要從心里熱愛自己的崗位,恪盡職守,盡職守責。愛崗如命,要求我們愛本職崗位,在平凡的崗位上播撒愛心,收獲希望,享受平和而又充實的人生幸福。教師要做到愛崗如命,首先要有正確的理想信念,教師樹立了正確的理想信念,就能在復雜的社會現象中準確判斷是非曲直,就有了逆水行舟的動力和精神支柱,不為金錢所惑,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所鐘愛的事業(yè)和工作中。就會勇敢地面對現實,主動克服來自各方面的困難和干擾,不斷改變自我,戰(zhàn)勝自我,完善自我,不斷升華精神境界。要做到愛崗如命,還要勇于淡化功利意識。從某種角度上講,功利意識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因素,能催人上進,但如果過分處心積慮地在付出和回報之間企求更大的功利,就容易斤斤計較,患得患失,便又成為制約人的進步和發(fā)展的消極因素。教師這個崗位沒有顯赫的權力和地位,沒有豐厚的報酬,在社會上沒有四通八達的關系網,有的則是默默地付出和奉獻。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說得好:“花的事業(yè)是甜蜜的,果的事業(yè)是珍貴的,讓我干葉的事業(yè)吧。因為葉總是謙虛地垂著他的綠蔭的”。當教師就需要培養(yǎng)這種平凡中見偉大的精神。如果功利意識濃,一事當前先為自己著想,無論干什么工作都需要考慮是否對自己有利,就會使人消極低沉。因為教師這個職業(yè)永遠滿足不了個人的名利要求。教師職業(yè)是一個特殊職業(yè),教師的精神風貌和人格特征對青少年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關聯著成千上萬學生的健康成長,從教則安,愛崗如命也是教師職業(yè)精神的具體體現,因為只有安心從教,才會認真探索教育教學規(guī)則,才會不斷開拓進取,勇于創(chuàng)新,才會在事業(yè)上有所建樹,愿我們的每一位老師對自己選擇的職業(yè)無怨無悔,而且癡心不改。
四、愛書若渴,以愛書為榮
書是萬善之源。如果說教師也要索取的話,教師最大的索取就是要讀書。作為教師,如果從業(yè)以后沒有書的滋養(yǎng),注定心靈會走向荒蕪。因此,我們教師一定要如饑似渴地學習,在學習上成為學生的榜樣。教師要通過讀書營造一汪淋浴心靈的文化深潭,讓自己沉醉其間,讓學生沉醉其間,那么,教書育人的工作定然走向成功,走向快樂,走向幸福。因為教師只有掌握廣泛的文化科學的基礎知識,才能為學生獲得多方面的知識提供機會,才可能及時發(fā)現和培養(yǎng)具有特殊才能的學生,才可能做到“無所不知”。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從事工作的初期,所掌握的知識與教給學生的基本知識的比例是10∶1,那么到了15-20年后的時候,這個比例應當為20∶1、30∶1、50∶1。這就是說教師自身的知識應該像一個不斷蓄水的湖泊,而且應該隨著教齡的延長不斷擴充,不斷增長,而且,人類知識在不斷豐富,新知識增長的速度在加快,知識更新的周期在縮短。在這種精神下,雖然我們中小學教科書的內容有相對穩(wěn)定的一面,但內容也在不斷更新,新知識在不斷擴充,教師僅靠原有的知識功底是遠遠不夠的。因此,無論是年輕教師還是從教多年的老教師,都不應該覺得有個穩(wěn)定的職業(yè)和崗位就可以高枕無憂,無須進取。家長也在選老師,應堅持邊工作邊學習,活到老學到老,朝著學者型教師的目標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