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研員競聘演講稿
2.完成部室期末工作總結、試卷分析等工作。
3.完成中國林業出版社《新編語文教學技能訓練導航》一書評課技能一章的書稿修訂(兩萬余字)
4.第三次評點勝利小學宋維佳老師將要赴國家參賽的課《小嘎子與胖墩比賽摔跤》的教案。
5.完成《語文研究與教學》編輯部關于習作教學設計《寫讀后感》的約稿。
6.完成《基礎教育研究的理論與實踐》一書的撰稿和審稿工作。整理6月份uc網絡教研實錄。到哈市參加全國名師教學展示會。
7.到伊春參加教科版骨干教師培訓并指導王新老師執教示范課。
8.自費參加山西的語文教學研討會和內蒙的教學法研究會,會上榮幸地通過資格審核獲得了小學語文教學法專家稱號,擔任大賽主會場評委,指導勝利宋維佳老師參賽課獲得特等獎,上交《習作資源開發與本色作文的生成研究》課題的階段總結,并獲得優秀實驗工作者。
9.準備8月份全省教科版教材巡回培訓兩個專題的講座稿,約三萬字及課件制作。
10.處理、回復郵件100余次,在《舒老師教研工作室》發表博文10余篇,《教科語文之家》論壇上傳教學資源20余個,瀏覽我區小語骨干教師教研博客并留言20余個。
以上只是我工作的一個縮影,我用二十多年的時間一直持之以恒地耕耘心中的綠洲——這就是行者的執著。
二、在“苦作”與“巧做”中使研究亮起來
從職業的角度來講,人是需要“苦做”的。沒有“苦做”,可能就沒有“精彩”。我思故我在,想,可以海闊天空,做,必須腳踏實地。用博文隨筆記下自己的問題、行動與思考,只要堅持,就會超越自己,過上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以下是我“苦作”的真實片段:
2011年3月20日21點02分上傳了為勝利小學周宗慧執教的《做什麼事最快樂》寫的的聽課札記。
2011年4月9日22點43分上傳了為雙豐椴樹小學郎老師寫的評課《激情教師演繹精彩課堂》,
2011年7月11日22點40分上傳了聽特級教師支玉恒《最珍貴的東西》的感悟文章《大道至簡素淡如菊》此文后來發表。
2011年7月12日22點39分上傳聆聽特級教師賈志敏老師教學隨感《感受大家風范盡享語文魅力》
2011年4月9日22點47分上傳了為大嶺鄉永興小學的李洪波寫的評課《好一個“爆竹聲聲”》.
2011年4月29日22點03分上傳了為紅星慈興小學周艷麗老師執教《開天辟地》寫的的點評
近兩年“我的工作之最”的記錄,每年在博客里寫下來的就是40多篇文章,費時之多,難以想象,每每有右手累得不能抬起的時候,就用左手轉動我的鼠標,每每有眼睛非常倦怠的時候,就看看窗外綠樹晃動的樹梢。
教學研究光有“苦作”還不行,還要能“巧做”,比如我多年堅持的資料目錄索引積累、教研隨想記錄、集中一個或兩個小專題研究等習慣,都是省勁的好方法。堅持一項研究,不半途而廢,不功虧一簣,這就是智慧的方略。這既是“苦做”,也是“巧做”。
記得11年11月份組織教師參加哈市教學技能大比武活動,我在三天之內,把12人的說課講座通過語言文字訓練這條主線把內容巧妙地穿起來,進行了整體策劃和構思,以我的現場毛筆書寫自編對聯結束整場練兵匯報,扎實的內容,新穎的形式,教研員與教師同臺精彩的表現,使在場的評委們無不震撼,這就是巧做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