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科級領導培訓工作會發言稿
積極對接大企業、大集團,經濟外向度明顯增強。近年來,我們緊緊圍繞三大重點產業,主動走出去對接洽談,先后引進了美國百仕通集團、韓國愛姆帝公司、日本東麗公司、河北物流集團、香港龍采集團、河北新東亞集團、山西靖燁集團等一批戰略投資者和合作者,為區域經濟發展積蓄了強勁動力。至今,全區累計利用外資7539萬美元,引進省外資金16.74億元。尤其是在招商工作中,我區始終把服務放在首位,處處為企業著想,千方百計提供便利條件,贏得了國內外客商的一致認可。愛姆帝電子手機配件公司從50萬美元的嘗試性投資,到后來三次擴建,將天津的產品研發中心也遷至我區,幾年來累計增資2600萬美元,成為滄州市區最大的外商獨資企業。同時,積極鼓勵轄區企業走外向型發展道路,大力開拓國際商場,外貿出口規模不斷加大。出口創匯1.42億美元;出口創匯達到2.21億美元,均位列全市第一;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實現出口創匯1.1億美元,繼續位居全市前列。
大力發展民生事業,轄區群眾得到了更多實惠。我區是老城區,轄區破產企業、下崗職工較多,貧困弱勢群體集中。為提升群眾生活質量,在財力十分緊張情況下,我們不斷加大投入,優先保障民生事業的發展。就業再就業方面,先后投入500萬元,建立了全區三級就業網絡平臺,其中區級人力資源市場是目前全市檔次最高,功能最全的一個,在鄉辦、社區建立了31個就業服務大廳,安裝了觸摸屏、電腦、大屏幕等現代化辦公設備,除每周定期開展人才對接交流活動外,還積極組織針對殘疾人、4050人員等專項免費職業推介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已累計開展大型人才交流會7場,幫助5000余人實現了就業再就業。社會保障方面,不斷擴大職工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覆蓋面,累計新增參保20362人,基金結余1.42億元,綜合保障能力明顯增強。保障就醫方面,我們啟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農合參合人數達28280人,參合率99.23%,位列全市第一,累計報免12244人次343.9萬元,切實減輕了農民就醫負擔;實施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實現了城鄉醫保全覆蓋。我們不斷加強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在擴建各街道社區衛生站所的基礎上,,又投資840萬元新建了道東、車站、南大街3家高標準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近期將正式啟用。興辦教育方面,積極改善辦學條件,累計投資1360萬元,新建了建華小學、實驗二小和九中實驗樓,翻建了建興小學,啟動了校舍安全加固工程。大力實施“三名”工程,聘請國內知名專家來區長期帶徒講學,多個教研成果在全國獲獎,并培養出了全國十佳少先隊員陳一栗、鄭佳璐等一批優秀學生,全區教育教學質量有了明顯提升。同時,圍繞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冬季供暖、疫病防控、食品安全、生產安全等方面,全區各級各部門以守土有責的精神,創新思維,扎實工作,營造了群眾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
二、新一輪城鎮化和工業化浪潮,使我們區的產業優勢更加突出,發展前景更為廣闊
我們干事業抓發展要放長眼光,找準區在滄州及至全省的定位,才能明晰思路,準確把握機遇,取得更大更快的成效。總體看我們區主要有三個方面優勢,一是區處于“兩環”經濟圈一線位置,可以在更寬領域上承接產業轉移。區是環渤海經濟區內重要交通樞紐,距首都北京240公里,距中國經濟的增長極濱海新區120公里,距河北經濟的增長極渤海新區80公里。京滬鐵路、京九鐵路、朔黃鐵路、京滬高速、石黃高速、滄保高速等交通干線穿境而過。隨著滄京與石黃高速對接、京滬高鐵竣工,滄州將成為我省繼唐山、石家莊之后第三個擁有環城高速的城市(市區東部有兩個出口,其中北連接線出口為姚官屯互通,南連接線出口為小園互通),進一步縮短了時空距離,使我們融入到了京津一小時經濟圈。同時,黃驊綜合大港8月1日將實現開航,屆時將達到10萬噸級船舶進出港的標準要求。這樣的交通條件,在河北省所有的城區中首屈一指,在全國也是少之又少。我們做行政工作可能感受沒有那么深刻,大集團、大客商選擇投資地點時,一看區位交通優勢,二看產業基礎,三看人力成本。這幾點我們區全部具備,特別是在當前國內外經濟回升向好,京津地區產業加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對于我們承接項目資金轉移,壯大商貿物流產業,都將產生積極而深遠影響。二是城鎮化建設將為區城市發展開辟廣闊空間。縱觀世界經濟和城市發展歷程,城鎮化是拉動消費,實現經濟騰飛的必由之路,滄州提出到2020年,建成中心城市、黃驊新城、任丘市區三個百萬人口城市,全市城鎮化水平達到60%以上的目標。可以說未來十年內,滄州中心城區人口將增加60萬,帶動多萬平米的住房需求,創造出近千億元的新增消費需求。從購買力來看,現在滄州周邊各縣市富裕起來的人們,大都希望到市里來居住生活,已成為拉動房地產市場的重要力量,以我區百合家園和東方世紀城為例,前一段時間這兩個小區都試探性地投放了幾百套房子,因為價格要比西部低幾百元,吸引了大批城郊和滄縣的居民前來購買,都是提前一天連夜排號,幾百套房子一兩天就搶購一空,需求之強勁可見一斑。區作為中心城區在增強承載功能,聚集人口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去年通過我們大刀闊斧的拆遷,王御史、蔡莊子、鼓樓上城、百合家園、化工廠舊廠區、華興太陽城等幾個重量級的城建項目今年將全部開工建設,荷花池、三里莊、榕城世家、東盛家園二期、眾和嘉苑等幾個項目已通過市規委會審批,也將啟動拆遷改造,預計拆遷面積將達到50萬平方米,開工建筑面積100萬平方米,將帶來2億元的財稅收入。可以說,未來幾年隨著人口加速向中心城區聚集,我們區干部職工駕馭大規模拆遷的能力不斷增強,老城區開發改造的規模和力度將一年比一年大,城市面貌也會越變越美。三是區工業加速轉型升級,將成為推進中心城市發展的強力支撐。實踐證明,工業化是財稅來源和就業之基,也是市場經濟不可逾越的階段。以我國5個經濟特區發展實踐為例,深圳和廈門選擇了走“實業起家”之路,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實現了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從最初的小漁村、小城市成長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沿海開放城市。而珠海、汕頭和海南曾試圖繞開工業化,結果走了彎路,多年經濟發展遲滯,現在又回頭補上“工業化”這一課。之所以和大家說這么多,就是希望同志們明白,城市發展和擴張必須靠工業來支撐,只有工業企業多了支柱產業強大了,才能吸納更多的人就業,進而解決就醫、就學、社會保障等各方面問題。從滄州中心城區工業發展趨勢來看,我們區基礎最完善、實力最強、勢頭最好,全區工業產值達到170億元,是運河區和開發區的總和,同時一批產業支撐項目也在扎實推進,總投資12億元的滄州煉油廠500萬噸原油質量升級改造項目,其中90萬噸催化汽油吸附脫硫裝置和8萬噸苯抽提裝置已竣工投產;120萬噸延遲焦化擴能改造項目10月份也將竣工投產;160萬噸柴油質量升級項目也通過了中石化總部批準,正在進行前期設計工作,達產后,滄州煉油廠原油加工能力將大幅提升,市區工業企業龍頭老大的地位更加鞏固;還有飛達石油鉆采設備、垃圾發電廠、強力新型建材、二甲基亞砜等項目也在快速推進。只要我們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抓好工業大項目,通過2-3年的不懈努力,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將達230億元,利稅60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工業強區,為滄州成為百萬人口大城市提供產業支撐。四是財稅結構更趨優化,經濟增長的基礎更加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