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科級領導培訓工作會發言稿
(一)必須以虔誠之心去對待學習。學習實踐是兩個密不可分的部分,是事物的一體兩面。古時就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說法。當今是信息時代,新知識不斷出現,新政策不斷出臺,新形勢不斷變化,有專家考證,18世紀以前,知識更新速度一般為80至90年翻一番;19世紀60年代,知識更新速度為50年左右翻一番;20世紀90年代以來,知識更新加速到3至5年翻一番。近50年來人類社會所創造的知識,比過去30的總和還要多,我們原來掌握的知識已遠遠不能滿足新的實踐需要。只有靜下心來,不斷地加強學習,才能適應這種日新月異的變化,提高自身對形勢的判斷能力、對大局的把握能力和對難題的破解能力,更好的推動工作。一是要以踏實沉靜的態度去學習,力戒浮躁。學習不能像小貓釣魚,一會想這一會想那,浮浮騰騰,淺嘗輒止。一定要踏下身子,收起性子,扎扎實實地學些東西。要從指導工作和自身素質提高的要求出發,制定學習計劃,推掉不必要的應酬,每天拿出時間,系統地讀些有深度的書和文章,通過知識的積累,打開眼界,開闊思維,不斷明晰工作思路,豐富工作招法,推動工作的開展和創新。二要以致用為根本,拓展知識面。要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作為分管副職要成為分管工作的行家里手、業務專家,這樣才能成為一把手倚重的好幫手,決策的好參謀;要加強項目運作、城市經濟、財政金融、招商引資及土地、規劃、拆遷等政策方面的學習,把自己塑造成為業務精通、知識淵博的復合型人才;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堅定自己政治信念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三學習要注重方法,善于取長補短。學習不能閉門造車,要善于站在別人肩膀上“拿來主義”,要多向業務熟練的老同志學習,還要積極借鑒外地的先進經驗。要理論聯系實際,多下基層調查研究,用實踐檢驗理論,用理論指導實踐,把學到的理論真正轉化為謀劃工作的思路,推動工作的招法和促進工作的措施。
(二)必須以敬畏之心履職盡責。對于職位,既代表著權力地位,更代表著責任和義務,組織上把一個職位交給你,看重的是你的能力和才干,給予你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在職責崗位面前,只有心存敬畏之心,工作中才能多一份責任之感,才能在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不辱使命,以敬畏之心履職盡責。這里面要防止兩種傾向。一是要防止權力濫用。避免手中一有權力便自我意識膨脹,覺得高人一等,處處優先,“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聽不見群眾呼聲,聽不進反面意見,一意孤行,剛愎自用。更有甚者,把黨和組織賦予的職權當成了謀私利的工具,面對服務對象,不積極主動地給予幫助,力所能及地行方便,而是態度冷硬,推三阻四,總想卡一下,要一點,把簡單問題復雜化,雖然得到了一點小恩小惠,但損傷的是個人名聲,敗壞的是部門形象。二是要防止權力缺位。尤其是一些新提拔干部,工作怕擔擔子,總覺得自己年輕,是新同志,一味聽從別人意見,指揮下屬、安排工作沒有力度,軟弱搖擺,瞻前顧后,承擔不起應負的責任,以至于工作不能有效開展,貽誤戰機,影響全局。以上兩種現象都是對職務權力沒有正確認識的結果,前一類同志缺的是對事業的忠誠之心,敬畏之意,后一類則是缺少對工作的使命之感,擔當之責,均需要我們引以為戒,時時對照糾正,保持正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