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組織工作思路研討會上的講話
“還不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某些工作的統籌性還不夠;二是各級各類先進典型的樹立還不夠;三是抓人才工作的力度還不夠,推進還不平衡;四是信息宣傳的力度還不夠;五是組織工作特色亮點還不夠多;六是部分領域的工作抓落實還不夠。
關于2013年的工作,從務虛的層面看,要做到“四少四多”:
1、少一些應對,多一些擔當。2013年,是十八大召開后的貫徹落實之年,是常州率先實現基本現代化中程發力、奮發進取的關鍵一年。以什么樣的理念和狀態投入到明年的組織工作當中,是需要大家首先考慮的問題。作為黨委關鍵部門,組織部門不能僅僅滿足于任務的完成。要具備強烈的方位感,找準坐標,明晰方向,破除事務主義傾向,在履職盡責時,少一些消極被動的應對,多一份舍我其誰的擔當。
一是要自覺高點定位。在當前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區域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常州與先進地區相比,在區位、資源等方面沒有任何優勢,必須在人的因素上作文章,尤其要在干部人才資源的優化配置上創造出比較優勢。在這一方面,組織部門肩負重任、責無旁貸。我們不能做井底之蛙,不能只看到頭頂的一小塊天空,要積極培養戰略思維和前瞻眼光,順應宏觀大勢,緊貼發展全局,從更高的站位思考謀劃組織工作。
二是要盡心盡責履職。省委組織部楊新力部長指出:組織工作在發展大局中不能滿足于一般保障,而是要強力引領和有效支撐。如何引領?怎樣支撐?對此,我們要有強烈的履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在“有為”中爭取“有位”,在履職中體現擔當。隨著全市各級各套班子換屆調整的到位,組織工作的重心有所轉移,如何更好地選干部配班子、建隊伍聚人才、抓基層打基礎,如何更好地落實常態化的隊伍培育、建設與管理,如何更好地在率先基本現代化征程中發揮引領支撐保障作用,需要我們集思廣益謀劃、全力以赴踐行。
三是要切實破除“本領恐慌”。環境瞬息萬變,挑戰如影隨形,一個人一旦停留在原有的知識領域固步自封,工作上很快就會捉襟見肘、疲于應付,這就是工作中的“本領恐慌”。組織部門是不是每個人都有“本領恐慌”的危機感,我看未必。至少我認為,有一部分同志可能還沒有意識到“本領恐慌”的存在,這是很危險的事。希望各位轄市區的部長、市委組織部各位處長帶頭增強危機意識,帶領所在部門、所在處室的同志,主動向實踐學習、向他人學習、向書本學習,在學以致用中增強工作信心,破解“本領恐慌”,著力解決影響全市組織工作科學發展的矛盾和問題,在干部工作、人才工作、基層黨建工作等領域多謀新思路、多出新成果、多創新經驗。
2、少一些堆砌,多一些設計。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們當前的組織工作在戰略性、系統性、開創性的思考和謀劃方面還顯得不夠,有時滿足于常規工作項目上作一些“加減法”,停留于操作層面上簡單的工作堆砌。一些工作看似忙忙碌碌,甚至轟轟烈烈,往往流于無序化、碎片化和淺表化。這一狀況與組織工作科學化的目標明顯背離,需要引起高度關注,切實加以扭轉。
一是要善于謀劃,防止工作無序化。組織工作具有較強的政策性和嚴肅性,必須沿著科學有序的軌跡運行,不能陷入“拍腦袋決定、拍胸脯保證、拍屁股走人”的“三拍”困境。這其中,事前謀劃環節至關重要。近年來,我們通過年初預排全年組織部門重點目標任務,明確工作內容、時序進度和責任主體,形成了貫穿全年的工作路線圖和上下聯動集體攻關的局面。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都是組織工作系統謀劃的典型體現。希望大家能夠舉一反三,在明年的工作中加強前瞻性謀劃,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為各領域工作的開展規劃出清晰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