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領導在2008年春節老干部情況通報會上的講話
各位老領導、老前輩:
今天,我們在這里歡聚一堂,共迎新年,看到各位老同志身體都很健康,我感到非常高興,從某種意義上講,在座的各位健康長壽是海陵的福氣。借此機會,我首先代表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向在座的各位,并通過你們向全區的離退休老同志及其親屬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良好的祝愿,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萬事如意,家庭幸福!下面,我向大家通報一下去年全區“三個文明”建設情況和今年的各項工作舉措。
去年以來,區委、區政府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視察江蘇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團結帶領廣大干部群眾搶抓機遇,奮力拼搏,在保持經濟建設強勢增長的同時,全區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黨的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三個文明”建設呈現出協調發展、共同進步的良好態勢。
2007年,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贏得又快又好發展的一年。去年是我們發展歷程中極不尋常的一年,一年來,我們牢固確立和認真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上來。全區上下始終堅持加快發展與科學發展相統一,主動把加強宏觀調控作為調整結構的新機遇,深化改革的新機遇,提高發展水平的新機遇,不僅保持了快速穩定增長的良好點擊查看本資料原創網站更多文章發展態勢,而且在推進科學發展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全區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2.2億元,同比增長14.5%,其中,一產增加值1.5億元,二產增加值22.2億元,三產增加值18.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9%、12%;實現財政收入5.5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入21.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7%、30%。
2007年,是扎實推進“富民工程”,城鄉群眾得實惠較多的一年。圍繞以人為本、富民優先的要求,我們以加快發展為前提,以群眾滿意為標準,通過加快發展、政策創新致富群眾。堅持就業富民,全年提供就業崗位15735個,分流安置下崗失業職工2513人;堅持創業富民,努力營造自主創業、艱苦創業、全民創業的輿論氛圍,全區非公經濟實現增加值26.03億元,完成私營個體工商稅收1.3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8%、30.5%;堅持保障富民,制定出臺《征地補償和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實施辦法》試行辦法,對城鄉1302戶低收入家庭實行了最低生活保障,發放保障金180萬元;堅持增收富民,加快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經過努力,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5436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49元,同比分別增長12.8%和12%。
2007年,是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服務城市水平顯著提高的一年。堅持以促進城市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牢固確立“抓城市建設就是抓發展環境”的理念,主城區的面貌發生了明顯改變,集聚輻射功能明顯增強。一方面,服務中心城市,優化發展環境。全年共完成城建投資5億元,實施城建項目24個,新建住宅面積8萬平方米;認真服務坡子街一期拆遷、泰山公園擴建和動物園搬遷、泰朱公路改造等重點工程;加速推進易初蓮花超市、鮑壩學區服務中心二期工程及九州商廈等重點商貿項目建設;全面實施周橋河和南園小區綜合整治,對老城區5處低洼地和34條后點擊查看本資料原創網站更多文章街背巷進行綜合改造,對市區657條街巷實行全天候保潔。另一方面,加強社區工作,明確創優目標。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社區工作的意見》,合理調整社區區劃,面向社會公開招聘60名大專學歷的社區工作者,優化居干隊伍結構。開展市區部門與社區結對共建,啟動實施社區辦公和活動用房三年規劃,22個社區被評為泰州市社區建設示范社區。
2007年,是統籌經濟社會發展,“三個文明”協調推進的一年。圍繞“五年總量翻番,八年全面小康”的目標定位,堅持統籌發展、協調推進,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大力實施“工業強區”和“商貿興區”戰略,強力推進招商引資、園區建設;以機關作風建設為抓手,深化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努力建設“學習型機關”,全區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全民素質進一步提高;以黨的建設為保障,積極推進民主政治建設,嚴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著力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樹立黨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全區“三個文明”建設邁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