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縣慶“七一”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一)進一步加大工業興縣力度,確保實現“雙百”目標。把大上工業、上大工業作為加快發展的關鍵措施來抓,著眼于實現“235”、“雙百”工程目標,大力實施“一業特強”戰略,突出大企業,發展大產業,拉長產業鏈條,壯大規模,提升發展層次。一是加強重點項目建設。按照“精選項目抓儲備、儲備項目抓立項、立項項目抓進度、竣工項目抓達產、達產項目抓效益”的工作思路,突出抓好京博集團高效、低毒、低殘留新農藥國債項目、香馳糧油公司2萬噸/年大豆分離蛋白生產線等26個在建重點項目的落實,全面啟動實施18個未開工重點建設項目,確保完成工業投入40億元。二是努力培大培強骨干企業群體。著力培植京博集團、香馳糧油公司、渤海油脂公司、順天紡織公司、華興機械集團、皇冠集團、魯寶集團、匯泉廚業公司、歐華紙業公司等重點骨干企業,年內每個鎮都要新增兩家以上規模企業,確保全縣規模以上企業突破100家、規模以上企業銷售總收入達到100億元。力爭到2007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200家,工業投入累計完成3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實現銷售收入500億元。三是切實組織好工業經濟運行。開好銀企合作項目洽談會,搞好對重點行業、重點產品產銷情況監測分析,確保增產增效。落實扭虧增盈責任制,加快困難企業解困步伐。深化企業改革,培植上市資源,爭取1—2家優勢企業實現境外上市。(二)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確保完成30億元的招商引資任務。繼續深入開展“招商引資優惠年”活動,實施招商引資鎮、村計劃。嚴格實行招商引資目標責任制及項目報告備案制,堅持月通報、季督查、半年小結、年終獎懲。大力推廣匯仁紡織公司、寨郝村、京博集團的經驗,突出企業主體地位,圍繞拉長產業鏈,積極開展企業招商、產業鏈招商。嚴格落實到企業檢查申報制度,努力營造外商投資的良好環境。確保今年實際利用外資30億元,增長50%;實際利用境外資金3500萬美元,增長75%。
(三)進一步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確保農民人均增收300元。實行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保障糧食安全。繼續組織實施“541”工程,把農業結構調整的主動權下放到鎮,引導各鎮以市場為導向,鞏固老典型、放大小亮點,走“一、二、三、四”的發展路子,推進農業產業化,強鎮富民。以實施“萬”字號農產品基地建設工程為重點,大力發展畜牧、林果、蔬菜、水產四大特色農業主導產業。年內黃牛出欄總量達到15萬頭,冬棗種植面積發展到6萬畝,蔬菜22萬畝,新增淡水養殖面積5000畝。培育發展農業龍頭企業,膨脹規模,提升檔次,確保1—2家企業成為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
認真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穩定土地承包關系,完善土地流轉辦法。在土地延包30年不變的前提下,嚴格遵循“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引導規范土地承包經營權合理流轉。深化農村稅費改革,取消農業特產稅,改征農業稅,稅率降低3個百分點。加強農村“兩工”管理,規范“一事一議”辦法,抓好減輕農民負擔“四項制度”落實。加快發展建筑業,組織好各類勞務輸出活動,確保農民收入以每年300元以上的速度增長。
(四)進一步放大“興福亮點”,確保實現民營經濟發展新突破。把民營經濟作為大上工業的切入點、富民強縣的戰略舉措來抓,大力推廣興福經驗,以南帶北、南北互動,中部崛起,促進民營經濟全面跨越式發展。一是培育發展“三大經濟隆起帶”。下大力抓好縣經濟開發區、興福民營經濟園區和陳戶油區工業園建設。年內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及工業項目投入比上年翻一番,進一步膨脹規模、提升檔次,提高輻射帶動能力,形成“三大經濟隆起帶”騰飛的堅實平臺。力爭到2007年,“三大經濟隆起帶”占全縣工業經濟總量80%以上。二是加強強鎮、強村居建設。實施積極的非均衡發展戰略,全面落實對經濟強鎮、強村居的激勵和扶持政策,促進經濟強鎮、強村居加快發展步伐,確保位次前移;加大幫扶力度,激活內力,盡快改變經濟相對落后鎮、村面貌,實現鎮鎮有亮點、有強項,力爭地方財政收入過千萬元的鎮達到6個。三是加強分類指導。一手抓頂天立地,一手抓鋪天蓋地。搞好縣中小企業投資擔保中心運營,全面實施民營企業借智借力、脫胎換骨工程,促其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切實落實好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努力營造全民創業的機制、氛圍和環境。確保年內全縣民營業戶發展到3.2萬戶,其中私營企業2500家,實交稅金1.8億元,增長3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