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心得體會演講稿(精選3篇)
自主學習心得體會演講稿 篇1
我是一名小學教師,在與孩子們的接觸中,我體會到了讓學生自主投入學習的重要性。在此,我想談談我對自主學習的一點小小體會。
⒈自主學習能保護并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可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經常無意識地扼殺了幼兒的好奇心。好奇心的扼殺,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愛因斯坦說過:“我沒有特別的天賦,只有對事物的好奇心。”受好奇心的驅使學生會問許多稀奇古怪的問題,教師應該給予重視和鼓勵,不要害怕和阻止學生的“好問”,不要諷刺和貶低學生的“怪問”;教師要培養和表揚學生的勤于提問,不要限制和壓抑學生的“多問”;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提問,善于提問,而且問得頗有見地、切中要害,從根本上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教師還應深入學科知識,創造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其中的深奧道理,激發、培養他們的好奇心。
⒉自主學習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自主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主動掌握整個學習過程,自發、自覺地投身學習,自己對自己負責,學習的主動性會大大增強。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會很快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比他們在教師的強迫下學知識都更可貴。良好的學習習慣,又能保障進一步的自主學習,二者之間形成了良性循環,使學生受益無窮。在學習過程中,明確目標,開闊思路,豐富想象;需要不斷克服困難,不怕挫折,具有敢于懷疑,敢于成功的精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培養了良好的學習品質。
在新課程理念下,教育的目的已不再是單純地教給學生各類學科知識,更重要的是如何教會他們自主學習,讓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實現自我發展。
自主學習心得體會演講稿篇2
一、營造自主學習的環境,讓學生愿學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必須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最佳氛圍。因此,課堂上教師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關注每一位學生,鼓勵學生對教師的講解、學生的發言大膽發表不同見解,努力開創課堂教學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新局面。一堂成功的課,應從導入新課起,就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內在求知欲望。另外,準確適當的提問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的思維共鳴,從而激活學生探究新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指導自主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會學。
學習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好的學習方法,學生掌握適合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中能收事半功倍的效果。古人云;“授人魚,不如授人漁”。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類型的不同,指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學會自主學習。
對于學習的主觀意識比較強,屬于班級中的優秀群體。我們主要關心他們學習熱情的持久性,著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我通常的做法是:讓學生準備一本筆記本,上面可以記自己在預習中碰到的疑問,課堂上的典型例題、解法,練習和考試中出現的錯誤及剖析。記筆記時不要把本子記滿,要留有余地,以便課后反思、整理,這樣既可提高聽課效率,又有利于課后有針對性的復習,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于學習態度比較被動,學習熱情不高的學生。我更多地關注他們的的內心喜好,經常走近他們、走進他們,要在培養他們的積極心態和學習興趣上花功夫,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樹立學習信心,化被動為主動。平時除了指導他們怎樣預習、復習、怎樣寫考后反思外,課上還要鼓勵他們勤思考、勤動手、勤發言。課后,教師要融入這些學生中,既輔導知識又輔導學法,解決學生個性化的問題,幫助每一個學生自主地去學習,真正地會學習。
三、留足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樂學
課堂的開放,是在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下的開放。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應特別注意為學生創設表現自我的情境,凡是能通過動手操作理的內容,一定要讓學生動起來,即使學生的動手能力不盡人意,但只要他參與了,就是表現自己了,他就會多一份興趣,多一點自信。當學生們因為某個問題發生爭論時,教師可以先不急于表態,而是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自圓其說,這樣不但給學生提供了傾聽別人發言的機會,進行了深層次的思考,而且使學生在爭論、互評、自由發表觀點中展示了自我,這樣就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只有這樣,才能把枯燥死板的學習過程變成為生動、活潑、主動學習和有個性的創造過程。
總之,學習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尊重差異:既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又要讓學生體驗成功。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只有做到了愿學、會學、樂學,才能真正實現主動學習。
自主學習心得體會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們:
人生有一個永恒的話題,學習。從開口說話,到蹣跚學步,從加減乘除,到代數幾何,從待人接物,到為人處世,我們的一生離不開不斷的學習,進取。作為中學生的同學們,更是需要不斷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來充實自己,為實現夢想做好準備。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如何才能高效,快樂的學習?最重要的是,把“不得不”,變成“我需要”!
不知道同學們在平日的學習中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看到一道看似很“高端”復雜的題目,感覺自己似乎做不出來,便馬上跳過,做其他的題目,雖然有些不甘心,但為了快點完成作業,便將那道題拋到腦后。我想這樣的情況非常普遍,而一次一次這樣糊里糊涂,草草了事,最終會給我們帶來災難,也許是一次月考后的捶胸頓足,也許,會是最終中考后的永遠的遺憾。
為什么,不從開始就杜絕這樣的漏洞的產生,積極主動地面對那一道看似強大的“難題”呢?想必絕大多數同學都喜歡玩闖關游戲,大家都很享受積分、排名上升時的興奮之感。同理,我們為什么不能把學習中的難題當做是一個個的關卡,積極主動地去面對,去挑戰!用盡所有的手段去攻克它,不過難關,誓不罷休。當我們有了這樣的態度,便沒有什么過不去的坎了。中考便是這個游戲的一個小終點,攻克了所有難題的我們,便可以成為那個最后的贏家!
人生的路很長,初中這三年不過是生命長河中很短的一段時間,也是我們這一生的學習之旅中一個很小的景點,但是這三年,可以給我們一些一生受用的東西,那就是自主學習的方法。在初三這段艱苦緊迫的日子里,我們的潛能會得到最大的激發,會遇到比從前多很多的困難,此時,我們便要學著主動自覺的面對,而不是繼續被老師,被被沉重的課業牽著鼻子走。大家也都知道孔子的那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當你不再把學習當做是任務,不再被動地做那些“不得不”做的事情,取而代之的將是一個樂于學習,愿意探索的快樂的你,學習變得不那么枯燥了,說有的知識都是你渴望得到的,所有的難題都是一個讓你進步的機會?最終,夢想的光芒就會在這種發自內心的快樂學習中,照亮現實!
自覺主動的學習,會讓我們更高效地學習到應該掌握的知識,能幫助我們實現自己的夢想,更是為我們未來的發展,做好充足的準備!從現在起,開始我們的闖關之旅,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掃除所有的錯題難題,打通關,贏中考!
自主學習心得體會演講稿 篇3
尊敬的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我是某年級某班的某某,今天能夠站在這里,感到十分的榮幸,心情十分的激動。下面針對“自主學習”談談我的看法。
告別了小學那無拘無束的生活,來到了某某學校這個充滿陽光、溫馨和諧的大家庭,在這里我理解了怎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學習。某校長教導我們:“所謂自我管理,說白了就是自己管理自己,凡是不能讓老師督促著做,老師只不過是我們前進道路上的一盞指路明燈,關鍵要靠自己辨別方向,路就在自己腳下,要看我們怎樣走、怎樣選擇。”所以,我們要自己的事自己做,相信自己是命運的主宰。
我們還要學會自我教育,像我們這個年齡,初步具有了辨別是非的能力,知道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要時刻約束自己,不做違反校規校紀的事,更不要做不到德的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如何培養我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呢?首先要培養我們的學習興趣。歷代為人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位出色的老師能讓我們對他所教的學科感興趣,既需要他具有淵博的知識、風趣的語言、豐富的表情;更需要我們對學習充滿興趣、對知識充滿渴望,心靈上感激老師,從而喜歡這門學科,就會積極主動的去學習知識。其次,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自主學習并不是讓我們放任自流的學習。在學習中,老師安排的任務,我們要自己研究、去探討,不懂得東西要主動去問,培養我們循序漸進提高成績的能力。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我們要在這個溫馨和諧的大家庭里尊敬老師、愛護家園、團結互助、自我管理、自主學習,讓成功之花在自主的土壤里盛開,讓成功的清泉在自主的泉眼里噴涌,讓成功的山鷹在自主的藍天中翱翔,讓我們擁有自主,擁抱成功吧!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