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勵志的演講稿(精選3篇)
非常勵志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我是來自XX縣XX學校的學生。今天我要講的是《理想,不滅之燈》。
高爾基說過,“當大自然剝奪了人類用四肢爬行的能力時,又給了他一根拐杖,這就是理想!
“理想是人生的太陽”,德萊特的這句話至今仍是很多人的座右銘。
理想,不僅是一個美好的名詞,更是人活一世奮斗努力的目標,倘若沒有了這個目標,人生也會隨之黯然失色。
奧運第一個獨得三枚田徑金牌的女子是美國的威爾瑪·魯道夫,她輝煌的成績足以令世人感嘆,可她曾經被醫生判定為終生殘疾,曾經有六年不會走路。年幼的威爾瑪立志要成為秀的田徑運動員,這個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激勵著她不顧別人的嘲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努力,終于贏得了鮮花和掌聲,創造了輝煌的奇跡。理想,這一盞不滅的燈趨走了威爾瑪心靈的陰影,照亮了她前進的方向。
人生之路不是一馬平川,也不是鮮花碧草鋪就,困苦挫折在所難免。但只要有理想這盞不滅的燈相伴,就能沖破迷惘,步入燦爛的里程。毛主席年輕時借問大地誰主沉浮,可謂是鴻鵠之志比天高。但如果不去努力,不帶領中國人民前仆后繼,英勇奮戰,哪來的新中國的成立,哪來的今天的幸福生活。
歌德說過:“人人心中有盞燈,強者經風不熄,弱者遇風即滅。這盞燈,就是理想。”理想之燈雖然美好,但也是虛無縹緲的。若想讓理想之燈放出光芒,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甚至是一生的努力。前人說得好:有志之人立長志,無志之人常立志。據于理想而不去奮斗的人是平庸的,他們像阿q一樣整天處在幻想之中,把未來的生活打扮得五光十色,然而卻只能是霧里看花,海市蜃樓罷了。因此,單單手執理想之燈是不夠的,更需要你汗水凝成的燈油與奮斗匯成的火焰。
俗話說:“有志者,事竟成”。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踏實的學習,一定會使自己的理想成真!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當然,理想也是一股動力,推動著我們前進用不氣餒。讓我們為理想插上翅膀,讓我們一起放飛自己的理想!
謝謝大家
非常勵志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活在當下,不是讓大家忘記過去與未來,而是不要沉湎于對過去的回憶與對未來的幻想,要把握現在,抓住當下每一個進步的機會。
活在當下,首先是一種心情。一種快樂的心情,人只要活著就應該快樂。是啊,我們還能看到太陽的明亮與月亮的嫵媚,還能聽見朋友的笑語與親人的叮嚀,還能與所信任的人一起分享快樂與悲傷,還能為了未來而利用當下的一分一秒,這是多么快樂啊!懷著快樂的心活在當下,享受現在,不論得失,這不正是我們所追求的忘我么?一顆快樂又充滿力量的心,這不正是我們所向往的自信嗎?所以大家一定要笑起來,笑對當下,笑對生活。
活在當下,其次是一種態度。一種對自己負責、對別人感恩的態度。我們來到二中,雖然家鄉不同,但有兩點絕對一樣。一是我們懷揣著對未來的夢想,二是我們都背負著家人殷切的期望。當我們看見床頭自己理想大學的名稱時,當我們望見老師們那充滿希冀的目光時,當我們拿著同學們為落下課的自己所抄寫的筆記的時候,當我們聽著電話那頭熟悉的鄉音與矜持的思念的時候,又怎能因為一次成與敗而放棄努力、失去信心?又怎么能再無所事事,浪費光陰?又怎么能甘心做一個班里的倒數幾名。沒錯,我們不甘心。不甘心落后,不甘心沉淪,甚至不甘心于那看似榮耀的第二名、第三名,永遠追求勝利,這是我們XX班人的信仰。那么,行動起來吧!行動,這正是我們當下最重要的一點,忽略過去,不想未來,活在當下,只想這一分這一秒的事,做到,不抱怨,不感嘆,不空想,因為那些都是浪費時間。把握光陰,日積月累,用水滴石穿的恒心與決心去面對挑戰和挫折。為了自己,為了親人,為了所有我們愛和愛我們的人,開始戰斗吧。行動起來,用我們的勝利證明,我們活在當下的光榮。
同學們,現在是覺醒的時刻了,讓我們用我們的雙手與熱血,用追求夢想的不屈信念,共同鑄造我們不悔的青春傳奇吧。
謝謝大家!
非常勵志的演講稿 篇3
什么是自強不息?就是在任何處境中都不屈從命運的安排,努力向前,不折不饒。在順境中,不驕傲,不得意,只要求更好;在逆境中,不退縮,不畏懼,只求逆流而上。
古今中外,多少人奉行著“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信條,而正是因為有他們,自強不息的精神源遠流長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
詹天佑,是中國首位鐵路工程師。12歲的他,辭別父母,懷著學習西方“技藝”的理想,來到美國就讀。他懷著為祖國富強而發奮學習的信念,刻苦學習;貒螅蔡煊訚M腔熱忱地準備把所學本領貢獻給祖國的鐵路事業。他轉入中國鐵路公司,擔任工程師,這是他獻身中國鐵路事業的開始。
他周密嚴謹,不懼外國人的挖苦與嘲笑,自強不息。從事鐵路事業十多年,從灤河大橋到京張鐵路,他幾乎和我國的每一條鐵路都有著不同程度的關系,被周評價為“中國人的光榮”。
一個人因為自強不息才不會自暴自棄;因為自強不息才不會自甘平庸;因為自強不息才不會停滯不前。
在“XX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有這樣一個人讓我銘記于心。她就是——孟佩杰。
五歲的她,父親遭遇車禍身亡,媽媽將她送給別人撫養。在新的家庭,養母劉芳英三年后癱瘓在床,養父不堪生活壓力,一走了之。童稚的年歲,她一力撐起幾經風雨的家,她的存在,是養母生存的勇氣。從此,母女二人相依為命。在艱難生活中,她無怨無悔,自強不息。XX年,她考上了山西師范大學臨汾軒轅。權衡之后,她決定帶養母去上大學。
孟佩杰的事例,牽動著無數人的心。她拒絕施舍,笑對生活,自強不息。盡管生活清貧,但她依然笑靨如花……
美國的愛迪生,從未受過良好的學校教育,憑借個人奮斗和非凡才智獲得成功,被譽為“發明大王”。
明末地理學家徐霞客,22歲踏上遠游征途,創作出舉世聞名的《徐霞客游記》,被后人譽為“古今游記第一書”;八零后的劉偉,10歲因事故失去了雙臂,后又不得不放棄游泳,最終苦練鋼琴,被稱作“用靈魂演奏生命”;
同學們,自強不息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它早已成為我們生命的本色。也許我們會抱怨學習壓力大,但是不妨將這點小小的挫折化為動力,向前拼搏。直到有一天,我們就會懂得“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真諦了。
忘記昨天的痛楚,珍惜今天的奮起,憧憬明天的美好。不要讓昨天成為絆腳石,而要讓每一天成為墊腳石。矢志不移地奮斗,以自強來鑄明日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