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最美逆行者感人事跡心得體會_學習白衣天使感人事跡有感(精選3篇)
關于最美逆行者感人事跡心得體會_學習白衣天使感人事跡有感 篇1
英雄是什么?有人說英雄是汶川地震中挺身而出的解放軍戰士;有人說英雄是中美關系緊張是舌戰群儒的外交官;還有人說英雄是澳大利亞森林大火中的消防員戰士們。但對于我來說,英雄就是普通人擁有一顆偉大的心。每一個普通的勞動者,只要在需要的那一刻能站出來,就是英雄。
“20__年1月23日于湖北爆發了新新冠狀病毒”,在這則簡短的新聞僅僅傳播一天后,全國各地便涌現出一大批的‘凡人’,她們剪去自己的長發,換上一襲白衣,整裝待發后前往湖北救援。
這其中,就有來自廣州一家南方醫院曾組織的一支醫療隊,20__年抗‘非典’時,他們就挺身而出,17年后的除夕,他們再次寫下請戰書,申請前往一線抗擊新新肺炎。‘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便是他們的承諾與誓言。
疫情發生后,武漢市10萬醫護人員超負荷工作。病人確診后,會進行隔離治療。同時,被隔離的還有醫護人員。面對自己旳同事病倒,他們能做旳只是保護好自己,咬牙不去想,繼續堅守崗位。除夕夜在孩子們嘻戲時,他們卻只能倚在隔離區的玻璃門上,寫下一張張賀卡:‘住父母身體健康’。
2月初旬時,由于湖北醫療物資、病房等一系列的短缺,連夜搭建了兩家臨時醫院----火神山、雷神山。令世人驚嘆,可誰又知這十天中他們的艱辛呢,在工地上吃飯、睡覺,一干便是一整天,他們的身上展現的是中國人的氣質,沉著樸實,遇到事情冷靜思考。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
有人說:這世上從來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我覺得,這句或最應該獻給他們,獻給這一群在漫長冬夜里,為我們披霜冒雪的‘守夜人’。
致敬白衣天使,致敬英雄,致敬我們偉大的祖國!!!
關于最美逆行者感人事跡心得體會_學習白衣天使感人事跡有感 篇2
你,天使般的背影,牽動著多少顆心。伸出你那溫暖的手,拖起無數的生命。一紙請戰書,滿滿的紅手印,生死線上方顯你說深情。
20__年的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像是蓄謀已久的戰爭,對我們發起了猝不及防的“閃電戰”。當大家還沉浸在迎接春節的喜悅中時,它已經在大張聲勢地恐嚇著一個人!一夜之間,各大新聞媒體滿屏的都是疫情進展的情況,周圍的人們不斷地尋找著抵抗疫情的各種辦法。藥店人滿為患;口罩、酒精成了一價難求的精貴物;商場、馬路人可羅雀,人人戴著口罩,用戒備的眼神互相掃視著對方,冠狀病毒給大家的生活蒙上厚厚的眼影。
面對著嚴峻的疫情防控,醫務人員義無反顧,挺身而出。他們成了逆向而行的孤單英雄。在生死時速的生命通道上,毅然擔起了治病救人,救死扶傷的社會重任。寒風瑟瑟,路上人煙稀少,只剩下星星點點的“小黃人”“小藍人”,他們穿梭在大街小巷,留給我們的只有一個個逆風氣行的背影,他們默默無聞,只為給不能出門嗎人們,送去一份溫暖!
在新型冠狀病毒面前,是他們沖到了一線,是他們,不畏艱難,他們就是來自各個省市的白衣天使,是抗病毒路上的逆行者。
還有許多醫生和護士,在大年三十,當我們吃著團圓飯,闔家歡樂的時候,他們卻義無反顧地離開家人,踏上去武漢的戰場,這些白衣天使在醫院戰地中,為人民安全而戰。
致敬白衣天使,敬畏自然、守護生命。是他們用執著堅守詮釋著“愛的奉獻” ,詮釋著“大醫精城” 。我們由衷的向他們致敬。讓我們眾志成城一起戰勝這場硝煙的戰爭,期待著他們早日歸來闔家團圓。
關于最美逆行者感人事跡心得體會_學習白衣天使感人事跡有感 篇3
今天下午的《新課堂同心戰“疫”》令我受益匪淺,刻骨銘心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讓我想到了一個詞——“多難興邦”。多難興邦一詞出自《左轉》----“或多難以固起土,啟其疆土;驘o難以喪其國。失其守宇。一個國家是否強大,就要看當國家面臨困難時領導者做出的判斷和指引,困難能讓我們強大,這就是“多難興邦”啊。主講老師們講的都很有道理,深深打動了我的心,在這個特殊時期,感謝領導能關心到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讓全國的大學生感受到了祖國對我們的期望!中國加油!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一封封請戰書,一枚枚紅手印,寫滿了不畏生死,勇往直前的熱血,它是一代人的“出師表”,它是一代人的“生死決”。
疫情當頭,一批批醫務人員請纓出戰,有:“我是黨員,我先上”的先鋒同志,有:“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有:“若有戰,召必回”的解放軍軍人,等等。他們是偉大的,他們展現了華夏兒女的拼搏精神,他們突顯了炎黃子孫的責任擔當。疫情當頭,我們同舟共濟,共克時艱。
大愛無疆,國士無雙,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73歲高齡的李蘭娟院士,他們本該享受安逸,卻再次選擇掛帥出征。他們的實事求是,他們的敢醫敢言,有他們,我們更安心。他們才是我們該要追逐的“明星”。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
一代代新青年,一股股新力量,他們是國家的前途,他們是民族的希望。疫情當頭,他們奮力趕往一線,有“基建狂魔,與時間賽跑”的青年突擊隊,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青年志愿者,有“言傳身教,共抗疫情”的上陣父子兵,等等。他們臉上的勒痕是永不褪色的榮耀,他們留下的汗水是不忘初心的結晶,他們才是大學生該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