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全國企業家活動日上的講話
wto的管理范圍已涉及到貨物貿易、服務貿易、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和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等四大領域,其本質就是關于貿易或交易的公平原則、公開原則、非歧視原則、協商原則、慣例原則、非政治原則等。加入wto,我們就要學會遵守市場規則,按照經濟規律辦事。許多矛盾和問題需要通過國際通行的法律手段和商務手段加以解決。近年來,全球經濟滯緩,主要經濟發達國家都出現了程度不同的經濟衰退,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國際貿易摩擦不斷出現。一些國家運用技術標準、保障措施、反傾銷等手段對進口貨物設置障礙,對我國的影響很大。目前,已有30多個國家對我國產品發起了470多起反傾銷、反貼補和保障措施調查,涉及商品4000多件,我國每年因此損失上百億美元。去年,日本對我國三種農產品實施了進口限制,引發了兩國的貿易爭端。今年,美國、歐盟先后提出對進口鋼材實施進口限制,一些國外企業對中國生產dvd的企業采取出口限制,等等。這些都將對我國相關企業造成不利影響。同時,我國企業也在針對國外一些產品的傾銷實施合理保護。這些事件反映了我國在入世后,國際貿易可開拓更廣闊的空間、機遇增加的同時,也必然會遭遇形形色色的貿易保護,反傾銷、反壟斷、反補貼、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將更加突出。這類貿易爭端是國際貿易關系中不可避免的事實,只要我們進行國際化經營,這些問題就將永遠伴隨著我們。關鍵是我們要勇于面對這些問題,學會運用法律手段和商務手段去應對這種挑戰,既要學會如何避免遭到國外制裁和有效應對國外的貿易保護,也要學會運用世貿規則來保護自己。
二、企業家要注重發揮企業比較優勢,不斷提高國際競爭能力
根據入世所達成的各項協議,加入wto后,我國的不同產業及企業將受到不同的影響。一類是有一定比較優勢的企業,產品出口在國際上占有較大份額。現在我國已擁有一批出口優勢企業和部分名牌產品,它們具有明顯的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第二類是具有一定物質技術基礎,但與國際先進水平尚有較大差距的企業。第三類是受沖擊較大的,需要做重大調整的企業。從總體上看,我國企業生產集中度低,規模效益小,缺乏自主技術開發能力,人員過多,管理層次多,企業競爭力與國外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入世對我國來說,總體上是利大于弊,但不同行業和企業也不可避免要受到不同的沖擊。在現階段的國際競爭中,中國企業最大的優勢是什么?就是低成本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從中外企業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工資投入水平差距來看,我們可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比較優勢。當然,在充分發揮勞動密集型產品生產的比較優勢的同時,必須加快技術進步,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調整產品結構。增加產品的技術含量科技是從根本上決定生產力先進水平的關鍵,不在這方面有大的進展,就很難增強競爭能力。企業一定要積極參與有關領域的國際合作,特別是利用我國各類人力資源、國內市場廣闊等優勢,加快高科技領域的發展,少搞些夸大其詞的廣告和過分的包裝,集中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技術開發中去。
三、企業家要發揚執著的創業精神,開創企業工作新局面
企業家是企業改革與發展的組織者,我國目前的近10萬億元的經濟總量,3萬多億的投資規模,4萬多億的進出口和幾億人的就業,都是在國家統一宏觀調控和導向下,具體地由廣大企業經營者和卓有成效的企業家運營,他們是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群體。入世后,各國間的經濟合作與競爭主要由企業來擔當。能否趨利避害,變壓力為動力,關鍵取決于企業家們不斷提高素質,發揚艱苦奮斗、開拓進取的精神。同時,企業家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我:要轉變觀念,艱苦創業、敢于拼搏;加快企業改制和機制轉換的步伐;真正按市場經濟規則辦事;加強自身素質的培養,提高駕馭市場和國際化經營的能力。企業經營者和企業家們要制定實施新的企業目標,推動企業從國內走向世界;要通過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不斷提高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科技裝備水平和企業競爭能力;要有效降低生產和管理成本。市場經濟最重要的是生產和服務的成本比較、產品質量和安全性能比較,經濟全球化使這種比較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