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公司的演講稿(精選3篇)
感謝公司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
大家下午好!
我是來自xx公司的,我演講的題目是:《讓我們在感恩中前行》!
每一個有愛心的人,都應該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感恩企業,感恩吐哈,這是我們xx公司全體百余名員工心中的最強音。
因為,吐哈油田這個曾經的石油行業勘探開發的“試驗田”,成就了我的很多同事們。據他們說,隨著企業的整合,他們抱著一顆為油田分憂的初衷,從各條戰線、各單位,毅然決然地來到完全陌生的成品油零售行業,重起爐灶。工作難度之大,超乎想象。沒有人抱怨,沒有人退縮,大家的脊梁上挺起了一種氣勢,那氣勢是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大家的腳步下凝聚著一種力量,那就是回蕩在石油河水中的洶涌濤聲!每一個同志都永遠不會忘記,自己是一名吐哈人!每一個同志都不會忘記,“吐哈”這兩個厚重的字眼中,承載著從祁連雪峰到天山盆地很多很多的責任與使命!只要吐哈這棵大樹根深葉茂,我們每一個人都會享受豐收的甘甜!
從這種博大情懷和宏偉氣勢中,我深深感到,感恩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思考和謙卑的態度,是一種充滿愛意的行動,也是一種挑戰困難的生活智慧;感恩是一種責任,一種追求陽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是吐哈這片熱土地,讓我們在困難面前擁有了戰勝困難的毅力和勇氣;是吐哈持續發展的美好前景,鼓舞著我們不斷前進行腳步。
在最初的發展時期,為開發市場,大家的足跡遍布甘新兩省區12個地州市,所用的一輛車一年行程18萬公里;為了多留住一個客戶,率先在全行業實行延伸服務,為客戶提供應急救援、擦洗車輛、加水送茶等服務……頑強的毅力、拼搏的精神,換來了輝煌業績:吐哈加油站各項經濟指標在同行業遙遙領先,市場分額只占全疆的不足10%,卻擁有全疆銷量最大的加油站,擁有萬噸站的數量曾一度占全疆一半。經歷短短9年的發展,吐哈加油站幾乎成為全行業的一道風景。今天,我們自豪的說,我們在企業發展的歷史豐碑上,鐫刻上了一個響當當的名字,叫做“吐哈”!
我們為自己身為一名吐哈人而感到無比的驕傲。就拿我自己來說,我出生于油城玉門,用現在流行的網絡語言來說,是一個“80后”。而且,石油的血脈流淌在我家幾代人的身上。我爺爺是和鐵人王進喜同一個時代的石油人;我父親是第二代石油人;到我這里,已經成了第三代石油人。我們這一代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與石油有著不解之緣,小時候有一句話叫做“我是祖國小油娃”,家里人、老師常常會帶我們到油城公園玩耍,在鐵人王進喜的雕像前面,告訴我們:這是祖國石油事業的開拓者……這一切,注定了要與我們所在的這一塊土地共榮辱……
我從21歲進xx公司,到今天,已經工作了6年。這個“6”字,對我來說不是一個平凡的數字,它意味著蛻變,它讓我變得寵辱不驚,它讓我變得從容淡定,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出現問題,永遠只先找自己的錯,永遠先問自己為什么?就與我年紀相仿的同事們來說,我們有“三個不怕”:一不怕困難,二不怕檢查,三不怕加班。的確,我們每一個能源人,既是“百煉鋼”,也能“柔指繞”,無論放在那里,都是一塊料。有一個經典的成語叫做“飲水思源”,意思是:江河有很多支流,當我們從江河中獲得水的時候,要想到江河源頭所在。如果我們能夠懷著一顆感恩之心面對生活的話,即使處在最困厄的環境里,我們也能看到沙漠中的綠洲,從而懷著更美好的希望去面對未來。感恩之心也是一粒美好的種子,我們不僅要懂得收藏,還要懂得適時播種,那么就能給他人帶來愛和希望。就在我們從事勞務輸出以來,盡管很多同事的崗位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大家依然毫無怨言的堅守著吐哈人的信念——那就是能源公司培養了我們,吐哈造就了我們!我們依然勤勤懇懇,依然兢兢業業,為的是啥?就是為了讓吐哈人的品牌響當當,就是為了給吐哈人爭光。
吐哈20年的輝煌歷程,凝聚著幾代石油人的光榮與夢想;吐哈的一草一木,都飽含著眾多石油人的辛勤汗水。而作為吐哈大家庭中的一員,雖然我們奉獻了,但我們得到回報了;我們分享著吐哈發展的累累碩果……就說我們生活的基地,剛剛搬遷進來的時候,風沙很大,小區里面得樹木還很小,一場風過去,小樹都被吹斷了。十幾年過去了,我北京工作的朋友過來玩就很羨慕,說你們雖然生活在邊陲,但小區的環境簡直就象新加坡……
或許,我們每一個人,在生活或者工作中,會面臨這樣那樣的困難。但我們要盡可能學會感恩。童話故事中,魔鬼總是扮成天使出現在人們的周圍,以亮麗的外表和快樂的笑顏來蒙蔽人們的眼光。而圣潔的天使往往化為痛苦的樣子來考驗凡人的眼光。這就說明,凡事發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于我!
感恩,是一種最深沉的能量,它能在瞬間改變我們的心態,調整我們的情緒;感恩,會產生一種神奇的力量,它能讓我們的人生道路變得格外順暢!讓和我們一起,在感恩中邁開鏗鏘有力腳步,向前出發!員工感謝公司的演講稿2
“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企業興亡,人人有責”……這些耳熟能詳的口號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在企業處于平穩發展或上升階段很難得到真正體現。但先進企業文化的作用就在于它能使這些口號發生質變,沉淀成為積極的理念,當企業遇到困難時,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因此,在企業有困難的形勢下,要將已根植于職工心中的這些理念真正產生積極的能動作用,促使廣大員工思想意識發生“核變”,使企業在較短時間內渡過難關。
當企業有困難時,一線員工的目光應由班組投向車間,投向全廠,投向全行業,應該開始想“大事”、容“大事”、懂“大事”,進而也開始論“大事”。廣大員工圍繞生產經營、企業管理、市場形勢等方方面面的問題,應暢所欲言,談感想,出對策,甚至圍繞某個問題展開激烈辯論。
當企業有困難時,全廠員工的精神狀態必須有一個質的飛躍,對自身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干好自己職責所在的事”,而是要充分發揮“1 1>2”的積極作用,做到一人干兩人活、兩人干多人活。廣大員工要以實際行動讓企業吃顆定心丸,形成“企業有困難,我們來分擔”的責任共擔局面。
過去,也許很多員工最關心的問題是房子、福利、待遇,到如今,員工對企業前途與發展的關注熱情空前高漲,私利不再是第一位的。企業有困難,員工都要有“企業在我在,企業亡我亡”的緊迫感和使命感,對自身的定位應發生變化,不再認為自己僅僅是企業的打工者,而是要站在企業當家人的'角度,圍繞生產經營和企業發展,群策群力,出謀劃策,共同推動企業向前發展。
——《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困難》
在我讀小學的時候,記得有一次在足球比賽中,一位男同學跌倒在地,手臂跌斷了,剛好是右臂。而在等校車送他去醫院的時候,他要我幫他拿筆和紙。我奇怪了,問:這種時候,還要筆和紙干嘛啊?他回答:既然我的右臂斷了,我想,那就應該訓練自己用左手寫字了。當時,換成我的話,肯定消極地等右臂治好了再寫字,壓根不會想到用左手。換成你們,在座的同事們,你們又會怎樣呢?現在想來,其實我的同學只是堅持了一個信念,那就是環境是由自己創造的,同一種環境可以成為祝福,也可以成為困難。關鍵在于你怎么來對待和利用它,有積極堅定的信念,即使是不好的環境也是可以轉化的。
困難就像彈簧一樣,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當企業處于困難的時候,我們需要的是對生活的堅定信念,要學會對自己說:“我能應付過去。”
——《風雨同舟迎彩虹》
企業有了困難,我們員工不能觀望,不能等待,更不能漠視。我們應該堅定信心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作用和力量,與企業共渡難關。
作為一名員工,首先要認清形勢,積極關心企業生產經營狀況。“企業是我家,發展靠大家”,關心企業發展形勢、生產經營狀況,應是每一個員工的自覺行為。其次要立足崗位,安全、優質、高效地干好本職工作。如果每個人都能在本崗位上加強安全工作,提高生產效率,本著勤儉持家的態度節約生產成本和其它各項開支,科技創新,崗位爭優,實現各自最大的貢獻,匯集起來就是企業的最大利潤。第三要堅定信心,理解和支持領導所制定的戰略目標、行動方針、管理理念及管理措施。第四,要積極主動為企業的生存發展獻計獻策。
只要大家齊心協力,艱苦奮斗,明天迎接我們的一定是燦爛的彩虹。
——《提高自我能力、嚴格管理、齊心協力服務于企業》
針對企業存在的問題,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完善生產管理制度,及時傳遞溝通生產信息,開發利用生產資源,提高處理信息的能力和效率;建立目標管理體系,加強成本核算,加強庫存材料、半成品、在產品和成品的管理與存量控制,同時開展生產成本分析;充分挖掘現有設備、人員、技術等經濟資源的潛力,促進工序工藝技術和設備維護能力的提高;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加強現代管理水平,不斷改進生產管理,完善生產管理體系;堅持不懈學習與培訓,不斷提高創新能力與應變能力;加強班組團隊建設與管理。
為滿足不同需求,必須進行激勵。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尤其對年輕的員工,更多的要通過精神激勵來承認他的價值,尊重他,領導的賞識以及工作的新穎性、挑戰性、責任感均能起到激勵作用。
主管人員必須積極進行溝通聯絡,掌握一定的溝通方式與技巧。在生產管理中,進行有效溝通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使組織成員相互了解各自的需要,使決策更加合理和有效,同時也能穩定職工思想,統一組織行動。
感謝公司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領導!同事們!
大家上午好!
我叫,很榮幸在今年加入了企業這個大家庭,首先我要感謝企業給了我站在這個舞臺展示的機會,其次我要感謝領導同事們平日里對我的關心與照顧,今天要演講的主題是“感恩”。
在美國,每年的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是感恩節,在那天,無論天南地北的孩子都要趕回家,人們要感謝父母,師長,感謝社會,感謝生活,那一天,美國家庭要舉行豐盛的感恩宴,不僅為自己,也為窮人,孤兒,流浪者們,讓這些不幸的人們在感恩節里也得到一份人間的溫暖。
其實對我們來說有沒有感恩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人是否有一顆感恩的心。有恩有愛,是人類生活中最燦爛,最絢麗的文明之花,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是人類廣為傳誦的美德。懂得感恩也是做人的基本條件之一,如果不會感恩,從某個角度講,就是對人類神圣感情的褻瀆。
對于“企業”我是這么理解的——為了公司的利益與個人的追求,在工作與生活中中融入一顆感恩的心,那么剩下的將會是幸福與成功。
領舞《千手觀音》的聾啞舞蹈家邰麗平,經常用手語說一句話:“我會帶著一顆快樂感恩的心去面對我的人生。”感動中國人物徐本禹這樣說:“雖然我的行動過程是非常苦,非常累,但是我會用我的努力,讓我的學生知道,他們不比別人差,所以,我感覺我是一個快樂的人,是一個幸福的人,我也希望每一個朋友能夠做一個知道感恩的人,盡自己的努力,去幫一幫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中國臺灣評選的第37屆十大杰出青年賴東進先生從小就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他的父母都是殘疾人,只能靠乞討來養活他。他9歲的時候,才走進學校,他一邊讀書,一邊討飯,一邊照顧殘疾的父母和弟妹,每次討飯回來。他都要跪著喂他的父母。當他成名以后,在一次座談會上,他這樣說:“我對生活充滿了感恩的心情,我感謝我的父母,他們雖然眼睛瞎了,但他們給了我生命,我還感謝苦難的命運,是苦難給了我磨練。”艱難和困苦,讓賴東進學會了堅強的面對生活,掌握了頑強的生存本領,最難能可貴的是,他不因父母的殘疾而抱怨,而是以一顆感恩的心來感謝父母。
現在社會上存在著較為嚴重的感恩缺失現象,的確,有些人老覺得生活沒有意義,似乎找不到任何的學習的動力,我們發現他們其中的很多人享受著無微不至的照顧,沐浴著噓寒問暖的關懷,擁有如蚌含珠似的呵護,他們就在這樣的幸福中生活和長大。然而對這種關心,幫助,照顧,他們似乎不知感動,不知報恩,如此心枯如井,對得到的一切覺得理所當然,激不起感激和愛的情感,生活自然不會有什么意義,人生也就沒什么動力。
對于“幸福是什么”的命題,一千個人也許有一千種回答,有位哲人說過:“幸福就是感恩,”沒錯,一個人不管他有什么樣的不足,但只要他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就一定是一個不斷進步的人,一個不斷成功的人,一個擁有親情友情的人,一個生活幸福快樂的人。 雖然加入企業這個大家庭的時間不長,卻讓我深切感受到了,企業這個大家庭的溫馨,與每一位成員的熱情,在此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向大家說一聲感謝,謝謝了!
感謝公司的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
大家好!
我在咱們企業工作已經30年了,從一個懵懵懂懂的小姑娘到今天一個富有思想、意志堅強的職業女性,是分公司培養塑造了我,是分公司成就了我的人生。
今天能站在這里,我感謝分公司黨委舉辦這次活動,感謝分廠領導選派了年過半百的我,讓我借這一平臺向培育了我的分公司表達多年來積聚在我心底的感激之情。
我感激分公司領導的舵手力量;感激同事們的辛勤勞作;感激全體員工的齊心協力,是這所有的付出才換來了產品產量的節節攀升;才換來了產值、利潤的不斷增長;才讓我們的分公司劈波斬浪一路到今天的輝煌。
30年來,我不但從這里領取薪酬得以生存,還收獲了詩歌、攝影、創新建議等十幾個獎項和省計量系統先進個人的殊榮,感謝這里讓我的人生價值五彩紛呈。
30年了,這一路走來我承載了太多領導的關懷和同事們的幫助,以致讓我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忘不了領導送我去大專院校深造時那期望的目光;忘不了在我負債累累被討債的人堵在辦公司門口喝罵恐嚇時,同事的寬慰理解和傾力相幫;更讓我深深感懷的是——分公司還成就了我女兒學畫的夢想,在女兒兩歲時,我就發現了她的繪畫天分,可是那時的企業效益低靡,收入微薄又負債累累的我,因拿不出繪畫班的學費,只得眼巴巴地看著女兒的潛能被埋沒。可是幸運的女兒卻趕上了分公司快速發展的好時機,20xx年企業改制以來,x總經理為核心的分公司領導班子開拓進取,銳意改革,帶領全體員工奮力拼搏,使分公司經濟效益連連增長,員工收入大幅度提升,也讓我有能力送女兒去了繪畫學習班,實現了她夢寐以求的學畫的向往。可以這么說:沒有分公司,就沒有我女兒能在中國傳媒大學深造的今天;沒有分公司,就沒有一個單親母親開發了女兒潛能的這份甘甜。
飲水思源:當我享受著今天這安逸快樂的生活;享受著女兒無比感激的摯情,我—怎能忘記分公司?我—怎能不感激我們的分公司?這萬千的感激已化作我無比的熱愛和動力;已融匯在我盡職盡責的工作中;已凝聚在我對分公司明天更美好的祝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