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凡我快樂師德演講稿(精選3篇)
我平凡我快樂師德演講稿 篇1
各位老師:
大家好!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品德和素養是教師發展的一個前提,只有對“怎樣做一名好教師”這一問題有深刻的認識,才能對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巨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我認為:
首先,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將是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的體現。曾經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他不幸患上了強直性脊椎炎,頸不能轉,腰不能彎,腿不能曲,上課時整個身體全靠雙拐支撐著。但他不悲觀、不憂傷,憑著對人民教育事業的赤誠之心,依然頑強地堅守在講臺上。
學生看著他忍著劇痛、冒著冷汗在那里講課,都感動得落淚。他深情地說:“我的知識是人民給的,我要珍惜這有限的時光,把知識獻給人民。”古今中外無數事例證明,育人單憑熱情和干勁是不夠的,還以德立身、以身立教。
作為一名教師就要有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甘為人梯,像“春蠶”吐盡青絲,像“蠟燭”化成灰燼,把畢生獻給事業,獻給學生。俗話說:“教育是一個良心活!”這句話一針見血地道出了師德的重要性,因此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是每一位教師都應遵循的原則。
師德高尚的老師會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學生,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師德高尚的老師,會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傳授學生學習方法,使學生受益匪淺;師德高尚的老師,會時時處處默默耕耘,無私奉獻,蠟燭一樣,無怨無悔。
“米粒之珠,也放光芒”這句話的原意是貶義的,但我認為用在教師身上卻恰當好處。我們就像一顆顆小小米粒之珠在平凡的崗位上時刻散發光芒!
這讓我始料未及,這讓我無比震撼,同時也促使我在從教四年來第一次重新去解讀“平凡”二字的內涵:平凡事做到極致就是偉大,我要向“最美教師”學習,做一個平凡的好老師。
我必須從以下幾點努力做起。
一、要有責任心
責任是一種能力,但責任比能力更重要,只有盡職盡責才能盡善盡美。一個老師本領再大,能力再強,如果不愿付出、不愿努力,不愿對孩子付出自己的愛心,也就不會取得成功,就不會為社會培養出有用的人才,不會為社會創造出價值。是的,干事業需要能力,更需要責任感。
我的能力也許并不高,但只要我有一顆負責任的心,我的工作就不會做的差,我會做一個有責任感的教師,勇敢地扛起自己的責任,不推諉、不扯皮,投入熱情,投入真心,從細節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自身的價值得到最充分的展現。
二、做事要細心
“最美教師”的愛,貴在細心發現。教師每天將面對很多像“例行晨檢”這樣非常非常平常的常規工作,許多老師往往走過場,甚至根本不當一回事。但“最美教師”在這平常的工作中做得很細心,她們不僅僅發現孩子沒來,平時還很了解每個孩子的情況如孩子的姐弟在同一個學校學習。她們用行動告訴我們每一個教師,做好常規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細心發現每一個問題是很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作為一年級的班主任我時刻提醒自己,在工作中有沒有問題被遺漏,在常規教育教學上有什么細節被疏忽的。畢竟一年級的小朋友年齡較小,在學校里需要老師時時處處的細心觀察,多多的提醒。作為班主任應該從班級里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抓起,認認真真的對待每一個學生,讓班級里的孩子能平平安安來校,開開心心回家。
三、要有關愛心
有關愛心,你就不會對后進生感到厭煩;有關愛心,你就不會用體罰來簡單的處理問題;有關愛心,就不會有那么多的學生離家出走、自殺;有關愛心,學生會從我們的愛中得到溫暖,懂得愛,回報愛。教師的工作必須有愛,領導的關心、同事的幫助、學生的努力、家長的期待,正是我們前進的不竭動力,愿大家都從“最美教師”身上汲取愛的養分,滋生瘋長。
四、還要有恒心
“最美教師”的成功,貴在恒心。讓我最震撼的是“最美教師”在愛的行動中堅持到底的每一個環節:給家長打電話;電話沒人接就去孩子家;家里沒人就去孩子母親姚女士的上班處;給姚女士電話充話費等等。
其中任何一個環節放棄了,悲劇就會發生。事實上,在我們的工作中,任何一個小環節都有可能被放棄或忽視。作為班主任更加要向她們學習,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特別是在處理班級的事情上要不放過任何一件小事,要做到多和家長溝通,多和孩子交流。
特別是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總會碰到不同類型、不同性格的孩子,但是對于一名教師來說,沒有壞的學生,只有不懂得教育的教師。每個學生身上都潛藏著優點和才華,作為教師,應該耐心地去發現、去鼓勵、去關注,用大愛去感染孩子,讓孩子和家長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和對孩子的不拋棄,不放棄。
最后,我覺得我應該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作為教師,就要勇于把平凡當成一種磨煉,把日常當成一種修養,把崗位當作責任,關注工作上的每一個細節,關注學生的每一點細微的變化,自覺認真做好每一件小事。
我平凡我快樂師德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
您們好!
那么應該怎么做才能留主孩子的心呢?我認為要做到這點,就必須時刻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里。
至是財力。正如陶行知先生說的那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要留住孩子的心,就要像媽媽對自己孩子一樣關心他們,根據他們的不同特點,用他們愿意接受的方式歡迎他們的到來,并不斷用親切的語言與之交談、溝通,使他們感受到老師的可親可愛。我細心照顧每一位幼兒,對每一個學生撒種愛心,用愛讓他們重新點燃希望之火。
小班幼兒剛剛入園,哭鬧是常有的事情,看著他們哭著找媽媽的時候,我的心也被觸動了,每每這時我便走過去把他們抱起來,摸摸他們的頭,親親他們的小臉,讓他們感受到媽媽一樣的溫暖午睡對于有的幼兒來說是一件恐怖的事情,我們班的張妍便是如此。中午午睡時,孩子們都躺下了,只有張妍眼里含著淚的默默坐在床邊,我走過去問道:寶貝,你怎么了,不舒服嗎?,她沒有說話,淚反而流的更多了。我摸摸她的頭,沒事啊。于是我有耐心的對她說道:寶貝,是不是想媽媽了,在幼兒園老師就是媽媽,讓我當你的媽媽,看著你睡覺,好嗎?張妍抬頭看看我,用小小的聲音說道:我想媽媽,睡覺的時候我都摟著媽媽的胳膊,我要媽媽。為張妍擦干眼淚,哄她躺下后,我從她耳邊說:老師就是張妍的媽媽,你摟著我的胳膊睡好嗎?看著張妍摟著我的胳膊甜甜的睡去時,我感到了做老師的幸福以后的日子,每到午睡時,張妍總是摟著我的胳膊緩緩睡去。一天,張妍高興的跑到我跟前大聲說:老師象媽媽,周老師就是周媽媽。
我平凡我快樂師德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我是實驗小學教師孫艷琴。我匯報的題目是《無盡的愛無悔的追求》。
xx年8月,我走出了師范學校大門,面對著一張張天真純潔的笑臉,看著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目光,情和愛便融進了我的生命,我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我所摯愛的教育事業之中。“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懂教育的教師,”我為自己立下了這樣的座右銘。在十三年的教育工作中,我承擔過一至五級各個年段的班主任工作,先后將三個五年畢業班以優異的成績送入初中。我所教班級的班額在學校的嚴格控制下,始終80多人。記得有一位家住鐵東區的家長對我說過一句很樸實的話:“我聽說你教學最認真,對學生最有耐性,不管多遠,我就是撲奔你來的,孩子放在你班,我們放心。”是啊!我還有什么借口拒收這個學生!能得到家長的信賴和社會的認可不就是做老師的最大的欣慰嗎?即使這背后再多的付出我也心甘情愿!
學校無小事,處處是教育;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班主任工作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需要愛心。更需要方法,只有真正走進孩子的世界,打開一扇扇心靈的窗戶,才能塑造他們美好的靈魂。記得在我的課堂上,曾有過這樣的“小插曲”;在下午的第一節課上,忽然從一個課桌里發出小雞的叫聲。正在聚精會神聽講的學生一下子轉移了注意力,只見那個課桌里發出聲響的小女孩用小手捂著書包,用那樣膽怯而又渴求的目光看著我,并站起來說:“老師,我喜愛小雞……”作為他們的老師和朋友,我怎能讀不懂那眼神的含意呢!我微笑著說:“諾諾,老師知道你喜愛小雞但你總用手拿著它會不自在的,你把它放在我的辦公室里,我先替你保管好,在時間請你給我們好好講講有關小雞的故事,好嗎?”從孩子們那興奮而又感激的目光中,我感覺到了師生間心靈的默契。我慶幸自己沒有簡單粗暴地扼殺這些天真人孩子對大自然的好奇與熱愛!
由于班額大,學生多,說的話也多,長期疲勞,我得了慢性咽炎,嚴重時疼痛,聲音變得沙啞,有時都發不出音。愛人看自眼里,疼在心里,在他多次要求下,我才跟他到哈醫院治療,大夫說聲帶已經拉傷,需要馬上休息少說話,用藥配合治療,可是我的職業是教師,不說話怎么能教學生,同學,朋友,都勸我改行,我說我不能不講信義。學前時家長都慕名而來。即使付出再多我也無愿無悔!
十二年來,我的心中始終裝著每一個學生,我努力發掘著每一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從沒放棄過任何一個使學生走向成功的機會。我曾教過一名叫趙洋的雙差生,在三年級時總愛打仗,時常曠課去游藝廳,學習成績總不及格。我想方設法接近他,多次找他談心家訪,給他講立志成才的道理。我發現他很有組織能力,就讓他當班級的體委,讓他參與班級事務管理。從此,趙洋就像變了一個人,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在學習上也十分努力。在課堂上我經常提問他,答對后鼓勵他,在同學面前給他樹立威信。從未有過的自信和責任感在他的身上出現,了奇跡,在他的帶動下,我們班在隊列比賽、春秋季運動會和各項體育活動中,場場奪魁。我借機激勵他,學習也要有在運動場上那種勇于拼搏的精神,經過努力他的學習成績終于提高上來,由于他全面發展,品學兼優,被學校選為少先隊大隊長,五年級臨畢業前,又被推選為全省十佳少年候選人。現在趙洋已經在一中讀高一了,他還時常向我匯報他的學習情況。十二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像趙洋這樣的學生何止一個!當我多方聯系,為父母離異,生活困難的女孩接完骨折的手腕,握著好奶奶那雙已經顫抖的雙手時,當我費盡心血,讓父母離異,性格怪癖,別人一看一碰就坐在地上嚎啕大哭的女孩,能夠與正常孩子一起聽課、作業,看著他母親那淚花涌動的目光時,我仿佛看到了一只只丑小鴨變成白天鵝,正展翅騰飛……當每個學期學生們都把先進班級、先進中隊的獎狀貼到墻上,露出滿臉的欣喜;當一屆屆學生捧回榮獲國家、省、地、市作文、書法、繪畫、三算、微機大賽的一塊塊獎牌,一本本證書;當我的學生以琴、棋、書、畫全能選手的身份參加中日夏令營凱旋而歸,將日本朋友的禮物、相片、書信與我們共同分享,我仿佛看到了一棵棵小草從我這里得到了一塊可以扎根的土地;一只只小鳥從我這里得到了一對可以飛入云天的翅膀;一條條小船都順利地駛入他渴望有的大海,這才是我最大的欣慰,這才是為人師表的自豪,我愿將愛心化春雨,潤物細無聲!
沒有愛便沒有教育,但僅有愛,又絕不是一位好教師。為了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我一方面苦練教學基本功,提高業務能力,一方面堅持七年參加自學考試,攻讀大專和本科的課程,豐富文化科學知識。幾度寒暑,幾番辛苦!有一位住在我家對面樓的同事曾經問過我:“怎么每天后半夜兩、三點鐘總看你家燈亮著?”我說每天完成超負荷的工作,處理完繁多的教學事務和瑣碎的家務,早已是疲憊不堪,習慣于一覺醒來后再進行自己的學習……幾個寒暑床頭不眠的燈光換來了一本本的畢業證書、榮譽證書。捧在手中,覺得沉甸甸的,感慨萬千。因為這其中包含了太多的東西,它的價值已遠遠超過了它的本身,它使我學會了如何合理的運籌時間,使我養成了勤奮刻苦的習慣和持之以恒的毅力,這些將伴隨我在教育崗位上不懈求索,讓我受益無窮。
十二年來,我從沒有因為自己的學習、考試或家庭事務而影響學校的工作和學生的學習。記得在96年我教第一個五年級時,正趕上期末緊張的復習考試,遠在內蒙的父母來電話說爺爺病重,最想看到的就是我。因為我在家是長女,從小就孝敬爺爺,爺爺也非常喜歡我、偏愛我。但由于12歲在外求學,畢業又分到肇東,每年只能見到一兩次面。我怎能不想去看看年邁的爺爺呢?可要去遠在千里之外的內蒙看爺爺,往返路途就需要三天的時間。3天時間對于要參加統考的七十多個學生來說是多么關鍵,我又怎能放下工作呢?只好通過輾轉的電話問候爺爺的病情。媽媽最清楚我對爺爺的感情,她也最懂得女兒作為教師的責任,于是告訴我爺爺的病情好轉,讓我不必惦念了,好好工作吧!當我終于把這批學生以優異的成績送上初中,匆匆踏上北歸的列車,回家去看我敬愛的爺爺時,爺爺已經永遠的躺在了北山坡的.墳墓里……最疼我愛我的爺爺連最后一面都沒有見到,我悲痛欲絕……是我的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