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文明演講稿(通用3篇)
精華文明演講稿 篇1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的演講題目是,告別陋習,擁抱文明。
我國是世界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被譽為禮儀之邦,這曾令無數炎黃子孫為之驕傲、自豪。但是,如今許許多多的事例,令我們感到難堪。
我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據報道,國外一些地方,如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么呢?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游客。
第二個例子:前年十一,新疆烏魯木齊一旅游景區出現80多名韓國游客集體撿垃圾的場面,其中包括30多名兒童。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自發地組織起來清理垃圾,短短20分鐘,方圓近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干干凈凈。在驅車將5個裝滿垃圾的紙箱送至垃圾站后,韓國游客才安心繼續游玩。很顯然,不文明行為給我國的國際形象帶來了較多的負面影響。
走在校園里,隨處可見到各種不文明的現象:有人將塑料袋隨手扔在樓梯間、操場中,甚至校道上,以至校園中總顯得不太干凈,各個教學樓后甚至滿地垃圾;有的人滿口臟話,開口帶臟字,不堪入耳,完全不象一個小學生;有的'人在樓道里、宿舍內大呼小叫,追逐打鬧,影響其他同學的休息。有的人在餐廳里吃飯時不排隊,在餐廳里大聲
喧嘩。這些行為已經給我校帶來了極壞的影響。古人云“知恥而后勇。”既然我們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所以我們要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我們不僅要贏在學業上,而且要贏在文明程度上。我們該怎么做?
從今天開始,每個人要對自已和同學暗暗進行“三比三反對”,一比外貌,誰更端莊、清爽、衣著得體,反對留長發、染指甲、穿臟衣服;二比語言,“請、你好、謝謝、對不起”這些禮貌用語,誰用得更多,反對滿口臟話;三比行為,誰更加講禮貌、有修養、守紀律,反對舉止粗俗。“三比”之后,我們就大致可以看出每個人的文明程度了。文明,現在已經成為社會進步的標志,它是高貴、是修養、是禮儀、是風度。讓追求卓越的我們,遠離粗鄙,遠離庸俗,擁抱文明。謝謝大家!
精華文明演講稿 篇2
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星期一,小華和小紅一起走在放學的路上,他們路過一個垃圾桶旁,聞見陣陣酸臭味,走近一看,外面堆滿了垃圾,一只只蒼蠅在上面飛舞著。小紅頓時惱火了,人們怎么能如此不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這樣,既危害環境,又對健康不利,何必自己害自己呢?
小紅來不及多想,趕緊彎下腰來撿垃圾,小華雖然是個男生,卻不想管這樣的閑事,再看看小紅那狼狽不堪的樣子,更不想撿了:“別弄了,有多臟哇,就讓它們放著吧,下一個人說不定會撿呢!你也不嫌累。”小紅轉過頭,看了看小華那毫不在意的表情,訓斥道:如果“下一個”不撿呢?如果每個“下一個”都不撿呢?如果每個“下一個”都在等下一個的“下一個”,又會怎么辦?就讓它們堆成“大山”嗎?你越不管他們,那些人更會懶得多走一步扔垃圾!”
小華臉紅了,也幫著小紅出主意,他忽然眼前一亮,拿出紙筆寫到:文明——只差一步!對呀,如果人人都能保護我們的環境,世界不就會更美好了嗎?
小華點著頭,把它貼在了垃圾桶上,笑了。
精華文明演講稿 篇3
俗話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在這如花似錦的校園里,我們要爭做一名知榮辱,講文明的中學生,學校為我們創造了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廣闊舞臺,每一個人都從心底深深地感謝學校,感 謝 老師,感謝我們的黨和人民,愛校如家就是我們愛的回報。愛,是彎一下腰撿起身邊的一張廢紙;愛,是拿起抹布擦掉墻上的污跡;愛,是對校園一草一木的珍惜,愛,就是告別陋習,牽手文明。告別陋習,現在做起,牽手文明,只爭朝夕!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見到師長時的問早、問好;是對同學朋友的悉心幫扶;是對老弱病殘的熱情援助……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作為新時代的學生,我們是先進文化的繼承者,也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我們每一位學生都要本著“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態度,向陋習告別,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和文明牽手。
同學們,讓我們攜手并肩,以心靈贏得心靈,以人格塑造人格,以行動感召行動,使自己成為“真的種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幟,愛的化身”,讓我們在此宣誓:告別陋習,勢在必行;牽手文明,弘揚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