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演講稿寫文明的演講稿(精選3篇)
文明演講稿寫文明的演講稿 篇1
親愛的同學們:
校園的環境衛生、師生的健康安全是一所學校文明向上的標志,校園環境衛生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老師們和同學們的工作、學習、身心健康。可是,在我們的校園里,還常散落著同學們隨意亂扔的瓜子殼、包裝紙、塑料瓶、食品袋等,每當風一吹起,這些垃圾便遮空蔽日漫天飛舞;環顧校園,課堂上仍有人不專心聽講、甚至影響他人上課,課間不少人追逐攆打推搡擁擠,公共場所大聲喧嘩粗言穢語等不文明現象屢有發生,所有的這些,都與我們成才的搖籃園林式名校極不相稱,并嚴重影響到我校學子的良好形象和學校開拓進取的文明校風。“學校是我家,文明靠大家”,我們需要一個優美和諧、秩序井然的校園大環境。我們相信,沒有哪一個同學希望在一個遍地是垃圾,處處是病菌,放眼望去一片狼藉的環境中學習、生活的。
為了營造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為了保障全體師生的身心健康,我們號召廣大同學行動起來,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自覺肩負起校園環境保護的重任,進而徹底遏制校園不文明現象,促進同學們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讓這里的每個人都能在一個清潔、舒心的環境中學習工作、娛樂生活,現向全體同學發出以下倡議:
一、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不斷提升文明素質,在學習、生活中嚴于律己,嚴格遵守校紀班規,規范文明用語,努力成為一名舉止文明的.獲高生;友善待人,不說臟話,杜絕“拳頭說話”;男、女交往,自尊自愛,不勾肩搭背,不非正常接觸。
二、遵守公共秩序,增強安全意識,遵守交通規則,行車走路,不闖紅燈,不嬉笑打罵,不做危險的游戲;教學樓、宿舍樓、餐廳等公共場所不喧嘩吵鬧,不高聲交談,不并行擋道,不推搡,上下樓梯靠右步行,文明禮讓。
三、關心集體、愛護公物,注意公共衛生,不在課桌、墻壁等物品上亂寫亂畫、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更不亂扔殘渣廢物,不在校園內吃口香糖、瓜子、辣條、方便面等零食;不把零食帶入校園,不在教學區飲食,努力維護校園整潔和秩序。
四、提高環保意識,關注節能減排,支持參與廢紙、廢塑料、廢金屬的回收利用,盡量減少生活垃圾;有垃圾丟入垃圾桶,要以亂丟垃圾為恥,并及時提醒亂扔垃圾的同學。
五、生活儉樸,不擺闊氣,不亂花錢,不盲目攀比,不奢侈浪費,不貪圖享受,養成勤儉節約好習慣。尊重他人勞動,愛惜勞動成果;保持好食堂衛生,不亂丟剩余飯菜,自覺遵守食堂用餐秩序。
六、創文明宿舍,揚和諧風尚,團結互助,強化集體觀念,保持宿舍整潔。時刻警惕火災、盜竊等意外事件的發生;作息規律,按時歸宿,不串寢串樓層,定時熄燈熄聲,確保良好的休息秩序,提高休息質量。每天按時整理內務,作好宿舍清潔工作,換下來的衣物及時清洗,不在宿舍樓的過道里任意堆放廢棄物。
七、積極宣傳好人好事,勇于糾正不文明行為,以愛護校園環境為己任,自覺維護校園內所有區域的清潔衛生,高標準嚴要求地做好值日保潔工作。
八、提倡“彎腰精神”,做獲高“文明小天使”,隨時拾起地面上的點滴垃圾,扔進垃圾筒里,確保地面干凈校園整潔。
同學們,優美的環境,讓我們懂得珍惜,學會愛護;良好的秩序,讓我們道德高尚,更加文明;在優美的校園中,我們沐浴陽光,汲取營養,我們滿懷激情,健康成長!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
同學們,行動起來吧!告別曾有的陋習,秉承文明的火炬!加入文明的行列,爭做文明的使者!我們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個品質,播下一種品質,收獲一種人生;要改變校園環境,我們每個人都責無旁貸。
同學們,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從身邊做起,讓我們用文明譜寫青春之歌,讓青春與文明同行,倡文明行為,興文明之風,自覺抵制、堅決制止不文明行為,告別陋習,擁抱文明,提升個人素質,爭做文明高中生,共創文明新校園!
文明演講稿寫文明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偉大的中華民族自古就是禮儀之邦,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曾創造出許許多多令人舉世矚目的文明成果。而今,全社會都在關注我們青少年的成長。特別是黨中央、國務院對我們的健康成長尤其關心,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倍感驕傲和幸福。
文明禮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現代文明社會的重要標志。作為肩負著民族復興重任的21世紀新人,我們更加應該繼承和發揚“講文明、重禮儀”的美好品德。為此,我代表陽羅鎮第二小學大隊部在文明禮儀普及活動啟動儀式上向全校同學、全縣同學們發出倡議:
1、在家做有文明禮儀的好孩子。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生活儉樸,不比吃穿。
2、在學校做有文明禮儀的'好學生。尊敬老師,友愛同學,做遵守紀律的小標兵、同學的好伙伴、老師的好助手、學習的小能手。
3、在社會中做個實踐文明禮儀的小公民。出行遵守交通法規,遵守社會公德,活動中愛護公共設施,自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遠離網吧、游戲廳等場所,不參加不良社會活動。不譏笑他人,談吐文明,衣著整潔大方。
同學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自覺學習禮儀,積極傳播禮儀,文明實踐禮儀,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守紀律、敬長輩”的文明禮儀小標兵!
文明演講稿寫文明的演講稿 篇3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體現在金錢。
可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就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原則和道德底線。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二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后自己緊靠著墻,讓女工上了樓,他才下樓。在這里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么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眾。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公共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個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就是一個不遵守公共文明的歷史教訓。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飲料瓶、食品包裝袋,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么區別!
當我們隨手撿起地上的廢紙扔進垃圾桶時,在擁擠的公車上讓座給老弱病殘;在公共場合用輕聲細語代替大聲喧嘩;在與他人發生沖突時懂得寬容待人;在別人處于困境時能夠伸出援助之手,文明也隨之產生。一個簡單的行動,一個小小的改變,一顆博大的心靈,一個看似不經意的舉措,都體現出你的文明,文明的禮贊永遠屬于你,文明之歌也會為你而演奏。
小手拉大手,文明全社會,從現在起,從我做起,讓我們一起掀起文明的熱潮,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為學校爭光,為祖國添彩!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