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陋行走向文明演講稿(精選7篇)
告別陋行走向文明演講稿 篇1
“請到天涯海角來,這里四季春常在;請到天涯海角來,這里瓜果遍地栽......”多么優美的旋律,多么樸實的歌聲。它不僅唱出了海南寶島的魅力,也唱出了海南人民的熱情。
20xx年1月4日,海南人民迎來了繼1998年建立經濟特區以來的又一次發展機遇,那就是國務院發布《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若干意見》。建設海 南國際旅游島真正上升為國家戰略,國際旅游建設正式開始實施,面對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全島人民無不歡欣鼓舞,海南島——這個橫臥在祖國南海之上的明珠再 一次歡歌,向國民和世界展示著她的魅力。
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意味著海南面對的旅游群體不僅僅只局限在海南、中國本土的游客,很多外國游客也會來這里旅游度假。面對龐大的旅游群體對海南島的關 注,作為島民的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會留在他們的心里,會被這些來自不同地域的人帶回去。所以,我們每一位島民代表著海南島、代表著中國的形象,因此,我們深 感責任之重大、之光榮。
荀子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由此可知,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 國,中華民族向來是一個溫文爾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為、謙恭禮讓的文明禮儀之邦,華夏兒女的舉手投足之間無不體現個人的氣質與修養。在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 的重要時刻,構建文明禮儀是日常生活中十分關注的問題。然而,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的校園里,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行為:比如在課桌上總能看到一幅或一串莫 名其妙的涂鴉或難解的字符;操場、樓梯、教室等空地上總能見到與美麗校園不相符的垃圾、果皮、紙屑;教室內,走廊上總能聽到起哄打鬧的聲音;在大街小巷, 垃圾袋、雞毛蒜皮滿天飛;行人橫闖馬路,汽車無章駕駛更是司空見慣的場景了......凡此種種行為,不僅有悖于最基本的日常行為規范,影響了我們自身的 形象,更是與國際旅游島島民身份格格不入。在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的重要時刻,向不文明行為告別勢在必行:向不尊敬師長、孝敬長輩、團結同學的不文明行為告 別;向隨處亂丟垃圾、廢棄雜物,隨地吐痰,污染公共環境的不文明行為告別;向在公共設施上亂刻亂涂,踩踏禁行綠地、破壞公物的不文明行為告別;向說話臟字 連篇,舉止專橫粗魯的不文明行為告別;向橫穿馬路,車輛與行人爭道、污水飛濺行人等不文明駕駛行為告別......
老師們,同學們,海南島的公民們,文明不應該是純粹的理念,而是你我的自覺言行,文明不應該是強加的約束,而是一種習慣和自律,不要讓文明與禮儀只紙上出 現,讓它無處不在!讓它活躍在你我當中!讓它與你我同行!我們要時刻記。耗阄业囊谎砸恍卸即砹撕D闲蜗螅砹撕D衔幕覀兠總人都是海南的形象大 使,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向不文明的行為告別,讓海南島成為更加美麗富饒、文明禮儀的國際旅游島吧!
告別陋行走向文明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告別陋習,走向文明”。我國是禮儀之邦,素來講究文明?鬃釉唬“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意思就是:只是品格質樸,而不注意禮節儀表,就會顯得粗野,光注意禮節儀表,卻缺乏質樸的品格,就顯得虛浮。只有禮節儀表同質樸的品格相結合,才能算得上是一個真正有教養的人。
說到禮儀,我想起了這樣一件事:北京某公司高薪招聘,引來一大批高素質人才競相角逐,經過一系列的挑選,剩下五人,接受最后面試。這些人都已過五關斬六將,以為最后的面試只是走走過場而已,無甚要緊。于是他們都滿懷信心地走進經理辦公室,這時,經理說,不好意思,年輕人,我有點事要暫時出去二十分鐘,你們能等我嗎?五人異口同聲地說,當然可以。經理出去了,在辦公室里無聊等待的他們看到辦公桌上有很多文件,便都湊過去,一摞摞地翻看,不亦樂乎。二十分鐘后,經理準時回來了,說,面試到此結束。幾個年輕人莫名其妙,不禁問,我們還在等你呢,怎么就結束了?經理說,我出去的二十分鐘就是你們的面試時間,我們公司不需要未經同意便隨便翻看別人東西的人,雖然你們都很優秀但是連最基本的禮節都不懂,所以我們不會要。由此可見,文明禮儀對于我們來說是多么的重要!
文明是我們每一個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古往今來,正是文明促使社會不斷進步。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甚至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則會影響國家聲譽。
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然而現在,我們的群體里確實還存在有種種不文明行為的人,不是嗎?看看我們的身邊吧!一位日本老師帶著他的學生來杭州西湖游玩,一位小學生看見一個西裝革履的中國游客,隨手將手中的易拉罐扔進了平靜的湖面,小學生驚訝地問老師:“老師,您不是跟我們說中國是個禮儀之邦嗎?怎么可以亂扔垃圾呢?”老師意味深長地說:“中國人落后了!” 每個有著強烈民族自尊心的中國人,聽到這話不知有何感想?
面對陋習的挑釁,讓我們捫心自問,深刻反省。面對果皮紙屑,你及時清理了嗎?面對公共設施,你珍惜愛護了嗎?面對校紀校規,你身體力行,爭做楷模了嗎?俗話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在這如詩如畫的清華校園里,學校為我們創造了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為我們展示自我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每個人都應從心里深深感謝它,愛校如家就是我們愛的回報。愛是彎下腰撿起身邊的廢紙,愛是拿起抹布擦去課桌椅上的印記,愛是珍惜校園的一草一木,愛是擁抱文明告別陋習!告別陋習,從現在做起;擁抱文明,只爭朝夕!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對同學的悉心幫扶,是在公車上對老弱病殘的起身讓座,是對迎面而來的老師道一聲:“老師您好,老師,您辛苦了!”作為新時代的學生,我們是經濟文化的繼承著,也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每一位學生都要本著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態度,向陋習告別,從小事做起,同文明握手,從我做起。
陋習是毒藥,染黑你鮮紅的心臟;文明是仙草,使你重見光明;陋習是利劍,刺穿你脆弱的心靈;文明是強力膠,將你破碎的心靈粘合。陋習可以使華麗的外表變得暗淡,文明可以使平凡的人生變得偉大!大教育家孔子說過:“不學禮無以立。”同學們,讓我們攜手并肩,以心靈贏得心靈,以人格塑造人格,以行動改造行動,使自己成為真的種子,善的信使,愛的化身,美的極致。讓我們在此宣誓:告別陋習,擁抱文明!
告別陋行走向文明演講稿 篇3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與我們同在。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文明作為具有5020xx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文明,好大的一個詞,許多人都只把它掛在嘴邊,卻忘了用行動來詮釋;文明,好簡單的一個詞,一句話,一個舉動、一個態度都是文明的表現;文明,好神圣的一個詞,它拉近你我的距離,使我們彼此可以用心溝通;文明,屬于文明每一個人的詞,從小我們就在心里埋下文明的種子,用心靈去灌溉,它感動著我們的感動,見證著我們的成長。
文明,不僅僅只是一個詞,也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精神。它并不偉大,因為我們人人都能做到;但它也并不平凡,因為它并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做到的。它需要我們用心,完完整整的心,把它完完全全地裝起來,時時刻刻與文明成為一體。現在,我們正處于人生成長中最關鍵的時期,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于人于己于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文明,它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然而,生活中,我們隨處可以看見這樣不和諧的情景:在校時彬彬有禮的學生,一出校門卻罵聲不斷;著裝時髦的雅士,扔起垃圾也格外的瀟灑;進來時干干凈凈的會場,散會時卻臟亂不堪;紅綠燈下有序的車隊,轉眼就堵死在它巷……每當我看到這些情形時,我總是覺得這些人嚴重影響了一個地方的形象,影響了個人的、集體的、甚至國家的尊嚴。也許有的同學會為自己辯護:“區區小事,何足掛齒?”難道這真的是區區小事嗎?有這種思想的同學,我想告訴你們:“你們完全錯了。”劉備曾說過:“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老子也說:“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做于易。”細節決定成敗,我們只有嚴格要求自己,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學會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才能有正確的道德選擇于正確的道德行為,也才有可能成為真正合格的中學生。
同學們,青春的歲月一晃而過,讓我們在陽光下接受洗禮,在風雨里迎接磨練,在正氣中健康成長,成為一個合格的中學生,成為一個能擔當明天重任的有責任感的中學生吧!擁有文明,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健康;擁有文明,我們的國家才會更加強大!愿文明與我們同在,愿我們的明天更加精彩!謝謝大家!
告別陋行走向文明演講稿 篇4
文明禮儀伴我行演講稿篇一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校園文明禮儀》。
很高興今天能站在這里,我我想用一首詩來開始我的演講,“有一支歌,我們天天都在吟唱;有一支歌,就像鮮花四季開放;這支 歌的名字叫禮儀,它的歷史源遠流長…”今天我來說一說校園禮儀!
當燦爛的陽光綻放你的笑臉,當絲絲微風拂過你的臉頰,同學們,你們是否感覺到夏天帶來的愜意呢?夏天來到了。夏天是美好的 ,我們在這美好的校園里做什么呢?
當你踏著輕快的步伐走進學校的時候,你是否會想起那些經常手拿掃帚,埋頭辛苦掃地的同學;當你在干凈、整潔的校園里盡情讀 書的時候,你是否感覺到這一切是因為我們講文明,懂禮儀。我們知道,夏天是美麗的,繁華似錦,草木茂盛。可你更應該知道美 麗的校園是純潔、文明的!
在這么美麗的校園里,同學們,你們怎么可以漠視那盡情飛舞的果皮紙屑,而不伸出雙手?你怎么忍心讓干凈的墻壁,留下各種筆 跡和串串腳印,還發出幸災樂禍的笑聲呢?你怎么能在你同窗好友的面前演刀光劍影、插隊哄搶呢?你怎么可以背著師長私自出校門 、出家門,而全然不顧他們的感受呢?難道你沒有察覺到師長眼神中那一絲擔心、那一縷疲憊。同學們,美麗的校園美不僅僅需要 每個人的付出,更需要你我的文明舉止呀!
文明是風,它可以吹拂每一位同學的心;文明是花,它能將校園裝扮得更美麗。同學們,讓我們在寧靜的早晨里,在明媚的陽光下 宣誓: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引領文明風氣、創建文明校園、爭做文明學生!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會使我們的大家庭充滿 希望、充滿活力。
謝謝大家。
告別陋行走向文明演講稿 篇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這幾天,我通過報紙了解到了最近全國的各個城市都在爭創文明城市,我們牟平自然也不例外,大家都在齊動員,這幾天我發現我們牟平有了很大的變化。
昨天,我去振華商廈,一路上我發現到處都煥然一新,每隔一段路程都會有一位或兩位“創城監督員”,監督城市的文明。路邊的花壇旁有一些工人在磨平花壇周圍的石階,還有很多環衛工人在打掃,路邊也被畫上了一些暫時停車位。
在北翠市場旁邊時,我發向這里和以前大不相同,以前臭哄哄的樣子全不見了,變得干凈整潔。來到振華商廈門前,只見一輛輛車都整齊劃一的停在一起,轎車也整齊的停在停車位上。這變化可真大呀!
小區前的敬老院變化也很大,原來那邊又臟又亂的土堆,這幾天已經整整齊齊的鋪上了瓦磚,成為了一條步行街,不再是雜草叢生了。回到小區,我發現有幾個老奶奶和一些小朋友彎著腰在地上撿冰糕紙等類似的垃圾,我也馬上加入了這個行列,一起行動,為“創城”出一份力量;丶視r,樓洞里,小區的物業人員都在清理樓棟:拖地、擦欄桿、清理廣告紙等等,“創城”的變化真是隨處可見呀!
創建文明城市,你我一同行動!現在我們都在為創建文明城市做貢獻,讓我們一同努力,是城市變得更加美好!
告別陋行走向文明演講稿 篇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中國,是世界文明最早的發源地之一,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燦爛文化。作為一名中國人,一名龍的傳人,我們應該懂得什么是文明,什么是不文明,F在我就給大家來講講我最進發生在身邊的幾則小事。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我一個人去姑姑家。在公交車上,我看見離車門不遠的地方有個座位就立刻坐了上去,車子行了一段路,車門緩緩打開,從下面走上來一個老奶奶,她拄著拐杖,看起來很吃力的樣子。沒有一個人去幫她,老奶奶好不容易才站穩,她東張西望像是在尋找座位,我見了想起了老師教給我們的話:要關心老、幼、病、殘者。就連忙站起來,對老奶奶說:“奶奶您坐吧!”老奶奶聽了先是一愣,然后馬上笑瞇瞇的對我:“不用,不用!你自己坐吧。”“給長輩讓座這是應該的。”我邊說還邊扶著老奶奶上座。“乖孩子。”老奶奶夸我,我不好意思的笑了。車上的人們向我投來敬佩的目光。“要是這美德能代代相傳就好了。”不只是誰說了一句。“是呀,是呀。”公交車里的人應聲起來。到站了,我下了車。
還有一次,我去公園玩,發現垃圾桶邊全都是垃圾,我想:撿還是不撿,撿呢太臟;不撿呢,污染環境。怎么辦呢?我絞盡腦汁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我向物業的叔叔借了一個夾子,我一手捂著鼻子一手用夾子把垃圾一點一點夾進了垃圾桶。撿完垃圾,我已經筋疲力盡。雖然辛苦,但我一點也不覺得累,反而心情是那么輕松愉悅。
文明的中國需要我們共同去打造,讓我們攜起手來創造出更好的明天。
告別陋行走向文明演講稿 篇7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講文明是每個人不可缺少的一項任務,也是無處不在的。說起文明,大家一定知道”創建文明城市,建和諧家園“這一行口號吧!光喊口號有什么作應,當然要行動起來才可以呢!
其實,實際生活中有許多不講衛生的人,比喻說,有人去旅游,休息的時候,就坐在石頭上,吃完的水果皮就隨便扔在草坪上,太不講衛生了!我們學校也有一些不講衛生的,在學校后花園那兒,以前,我和我的好朋友去后花園玩,看見用白色粉筆在墻上寫的字。
什么是文明?——是不亂扔垃圾、保護花草樹木……這些才是文明。
我曾經看過一則公益廣告:有人這樣問過我,播出的一條公益廣告,能不能改變我們生活中的那些壞習慣呢?我說不。公益廣告對于社會中的那些不文明的現象也許不可能改變,但是我相信,一條公益廣告就好像是一盞燈,燈光亮一些,我們身邊的黑暗就會少一些。
有一次,在路邊,我看見一個小女孩兒正在吃冰糕,他隨手將冰糕紙隨地一扔,就頭也不回地走了。我不由得長嘆一聲,想:這就是文明城市啊?!就可以隨便扔冰糕紙?市政府剛剛發出了”創建文明城市“的稱號,就做成這樣呀?!想著,我不又向前走了幾步,撿起冰糕紙扔進了垃圾箱內。
還有一次,我學完英語,爸爸來接我,在回家的路上我吃了一個桃子,吃完后,我問爸爸:”這桃子放在哪兒?“爸爸一把拿去桃子,一扔,扔在了樹木從里。”這樣不文明的!“我說。”正好給樹施施肥“爸爸說。我無話可說……”文明是把尺子,時刻衡量著你我他“創建文明城市,從我,從每一個人做起。人人為我,我為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