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黔之驢》有感作文(2篇)
讀《黔之驢》有感作文(1)
五(2)班傅涵涵
我讀了《黔之驢》這則寓言故事,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這則寓言主要講了:古時候,貴州一帶本來沒有驢,那里的人們對驢都不熟悉.有個人從外地運來一頭驢,沒有人需要驢,這人只好把驢放在山腳下.一只老虎尋食,發現了這頭驢,老虎從來沒有見過驢,不知道驢有沒有危險.經過好幾天的細心觀察,老虎終于發現驢子的本領不過如些罷了!就沖上去把驢吃掉了.
讀了這則寓言我知道了從驢的外形龐大看,像有大力氣;從聲音洪亮看,像很有威力,很嚇唬人.假使驢子一味裝大,不暴露自己究竟有多大的本領,讓老虎摸不到底細,老虎雖然很兇猛,但仍然會對它感到疑懼,終究不敢輕易下手.但用裝腔作勢嚇唬人,又怎能靠得住呢!驢子最終落得了被老虎吃掉的下場.這一篇文章告訴我們:那一些看起來可怕的東西或事物,其實不可怕,我們只要認真觀察就可以發現他的虛假.這篇文章也告訴我們做人要實事求是,不要弄虛做假,如果弄虛做假很容易被人揭穿的.
讀《黔之驢》有感作文(2)
沂河實驗學校 單夫菊
黔之驢,龐然大物也,然,不勝怒,踢之,而黔驢技窮,終被老虎食之。
讀罷,我一方面為老虎的狡詐和兇殘而憤怒,另一方面也為黔之驢的悲慘命運而惋惜。
掩卷凝神,我陷入深深的沉思:
現在,我不就是“黔之驢”嗎?
我所面對的學生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個性越來越張揚,管理和教學是越來越力不從心,真的有那么一天,我也黔驢技窮時,想必下場和黔之驢的下場沒有什么兩樣,于是我情不自禁的汗流浹背。
我反思黔之驢,如果他不怒,不踢之,就不會有技窮的顯示,終以龐燃大物展示在老虎面前,而老虎必將終不敢前,而終懼之。
如果這么想的話,驢的悲慘下場不在于老虎的強大,而在于沒有認請自己和了解敵人老虎的情況下,就盲目的蠻干、硬干。
這么想下去,如果驢以龐然大物之形不顯示強,就不會有硬碰硬的沖突,和老虎和諧相處下去也說不上。
再說,學生畢竟不是老虎,我自然沒有被吃掉的危險,這么想懸著的心自然也就釋然了,但黔之驢的下場使我警覺,決不能夠學黔之驢的。
怎樣才不會犯黔之驢的錯誤哪?
那就首先了解我們的對手——學生:
現在的學生個性張揚,自我意識強,有著強烈的自我成功欲望,渴望被理解,渴望被尊重,更渴望被老師、同學、家長認可和肯定,但另一方面也更容易沖動,偏激。
再來看我們自己:
我們有淵博的知識,高尚的情操,崇高的人格,堅定的信念,這些就是我們的本錢,所有的這些使我們在學生看來,儼然就是龐然大物也。
面對著學生,我們也有龐然大物的優勢,學生自然有敬畏之心,這正是我們實施我們教育的時機,以我們的學識,以我們的人格去感染,去教化,去塑造,想必也就會有我們的期望。
但我突然有種害怕的感覺,我們的學識,我們所擁有的所謂“龐然大物”是紙包不住火的,終有一天,會被學生看破,甚至超過。那時我們不也是“黔驢技窮”嗎?
是呀!在舞臺上,我們的演技總有個頭,到時不免落個“技窮”的下場。
我們為什么會“技窮”,是因為我們是演員,是因為我們在舞臺,如果,讓學生在舞臺上表演,既滿足了學生想表現的欲望,又讓學生落個“技窮”的下場,到時,我們面對“黔虎技窮”的老虎不也是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嘛。
這么想,我們是“黔之驢”,也不必害怕,因為我們不會有“技窮”的時候,因為我們不是演員,自然沒有演出結束的后怕。
于是,我想說,
給學生一個舞臺吧!
讓學生在我們搭建的舞臺上盡情的舞蹈吧,
讓學生自己自由的發揮、自主的發展,自編,自導,自演吧
夜淡,天明了,凝視著“黔之驢”,心情久久不能夠平息:
“讓老虎表演!”這就是黔之驢告訴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