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子彈飛觀后感
說實在的,這是我第一次寫電影觀后感。我是說自發的,不是小學里的狗屁任務性質的《觀雷鋒后有感》或者是初中時候一點也看不懂的《拯救大兵瑞恩》后被家里人逼著寫的東西。說實話,小學時候看雷鋒記得最清楚的就是當時我旁邊人冒出來的一句“看那個女的的屁股露出來了”,其他的情節倒是忘了。也不是說其他的電影沒有可寫的價值,只是恰巧物品今天蛋抽筋無聊外加這電影實在是厲害,所以就寫了。
開頭的時候是馬拉火車,當時我就想起了影評了。說姜文是在諷刺中國經濟,廉價勞動力拉著中國的現金科技,gdp增長全靠人。這時候忽然想起了韓寒,寫《他的國》時候說的,自己的文體其實沒有想那么多,只是偶爾想寫偶爾不想寫,并告誡那些什么什么家,不要多想。韓寒是小時候學語文受刺激受大了,我想我也是,小時候就鬧不明白,語文試題里的問題——“請解釋此句在文中n種意義”有什么意思。我怎么感覺作家自己都沒這個意思,硬讓出題的給忽悠出來的。后來看尋羊歷險記,美國的書評家評論里面的那只羊代表的是日本帝國主義什么的,可到了作者村上大師那兒(這兒大師表示尊敬,這輩子沒尊敬過幾個人)人家說,自己也不知道那只羊代表的是,只是代表了自己的一種感覺。這兒我就想,書評家不這樣寫是不是tmd沒飯吃啊,或者是,另外一種解釋?吃多了撐的?對還在深陷這種“此句在文中有哪幾種意思”的同胞們表示同情,唉,慢慢熬吧。
然后是葛優被搶,臨場編出的謊話,把張麻子給忽悠住了,最后自己老婆非說是別人的。到縣城里面和張麻子說:“兄弟我告訴你,寡婦不能睡,會遭天譴的。”張麻子于是說出了那個經典臺詞:“她都是寡婦了,我不能再讓她守活寡。”這種人要是放到現在大家來看無疑是不可取的,甚至可以說是好笑,小丑一樣的人物。但要是劇本換了,張麻子和黃四爺的火拼都死了,葛優沒死并因為剿匪有功且沒了地頭蛇坐收了漁翁之利怎么辦。這下看來,他的做法無非又變成了大丈夫能屈能伸,其實我感覺很多事都是這樣,成功者的之前的失敗永遠都是另一種形式的成功,失敗者的成功永遠都可能是為失敗打下基礎。若過現在是高考,寫到這里我或許會用點例子,搞成排比,騙點分,但是這是日志,大家自己想例子吧,什么韓信沒有成功,他的胯下之辱會被人怎么想,或者是喬布斯沒有成功,他的外形要求的苛刻會被人認為怎么樣。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大家的資源比我豐富,請自便,自便。
接下來是重頭戲。聽說這部電影改編自小說。那我不知道如此精彩的安排是來源于姜文導演還是來源于那位作家?芍^是一環扣一環。絲毫沒感覺有牽強的感覺。不想小時候看的少年包青天,我勒個去的有一集說他知道床被移動過是因為床腿底下有樹葉,我靠,那次我睡的好好的床也沒動還有一頁書壓床腿下了呢,害的我抬了半天。我估計那編劇也是被導演逼急了,打麻將呢忽然想起來明天交稿就急急忙忙牌一推說胡了就跑回去寫了,后面跟一堆子人說他詐和。
其實我看到老二死的時候我就想,這下完了。我腦中一片空白,真不知道劇情會怎么發展。老窩被人端了,自己火力又不夠,就那幾個人。咋整。后來我看到他們四個人的時候就更沒底了,我就想,看吧,子彈總不能從屏幕里飛出來把我斃了,接著就是發錢,黃老四收錢的時候我就明白什么意思了。調動人民群眾,發槍的時候我想,要是這樣就各族人民百萬雄師過大江了這可就忒沒意思了,也太假了。人民群眾那時候的忍耐力是無限的,只要有點,額little有時候英語還好些,否定了都,就不會反,果然影片沒有這么讓我失望,用那個替身的時候我簡直拍案叫絕了。這是最經典的了。
冷靜下來的時候覺得也有弊端,國產片常有的,英雄彈無虛發,狗熊彈發虛無,也是被本片演示的淋漓精致。
中間還有幾個沒看懂,下雨的時候那幾個萬民傘倒了的含義,(有時候含義還是會有,只不過沒那些什么什么家想的那么多)不過那個師爺死在銀子里倒是看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