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商局XX年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四、狠抓隊伍作風建設,社會形象進一步提升。
(一)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增強干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主動性。以開展“八榮八恥”學習教育活動為契機,在全系統提出了“腳踏實地干工作,一心一意促發展”的口號,要求全體工商人員不斷增強廉潔勤政意識、埋頭苦干意識、默默奉獻意識和開拓創新意識,切實為服務經濟發展,為推動工商行政管理事業發展做幾件實事。為調動女同志工作積極性,今年“三八”婦女節期間,組織全局女同志外出參觀學習,專門召開了“提升境界、干事創業、展巾幗風采”暢談會,廣大女同志就如何發揮好半邊天作用,干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踴躍發言,明確了目標,找準了位置,與男同志一起忘我的投入到工作中。今年5月份,我局兩費收入1943962元,提前一個月完成了上半年兩費收入計劃。
(二)開展效能監察,狠抓行風建設。作為省局指定的行風廉政建設聯系點,始
終把行風建設當作一件大事來抓,在嚴格執行《行風廉政建設有關規定》、《執法人員行為規范》等規章制度和兩項禁令的基礎上,專門召開了行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局長與科所長、科所長與一般人員,層層簽訂了行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將各自職責進行了細化。為進一步強化工商人員的責任意識,從4月14日至5月12日,由紀檢組長帶隊,從監察室、政工科、財務科抽調專人對文明管理、優質服務、提速增效、市場管理和行風建設等問題進行明察暗訪。在暗訪中按照不怕丑、不護短、徹底整改的要求,不對轄區工商所打招呼,直接走入經營業戶,查看經營情況并發放《征求意見書》,對發現的個別經營業戶營業執照不懸掛,部分食品經營業戶食品擺放不規范以及個別工商人員上班期間不著制服等情況進行了及時通報反饋,強化了經營業戶的規范經營意識和工商人員的依法監管意識。
(三)推行收費方式改革,贏得經營業戶理解和支持。 按照市局的要求,從5月中旬開始,對全市個體經營業戶進行了“拉網式”摸底排查,在工商所建起了詳細的經營業戶檔案。以工商所為單位,成立了經營業戶代表、工商所長、分管人員和局財務科人員共同參加的評定費小組,根據經營業戶的行業類別和經營狀況,為他們制定了科學合理的收費標準。目前定費工作已完成,各工商所正在所內用陽光收費公開欄進行公示。下一步,將為每個經營業戶都印制一張繳費明白卡,發至他們手中,以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為進一步樹立工商人員良好形象,我局還在**市電視臺進行了政務公開承諾,公布了違諾投訴電話。與此同時,我局還兩次走進**市政府開通的承諾熱線,就社會關注的創馳名、著名商標,農資、食品安全等問題與群眾進行了直接交流,以優良的服務態度贏得了廣大經營者的理解和支持,工商人員的社會形象進一步提升。
四、深入開展“紅盾護農”行動,農資市場秩序進一步好轉。
(一)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結合3.15國際消費者日紀念活動,在表彰為消費者權益做出突出貢獻的杰出人員的同時,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紅盾護農千村行”授旗活動,由市政府領導向我局授旗,又由局長劉長軍同志向執法科室和基層工商所長授旗,并由農資經營業戶代表發起了拒不銷售假劣農資簽字活動。儀式結束后,工商人員利用兩個月的時間深入到經營門店和田間地頭指導經營業戶健全進銷貨臺帳,引導農民購買放心農資。與此同時,還專門邀請農業局、生資公司、種子公司的專家到各鄉鎮集市講解農資的辨假識假知識,不斷增強農民群眾的自我保護能力,形成全社會共同抵制假劣農資的良好氛圍。
(二)積極引導、合理規范。加強農資經營業戶的登記注冊審查力度,對不具備登記條件的農資業戶,一律不予核發營業執照。根據“供銷社經營網點少,農民購買農資難,個別經營業戶無照經營農資”的現象,積極同供銷部門聯系,以市供銷社與部分具有農資經營能力的經營業戶簽定協議書的形式從事農資經營,新增農資經營網點61家,既方便了廣大農民購買農資,又解決了一般群眾不能經營農資問題。為推進農資市場規范管理,進一步出臺實施了農資市場監管責任制、農資商品質量購銷查驗制、農資商品質量抽查制、不合格商品退出制、農資商品質量信息公示制、信用分類監管制。為每個農資經營業戶統一制作了農資商品經營警示牌,并向全社會公開了農資商品投訴舉報電話,有效的建立了事前預防、事中監督、事后追究的長效管理機制。
(三)加大執法力度,維護農資市場秩序。繼續開展12315進農村、進社區活動,在全市所有村莊都建立了消費者投訴站和12315申訴舉報站,農民群眾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不用進城,在當村就可以協調解決。遇到復雜案件,工商人員半個小時就可以趕到現場。與此同時,突出春耕、夏播等時節,以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為重點,對化肥、農藥、農膜、種子、農機具等農資商品,開展了大規模的專項執法活動。5月28日,我局接到遼寧省東亞種業有限公司的投訴后,先后在王集鄉和市區兩家種子經營部內查獲假冒玉米良種XX余公斤,案值近XX0元。建立完善農資商品備案制度,所有銷售農資,必須出具生產廠家的合格證明,對不能出具合格證明的在工商人員的監管下進行送檢,對檢查出的不合格農資商品依法予以嚴肅處理,并通過報紙、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向社會予以公告,進一步強化農資經營業戶誠信經營意識。全面落實農資打假轄區責任制、市場巡查制,規范農資市場的經營秩序,營造了良好的農資市場環境。今年以來,我局先后查獲假玉米種2萬斤,假氧樂果農藥30箱,不合格農膜313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