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課程開發文獻綜述范文
近年來,國內學者也開始從多角度對教師勝任力進行探討。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徐建平對中小學教師應具備的專業勝任力結構模型進行的探討;許燕通過問卷調查法,對優秀教師心理素質結構的探討;顧海根運用調查法,對理想教師最重要的人格特征的探討。而這些研究表明優秀教師除了具有教師共有的勝任特征之外,還包含有額外的品質。當然,還包括對高校、高職教師的勝任力的研究:顧倩、楊繼平()研究了大學輔導員勝任力;任嶸嶸、史學軍、王金玲等人 ()對高校教師勝任力模型的研究。何向榮()對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績效管理的模式進行了研究。陳連生()指出高職教師的勝任特征與其任務績效都有正相關,張議元、馬建輝()通過對高職院校教師勝任特征研究,認為高職教師勝任特征模型的研究則是從教育對象、教育目標的角度來研究教師崗位的需求,注重教師潛能的開發和教學效果的統一,更人性化和科學化。
以上研究從不同角度、不同研究對象出發,對教師的勝任特征進行了分析和研究。但是,由于教師工作的復雜性,對教師勝任力研究還沒有形成一個較清晰、明確的勝任力模型,對教師的勝任力研究還不夠突出其行業特點。
綜上所述,對教師勝任力的研究還不夠細化、深入,對教師勝任特征的概括不具有鮮明的特點和針對性,和其他行業相比缺乏區分度,教師的評價過于主觀缺乏客觀的標準。基于對高職課程開發模式、課程實施以及教師勝任能力相關文獻的綜述,結合當前我國高職課程改革現狀和實際存在的問題,開展對我國高職教育教師勝任能力的研究,構建教師勝任力模型,以提高高等職業教育的質量,促進高職教師的專業發展具有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