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答辯有助于論文質量的保證
二、預答辯階段程序設置及對論文質量保證的作用
預答辯是正式答辯的預選和預演,在整個答辯環節具有重要的作用,對保證和提高論文質量更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目前博士論文設置預答辯程序的較多,碩士論文設置預答辯程序的以專業碩士、在職碩士為主,統招脫產的科學學位碩士論文設置預答辯程序的相對較少。
首先,要充分認識預答辯對確保和提高論文質量的意義。多所學校博士論文預答辯辦法都提到:“博士學位論文預答辯是博士生在申請學位論文正式答辯之前進行的一次集體指導,是保證博士學位論文質量的重要環節,其主要目的是,查找博士論文存在的主要問題,幫助博士生進一步修改完善論文。”[2]不少學校要求預答辯委員會對學位論文進行嚴格、認真審查,重點檢查學位論文的創新性、論文工作量、有無違反學術規范現象等,并詳細指出論文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提出改進意見[3]。所以預答辯是作者在論文精雕細琢前相關專家對它的一次會診,一次集體指導,重點是查找論文的不足和問題,目的是幫助作者修改和完善論文。
其次,要注意預答辯的時間安排。一般來說,學位論文預答辯應安排在論文初稿完成之后,預答辯的時間不應少于正式答辯的時間。我們之所以說預答辯是正式答辯的預選,主要的意思是預答辯必須給出明確的結論,該論文是否具備了參加正式答辯的資格。多數學校明確要求預答辯結論應分為:未通過預答辯(不能如期參加正式答辯)、經修改后可通過預答辯(預答辯委員會要明確提出具體的修改意見,論文作者按修改意見要求認真修改后方可如期參加正式答辯)、通過預答辯。說預答辯是正式答辯的預演,是指預答辯一定要按正式答辯的程序和要求進行,答辯過程甚至應超過正式答辯,因為預答辯要求答辯委員會專家有時間充分闡明自己對論文的看法,特別是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及相應的解決辦法。多數培養單位將預答辯安排在論文評閱階段之前,但若能安排在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盲評之后,與通訊評審大致相同的時間,似乎對提高論文質量更有意義。因為學術不端行為檢測、盲評重在預選,與預答辯的第一項功能相近,結合前兩項的結論,可節省預答辯預選環節的時間,而預答辯的第二項功能查找論文的不足和問題,進一步完善論文,與通訊評審的主要功能是契合度較高,可以共同作為修改和完善論文的參考,對提升論文水平很有好處。
最后,要結合學科特點,切忌一刀切。很多培養單位預答辯管理辦法規定太細太具體,沒有充分發揮學科的作用,容易導致重形式,輕實質。預答辯成敗的關鍵在于學科的重視程度,而每個學科又有各自的特點,所以對預答辯的具體時間安排、預答辯委員會的選擇、每篇論文預答辯的時間安排,在嚴格要求的同時,給予學科一定的自主性和靈活性非常重要。
三、正式答辯階段程序設置及對論文質量保證的作用
根據 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規定,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負責審查碩士和博士學位論文,組織答辯,就是否授予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作出決議[4]。因此,正式答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審查學位論文是否達到了相應學位的基本要求和學術水平,它是保證學位論文質量最關鍵的一個環節。關于正式答辯的程序,各學位授予單位大多根據相關文件和本單位的實際自行制定。特別是隨著優秀學位論文評選、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的開展、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建設的強化,學位論文正式答辯程序設置日趨嚴密、規范和透明。
正式答辯階段程序設置的嚴密周全是保證論文質量的基礎。這一階段程序設置要從學位授予及培養單位、申請答辯人、答辯委員會三個角度考慮,學位授予單位要做到領導重視,相應管理監督機制健全;學位培養單位要做到分工明確、責任清楚;學位授予及培養單位應對申請答辯人嚴格審核,確保申請人提交的各項形式要件符合參加答辯的要求,確實獲得答辯資格;答辯委員會遴選應符合有關規定,既要從學術道德和學術水平層面考察,也要有必要的回避,防止人為因素影響答辯。答辯委員會成員應盡職盡責,公正嚴格,答辯過程要嚴謹、有序。一定的標準化規范十分必要。正式答辯全過程的公開透明是保證論文質量、答辯過程嚴肅公正的必要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要求答辯委員會必須有外單位的有關專家參加[5],各學位授予單位制定的答辯辦法均明確規定答辯必須公開進行,甚至具體規定了公開方式。如規定提前幾天公布答辯的時間、地點等信息,以便廣泛吸納校內外有關人員列席旁聽[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