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畢業論文:會計在稅收方面的理論研究
3.2混合業務單位。是指與鄉(鎮)金庫的設置相對應,對鄉(鎮)固定收入和縣鄉(鎮)級共享稅款收入除負責征收以外,還負責與鄉(鎮)金庫辦理其入庫、退庫業務,對縣級固定收入稅款和縣級以上稅款收入只負責征收、上解業務,不負責入庫、退庫業務的基層稅務機關。其稅收會計要核算稅收資金從實現到上解過程及部分稅款的入庫和提退過程。按照前面對稅收會計主體含義的界定,這四種單位都進行稅收業務的會計核算工作,因此都應是會計主體。但對這一問題的理解,有兩種不同的意見:一種觀點認為稅收會計的主體,是指直接負責與金庫核對入庫稅款和從金庫辦理稅款退庫業務的稅務機關,即上述四種單位中的入庫單位和雙重業務單位才是稅收會計主體。第二種觀點認為上述四種單位均是稅收會計主體,只是按其反映稅收資金運動過程的完整性分為完全獨立的會計主體和相對獨立的會計主體。獨立的會計主體指核算稅收資金運動的全過程(即從申報到入庫全過程)的稅務機關,上述的入庫單位和雙重業務單位即屬于此類;相對獨立的會計主體是指核算某階段的稅收資金運動過程(即從申報到上解過程)的稅務機關。
4、稅收會計亟待改革的問題——稅收成本效益問題
稅收具有強制性和無償性的特點,因此稅收收入的征收要嚴格按照國家的稅收法律、法規執行。稅收收入的多少,既取決于稅法,又受經濟形勢的制約。稅務機關要嚴格執行稅法,既不能少征,也不能多征。由此而形成了一種觀念,即稅收會計就是要如實核算、反映稅款的的征收、上解、提退、減免和入庫,而無需核算稅收成本、費用和盈虧,并把這視為稅收會計區別于其他會計的特殊性之一。受這種傳統觀念的影響,多年來雖然稅收會計進行多次改革,但均未觸及稅收成本的核算問題。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局面越來越明顯。在這種情況下,還依靠原來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稅收征管方式肯定是行不通的。對于多種經濟形式,必須采用多種稅收征收方式方法,這必然會導致稅收征收成本的加大。因此,要不要核算稅收征收成本,考核效益,是不言而喻的。按現行的稅收會計體制和制度是無法實現核算稅收征收成本、考核效益這一目標的。因為現行的稅收會計和稅務部門的預算會計是分離的,稅務部門進行稅收征管活動所需的經費來源和各項支出均由稅務部門的預算會計來核算。而稅務部門的業務活動是稅款的征收和入庫,其成果最終體現為征收多少稅金、入庫多少稅金,這部分內容是由稅收會計來核算的。稅務部門預算會計和稅收會計兩者一個核算業務活動支出、耗費,一個核算業務活動的成果,各算各的賬,兩者互不干涉,客觀上就造成了不計稅收征收成本,無法考核稅收的所得與耗費,提高稅收效益也就無從談起。
參考文獻
[1]蓋地.稅務與稅收會計[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趙麗生,等.稅收會計[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