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學生畢業論文范文
從內容上看,兩本書是姊妹篇。看得出《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是《湯姆·索耶歷險記》的續。從情節上看《湯姆·索耶歷險記》一書更為輕松活潑,結局兩個小男孩大發橫財是一個皆大歡喜的收筆。而《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一書中的哈克顯然對“死”這一話題極為敏感。哈克在寡婦家時睡覺前感到“只覺得寂寞孤單,真是恨不得死去的好”。全書中多次描寫到肅殺荒涼的景象(如密西西比河兩岸的荒原),以及慘無人道的場面(如兩家紳士射殺私奔子女)。都讓人覺得《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超越了孩子的故事,也不光是給孩子看的書了。它是密西西比河上的《奧德修記》,還塑造了一個機智勇敢的逃亡“黑奴”形象。作家視他為一個真正的人。《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將《湯姆·索耶歷險記》一書中的反種族歧視觀念進一步加強深化了。因此《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比《湯姆·索耶歷險記》更加偉大。
5 結語
馬克·吐溫在《湯姆·索耶歷險記》中明顯傾注了他對童年的深情懷念。就像哈克在《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開頭就說:“你要是沒有看過一本叫做《湯姆·索耶歷險記》的書,你就不會知道我這個人。不過這沒有什么。那本書是馬克·吐溫先生寫的,他大體上講的是實話。有些事是他生發開來的,不過大體上,他講的是實話。不過,實話不實話算不了什么。我沒有見過從來沒有撒過一回謊的人……”如果馬克·吐溫先生的初衷是寫一部童年回憶錄的話,他一定不希望自己童年紀事中有《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中的殘酷情節。這也許就是馬克·吐溫先生偏愛《湯姆·索耶歷險記》的原因之一吧。如果說《湯姆·索耶歷險記》充滿了對現實生活的浪漫主義,《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則是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的完美結合,浪漫與現實,交相生輝。
參考文獻:
[1]馬克·吐溫,張友松譯.湯姆·索耶歷險記[m].福建: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1998.1.
[2]劉尊棋主編.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2.736.
[3]楊政.200部世界名著展評[m].重慶大學出版社,1994.241.
[4]馬克·吐溫.馬克·吐溫自傳[m].南京:譯林出版社,330-331.
[5]霍夫曼.吐溫的主人公與吐溫的天地[m].濱州:濱州大學出版社,1988.55,77-78.
[6]馬克·吐溫,吳繼梅譯.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m].浙江: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