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農業局工作總結和2010年工作計劃
。3)抓住 “東桑西移”工程的實施機遇,全力把蠶桑產業打造成為我縣“第八大”支柱產業。實踐證明,種桑養蠶是一項“周期短、見效快、效益高、收效長”的好產業,**縣豐富的土地資源和優越的氣候條件,不但適宜種桑養蠶,而且還能飼養出多絲量的蠶繭,產量高,內在質量好,比較效益高,廣大農民群眾看到了種桑養蠶的潛在效益,種桑養蠶積極性較高,正逐漸成為全縣農民增收的新途徑、新亮點。全縣蠶桑產業要尋求突破,在2009年內完成3.58萬畝桑園建設任務的基礎上,整合現有項目和資金,加快養蠶房建設,充分調動縣鄉兩級農業科技人員積極性,加大科學種桑養蠶技術培訓力度,計劃在文東、安康、上允、東河、大山、謙六、糯扎渡、南嶺、勐朗、竹塘、發展河、東回、拉巴等13個鄉(鎮)對XX年年前種植的4000余畝桑園進行嫁接,嫁接技術培訓30期1000人次;在上允、勐朗等2個鄉(鎮)進行春蠶養殖技術骨干培訓3期100人次;在涉及種桑的鄉(鎮)進行夏蠶養殖技術培訓70期XX人次。
4、繼續堅持深化改革
。1)在縣委和縣人民政府的部署下,做好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改革工作。整合人才資源,調動鄉鎮農業科技人員的積極性,有條件的地區實行科技承包。建立農業科技優質服務區,認真落實各鄉鎮農業工作站服務責任制,將各農業工作站科技人員分村分組,明確每個科技人員工作任務和工作范圍,并在各自的工作范圍內公開聯系方式,做到農業科技入村、入社、入戶,服務到位。
(2)積極穩妥推進農場改制。
5、緊抓“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這一難得機遇,積極向上級申報爭取項目,為我縣農業發展增強后勁。
6、依法治農、依法護農、依法興農,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和諧發展
(1)加強農業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增強農民民主法制觀念,進一步提高了廣大人民群眾法律意識。
。2)堅持抓好農資打假、農機執法、漁政執法等農業行政執法工作,配合工商、物價等部門嚴肅查處亂漲價和制售偽劣農資的坑農害農違法行為,確保農民利益不受侵害。
。3)全面落實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各項措施,繼續深入開展同"法輪功"等邪教組織的斗爭,加大禁毒人民戰爭和防艾工作力度,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做好隱患排查工作,化解矛盾糾紛,積極預防和避免群體性事件的發生。
。4)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對農業投入品和產出品要加強督查管理,加大執法力度。
。5)抓好安全生產,加強農機生產的安全管理,安全率要達到9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