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行動幼小銜接宣傳月活動方案(精選3篇)
我們在行動幼小銜接宣傳月活動方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參觀小學,初小了解小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熟悉校園環境、教師和學生,了解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
2、激發幼兒入學的向往之情,不斷加深即將成為一名小學生的自豪感。
二、活動時間:
20__年6月18日
三、參加對象:
全體大班幼兒、大班老師、保育員及行政后勤、保教處成員。
四、活動地點:
參觀良村鎮中心小學
五、活動準備:
1、對幼兒進行參觀前的談話活動。
2、返園路上各路口安排后勤人員值守。
3、與參觀良村鎮中心小學聯系參觀事項。
六、活動流程:
1、7:30—7:50全體人員準時在參觀良村鎮中心小學大門口集合,分班列隊。
2、7:50排隊進入參觀良村鎮中心小學。
3、8:00—8:10參觀良村鎮中心小學校長給小朋友講話。
4、8:10—8:20分班上廁所。
5、8:20觀看升旗儀式和廣播體操。
6、8:35—9:15(第一節課)幼兒分班進入一年級教室旁聽一節課了解小學生是怎樣上課的。
7、9:15—9:25(課間十分鐘)了解小學生的課間十分鐘都做些什么。
8、9:35在小學老師的帶領下,幼兒分班參觀小學環境,包括操場、教室、圖書室、電視臺、廁所、語音室、多媒體教室、計算機室、食堂等地,了解各設施的功能以及學生應遵守的公共規則,知道這些地方是小學生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
9、10:50與小學老師、哥哥姐姐們告別,請小朋友向小學老師說表示感謝的話。
10、11:00全體人員集中,安全返園。
(返園路線:參觀良村鎮中心小學——幼兒園)
11、延伸活動:回園后,各班組織幼兒圍繞“我向往的小學生活”展開討論,講講自己在小學中的所見所聞及所感。
七、注意事項:
1、請家長在7:50前準時將孩子送到良小門口本班老師手中。
2、各班做好拍照存檔工作。
3、在小學老師帶領下進行參觀。
4、在參觀過程中,提醒幼兒注意以下事項:
(1)注意安全,遵守活動規則,聽從老師安排。
(2)有禮貌,專心聽老師解說。
(3)排好隊,上下樓梯靠右邊。
(4)參觀時不擁擠,不大聲喧嘩,保持安靜。
(5)愛護花草樹木,不摘花,不踩草坪。
(6)注意公共衛生,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
(7)跟隨班集體,不個別行動。
5、全體人員一起返園,返園時一定要清點好人數,教育幼兒過馬路要注意安全,跟好老師和伙伴不掉隊、不擅自離隊,路上不喧嘩不吵鬧等。后勤人員在各個路口值守。
八、應急備注
1、活動中安全第一,如遇安全情況,一切以幼兒為先,注意相關協調工作。
2、如遇下雨天氣,參觀活動時間順延。
3、參觀活動的有效性,注意從幼兒的角度出發,整合相關經驗,達成發展目標,實現教育價值。
我們在行動幼小銜接宣傳月活動方案 篇2
再過兩個月,大班孩子就要邁進小學的大門,實現基礎教育階段的第一次轉折。幼兒入小學是教育過度的關鍵期,做好“幼小銜接”,不僅有利于入學前后幼兒的學習和發展,而且能為孩子的后續學習乃至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矗我們以“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發展規律,考慮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發展需要”為研究的基本原則,以“如何解決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問題,怎樣讓孩子從幼兒園平滑過渡到小學,促進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為研究重點,以“幼小協同,科學銜接”為主題,結合本園的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以幫助孩子順利地完成這一階段的過渡。
一、指導思想:
堅持面向全體幼兒,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發展。針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從幼兒園的實際出發,積極創造條件,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班級工作、家長工作等多方面多途徑實施“幼小銜接”活動方案,將“幼小銜接”工作真正落實到實處,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
二、活動目的:
1、讓幼兒了解即將面臨的入學變化,初步體驗小學的作息時間及課程模式,減少幼兒對小學的陌生感、神秘感,化解憂慮,為適應小學生活做好各項準備。
2、通過和諧幼小銜接,增加幼兒對小學生活的向往,幫助孩子從身心方面向小學順利過渡。
3、家園同步,增強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為重點,幫助孩子適應幼小過渡中的斷層問題,共同為幼兒入小學做準備。
三、活動銜接方案:
(一)教育教學方面:
通過“幼小銜接”系列活動的開展,了解幼兒園與小學的差異,減少幼兒對小學的陌生感、神秘感,為適應小學生活做好各項準備。
1、參觀小學,組織幼兒去體驗小學生活,觀看小學的升旗儀式和廣播體操;參觀小學的環境,包括操嘗教室、圖書室、廁所等地方,邊看邊比較與幼兒園的不同;并深入一年級的課堂與小學生同上一節課,了解小學生是怎樣上課、怎樣舉手、怎樣做作業的,激發孩子上小學的欲望。
2、課間銜接,由于小學與幼兒園活動室環境布置、玩具擺放以及教師跟從的密切度等完全不同,孩子們在小學的課間活動與幼兒園“課間”活動存在很大的差異。通過加強對課間休息和自由活動的引導,讓幼兒學會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為他們盡快適應小學生活奠定了心理基矗讓幼兒了解小學生的課間十分鐘都做些什么。讓教師進行拍照,回來組織幼兒討論、交流,課間十分鐘是用來干什么的?有哪些地方對?哪些地方不對?為什么?
3、請孩子學做小學生,每天背著書包來園,開展“小書包真整齊”活動,培養幼兒整理文具、愛護文具、保管文具、認清楚自己文具的能力。
4、和孩子一起制訂作息時間計劃表,養成做事專注有序的習慣。
5、以“我心中的學校”為主題,組織幼兒運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心中理想的小學,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設計出一組生動形象的,有趣的小學生生活場景圖,使孩子們對小學產生向往,激發他們上小學的愿望。
6、邀請上屆畢業生來園與小朋友座談,介紹小學的學習、生活情況,做好入小學的心理準備。
(二)班級工作方面:
培養孩子間的相互學習、自主性和決策的能力,建立一個共同探討的團體。營造一個充滿愛的班級氛圍,讓幼兒有安全感,培養幼兒的責任意識。
1、身體方面的準備:
(1)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游戲。通過體育鍛煉增強幼兒體質,使他們能夠身心健康地步入小學。
(2)為了讓幼兒能夠較快地適應小學生活,我們適當延長幼兒學習、運動時間、減少游戲、生活時間,讓幼兒在心理上對時間概念有所準備。
(3)在日常活動中培養幼兒正確的讀書、寫字、握筆姿勢,同時,讓幼兒懂得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種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讓幼兒懂得并遵守交通規則,學會看紅、綠燈,走人行道;有困難找警察,記住各種急救電話;知道不玩水、玩火,玩電。
2、獨立生活能力的準備:
(1)通過談話、講故事、社會實踐等培養幼兒的獨立意識,增強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幼兒懂得,成為一名小學生,要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問題和困難要自己想辦法解決。
(2)早睡早起,按時上學。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讓他們懂得什么時候應該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時候不該做什么事,并學著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為。
(3)和孩子一起閱讀故事《快睡吧,小田鼠》、《慌慌張張的沙沙》等作品,讓幼兒克服動作拖拉、沒有條理的不良習慣,養成動作敏捷、有條不紊的習慣。
3、學習方面的準備:
(1)請家長配合幼兒園,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不遲到早退、不隨便請假,上課時要認真聽講、積極動腦,要認真完成作業等。
(2)培養孩子學習方面的動手操作能力,模仿學校要求,讓幼兒學習有關的常規知識,愛護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學會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和其它學習工具。
(3)在教學活動中讓幼兒養成愛想、愛問和認真回答問題、注意傾聽的習慣;
培養幼兒正確地握筆寫字、看書、讀書的習慣;還有,通過適當的布置作業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在游戲、活動中加強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
(4)學記口述日記,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
(5)開展“小值日生活動”,培養幼兒獨立意識和為他人服務意識。
(6)開展“快樂課間十分鐘”活動,培養幼兒自理、自立的能力。
(7)知識經驗的積累,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閱讀、書寫環境;以語言區為重點精心設計制作有關讀寫方面材料供幼兒操作,同時,讓幼兒熟悉漢語拼音,通過每次的數學活動、數學區活動對幼兒進行分類、統計、簡單運算、自編應用題的培養,提高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教師方面:
(1)加強教師幼小銜接的理論學習,通過學習、討論等形式,了解小學生的行為習慣、心理特點和小學的教育目標及要求,從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和管理風格接近小學階段,主動適應小學生特點,為幼兒盡快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矗。
(2)加強幼兒安全意識和自理能力的培養。
(3)加強幼兒對課間休息和自由活動的引導,讓幼兒學會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4)與小學老師座談,了解歷屆我園幼兒升小學后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幼兒園需要注意的幼小銜接的問題,并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
(5)開展相關主題活動,加強幼兒對小學生知識的學習和熱愛上小學的情感培養,做好幼兒心理疏導。
(6)向家長宣傳幼小銜接的相關知識。
(四)家長工作方面:
(1)做好家長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幼小銜接的相關知識,讓家長認識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長們能夠主動配合幼兒園,并能積極的參與到此項工作中來,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共同配合為孩子入小學做準備。
(2)利用家園聯系欄向家長宣傳幼小銜接方面的知識。在家長園地中開辟“家庭教育分享欄”,在上面粘貼幼兒學習內容,讓家長鼓勵幼兒獨立完成,家長則對幼兒不明白的地方進行點撥,通過這種形式培養幼兒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使家長真正參與到孩子規則意識、任務意識的培養中來。
(3)在家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如:定時作息;有計劃的完成老師留下的任務;不遲到等等。
(4)家園同步,教師與家長加強溝通,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為重點幫助家長科學地去對待孩子成長中的轉變,加強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
四、保證措施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各教師充分理解“幼小銜接”活動的意義和作用,切實加強對活動的組織與領導,加強活動過程的管理,確保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
(二)落實目標責任制。我園將各項工作做到定時間、定內容、定責任人、定活動方式,定活動地點,確保活動的扎實開展。
五、活動反思與總結
(一)根據幼兒的入學取向,對入小學后的幼兒進行跟蹤調查,了解幼兒入學后的情況,在根據了解的情況,對下一屆的幼兒畢業生采取相應的整改措施。
(二)教師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入手,進行整理分析。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每位教師寫一篇有關“幼小銜接”的教育心得。
我們在行動幼小銜接宣傳月活動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_為指導,深入貫徹_以及縣委綜治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建設平安企業目標,繼續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建立健全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機制;繼續堅持法制教育與法制實踐相結合,積極推進依法治企,促進我廠各項工作快速、和諧發展。
二、宣傳對象
普法的對象是在廠全體員工。其中,重點是青年員工;提高對象是各單位中層以上經營管理人員尤其是領導班子成員和法律顧問。
三、主要要求
1、加強領導干部的法制宣傳教育,著力提高依法治企能力。領導干部要帶頭學法用法,樹立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的觀念,提高依法管理企業的能力,規范決策、管理和服務行為。要大力推進領導班子成員法制教育制度化、規范化,繼續堅持和完善)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法制度、領導干部法制講座制度、法律知識年度考試考核制度,并把學習和掌握法律知識的情況作為領導干部年度考核和任用考察時的重要內容。
2、加強經營管理人員和廣大員工的法律教育。要樹立誠信守法、依法經營、依法辦事的觀念,著力提高依法經營、依法管理能力。采取多種形式,結合企業需要,開展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員工的法制培訓。建立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學法用法考試考核制度,把依法決策、依法管理、依法經營作為考核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重要依據。要注重測試應試人員掌握法律知識的水平和運用法律知識的能力,加強廉政法制教育,促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
四、具體措施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專門成立了法制宣傳領導組,有廠長任組長,負責各項工作。
二是充實宣傳內容。在加大《憲法》、《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勞動合同法》、《安全生產法》、《信訪條列》等有關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力度的同時,廣泛宣傳各級黨委、政府政策規定以及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目的意義。
三是創新宣傳形式。在采取法制宣傳車、法制宣傳專欄、懸掛橫幅、張貼標語和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加強宣傳的同時,還采取舉辦培訓班、“現身說法”警示教育、送法入戶和簽訂睦鄰友好協議等有效形式,廣泛開展了宣傳教育。
工作步驟和安排
普法規劃從20——年開始實施,共分三個階段:
(一)宣傳發動階段20——年3月底前。根據本規劃研究制定本單位普法規劃實施意見,做好宣傳發動工作,營造濃厚的普法氛圍。
(二)組織實施階段20——年下半年至20——年。依據本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和要求,結合本單位實際,每年制定工作計劃,突出年度工作重點,做到部署及時、措施有效、指導有力、督促到位,確保“七五”普法規劃全面貫徹落實。20——年開展督導檢查活動。
(三)檢查驗收階段20——年。在公司普法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對單位的普法規劃實施情況進行總結驗收。
此次法制宣傳活動以“創平安”為主題,主要利用工廠企業現有或新建宣傳欄為平臺,抓住工廠企業人員相對集中、傳播信息相對快的特點分步展開。在全廠創辦的法制宣傳櫥窗,實現100%的全覆蓋,派發自行印制的治安防范,開展禁毒、治安防范、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宣傳教育,通過以案說法的形式,形象生動的將法制知識“送”到企業員工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