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講故事活動方案(精選3篇)
小學講故事活動方案 篇1
一、實施背景:
為把“書香校園”活動開展得既突出主題,又形式多樣,既轟轟烈烈,又扎扎實實,根據(jù)學校“讀書教育活動”安排,特在1—3年級舉行講故事比賽,4—6年級舉行演講比賽,此次活動的開展是對學生讀書活動的拓展和檢測。
二、活動主題:
三、比賽時間和地點:
時間:初賽:20xx年12月5日—— 12月9 日(第十五周);
決賽:20xx年12月21 日—— 12月23 日(第十七周)。
地點:1—4年級在一小階梯教室,5—6年級在三小多媒體教室。
四、預期目標:
通過本次活動,推廣普通話,進一步繼承民族優(yōu)秀文化,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表達能力,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增強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五、參加對象和方式:
第一階段為初賽:班主任老師組織各班學生在班級內(nèi)部進行比賽,每位同學都有參賽機會,各班選拔出1名優(yōu)秀者參加學校比賽;
第二階段為決賽:以班級為參賽單位參加學校比賽。
六、比賽要求:
1、故事內(nèi)容健康、高雅,格調(diào)清新、明朗,充分體現(xiàn)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
故事取材要符合小學生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主要以中外名著、童話故事或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童年趣事為內(nèi)容,可以嘗試有創(chuàng)意的表演形式。
2、演講稿要求主題鮮明,內(nèi)容充實具體、條理清晰,邏輯較嚴密,結(jié)構(gòu)較精巧,富有啟發(fā)性,有較強的感染力和號召力。
演講稿必須由自己組織撰寫,禁止從網(wǎng)絡上全盤抄襲。
3、參賽選手服裝與外表要樸素、大方、端莊;
4、參賽選手必須在4分鐘內(nèi)脫稿獨立完成,普通話標準,表情豐富。
5、決賽時按年級的順序輪流進行,抽簽決定同年級各班出場順序。
七、評分規(guī)則與標準:
1、評分方法:比賽采取100分制,評委現(xiàn)場打分,按照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后,以平均分作為最后得分。
2、評分標準:
故事內(nèi)容40%、普通話20%、表情儀態(tài)20%、語言流暢10%、出入場10%。
演講內(nèi)容40%、普通話20%、表情儀態(tài)20%、語言表達10%、出入場10%。
八、獎勵辦法:
分年級設獎,按參賽減半評出一、二、三等獎名。
演講內(nèi)容(5分)要求:主題鮮明、深刻,內(nèi)容充實具體、條理清楚,邏輯嚴密,結(jié)構(gòu)精巧,富有啟發(fā)性,感染力強。②語言表達(3分)要求:普通話標準、發(fā)音清晰、表達流暢,語言貼切、生動。③表情儀態(tài)(2分)要求:感情充沛,精神飽滿,服飾整潔、樸素,儀態(tài)端莊、自然大方。
九、組織分工:
活動設計、會場組織、攝影、成績統(tǒng)計、頒發(fā)獎狀:教導處
評委:校長室、教導處、部分教師
主持人串詞及訓練:一二年級邢小平、三四年級林芳芳、五六年級韓子琳
音響:泮輝 攝影攝像:一小:盧志強;三小:婁萬統(tǒng)
橫幅:梅方勝
小學講故事活動方案 篇2
一、實施背景:
為把“書香校園”活動開展得既突出主題,又形式多樣,既轟轟烈烈,又扎扎實實,根據(jù)學校“讀書教育活動”安排,特在1—3年級舉行講故事比賽,4—6年級舉行演講比賽,此次活動的開展是對學生讀書活動的拓展和檢測。
二、活動主題:
三、比賽時間和地點:
時間:初賽:20xx年12月5日——12月9日(第十五周)。
決賽:20xx年12月21日——12月23日(第十七周)。
地點:1—4年級在一小階梯教室,5—6年級在三小多媒體教室。
四、預期目標:
通過本次活動,推廣普通話,進一步繼承民族優(yōu)秀文化,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表達能力,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增強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五、參加對象和方式:
第一階段為初賽:班主任老師組織各班學生在班級內(nèi)部進行比賽,每位同學都有參賽機會,各班選拔出1名優(yōu)秀者參加學校比賽。
第二階段為決賽:以班級為參賽單位參加學校比賽。
六、比賽要求:
1、故事內(nèi)容健康、高雅,格調(diào)清新、明朗,充分體現(xiàn)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
故事取材要符合小學生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主要以中外名著、童話故事或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童年趣事為內(nèi)容,可以嘗試有創(chuàng)意的表演形式。
2、演講稿要求主題鮮明,內(nèi)容充實具體、條理清晰,邏輯較嚴密,結(jié)構(gòu)較精巧,富有啟發(fā)性,有較強的感染力和號召力。
演講稿必須由自己組織撰寫,禁止從網(wǎng)絡上全盤抄襲。
3、參賽選手服裝與外表要樸素、大方、端莊。
4、參賽選手必須在4分鐘內(nèi)脫稿獨立完成,普通話標準,表情豐富。
5、決賽時按年級的順序輪流進行,抽簽決定同年級各班出場順序。
七、評分規(guī)則與標準:
1、評分方法:比賽采取100分制,評委現(xiàn)場打分,按照去掉一個分和一個最低分后,以平均分作為最后得分。
2、評分標準:
故事內(nèi)容40%、普通話20%、表情儀態(tài)20%、語言流暢10%、出入場10%。
演講內(nèi)容40%、普通話20%、表情儀態(tài)20%、語言表達10%、出入場10%。
八、獎勵辦法:
略
九、組織分工:
活動設計、會場組織、攝影、成績統(tǒng)計、頒發(fā)獎狀:教導處
評委:校長室、教導處、部分教師
主持人串詞及訓練:一二年級邢小平、三四年級林芳芳、五六年級韓子琳
音響:泮輝攝影攝像:一小:盧志強;三小:婁萬統(tǒng)
橫幅:梅方勝
小學講故事活動方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使幼兒在故事中懂得遇事要多觀察,多動腦筋,勇于試探的道理。
2.發(fā)展幼兒初步比較、分析與口頭表達的能力。
3.通過活動豐富幼兒的詞匯和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內(nèi)容,明白蘊含的折理。
難點:理解大與小,深與淺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一副。
2.老牛、小馬、小松鼠的圖片各一張.
3.錄有小馬過河的磁帶一盒.
4.小馬、馬媽媽、小松鼠、老牛的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 開始環(huán)節(jié)
導入三張圖片(老牛、小松鼠、小馬)。請幼兒比較三種動物的高矮,(涉及過問題,將難點提前突破)。
二 基本環(huán)節(jié)
1. 請幼兒聽故事(放錄音磁帶)
提問:
A.老牛說了些什么?
B.小松鼠說了些什么?
C.小馬是怎樣做的?
請小朋友討論:
(1)..牛伯伯和小松鼠的聲音有什么區(qū)別?小松鼠為什么著急?
(2)馬媽媽說的話的語氣是怎樣的?它和小馬的聲音有什么不同?
2. 教師講述故事并提問:
老牛說的話對嗎?為什么?(2).小松鼠說的對嗎?為什么?
(3).馬媽媽對小馬說的什么?小馬最后怎么做的?
.故事講述了一個什么道理?請小朋友互相討論。
3. 教師總結(jié):碰到事情要多懂腦筋想一想。還要動手試一試。這樣才聰明能干。
4.請小朋友講述故事,教師巡視。
5..表演故事:教師用提問和肢體語言引導幼兒進行表演,注意動作和表情,請個別幼兒表演。
三 結(jié)束環(huán)節(jié)
教師對活動進行評價
活動延伸:將頭飾放入語言區(qū)內(nèi),幼兒進行自由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