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節目策劃方案(精選3篇)
訪談節目策劃方案 篇1
欄目名稱:校園成長對話
欄目宗旨: 這是一檔為面臨種種壓力、處于心理危機、心理困境中的大學生提供解決問題并為公眾提供心理服務的欄目,這個欄目也為大學生建立了一個心理互助交流平臺,在心理文化理念方面占有制高點并能預防大眾不良情緒的積累。也給在校的大學生們給予相關成功人士的親身經歷的啟示,讓在校大學生結合自身情況更好的去處理一些生活、學習出現的問題。
形式定位:邀請在某方面有突出成績的成功人士,展開他相關的人生經歷和探討其遇
事的處理方法。可以從
主持人定位:主持人知性與率性并存,溫情,穩重,大氣,能夠調節現場氣氛,調控
整臺節目的氛圍趨向
嘉賓定位:在某些方面有突出成績的,能夠獨當一面的成功人士。
欄目內容定位:大學生是風華正茂的一代,其生理、心理均趨向成熟。但由于受人際
關系不良、經濟困難、失戀、學業受挫等影響,常常造成心理障礙。
欄目受眾定位: 在校學生及老師。
欄目類型:訪談式節目
版式:主要分為四大板塊:(主持人串聯各個環節)
① ,主持人概述 (2‘)
②,請出嘉賓,并進行一系列的問答環節(題目圍繞其突出成績和取得成績的過程方面);
④,邀請觀眾提問環節;
⑤,主持人總結(2 ’)。 時長:20分鐘左右 。
[注意主持人的控場,適時穿插]
風格樣式:主持人與嘉賓互動性強。(在互動的環節中,自然而然得得出其相關的成
績的處事方法)
知性與率性 溫情,穩重,大氣
分期選題:1) ——創新源于生活
2) ——當愛情和事業一同來臨
3) ——當敲開教五玻璃門的考研人
訪談節目策劃方案 篇2
一、活動主題:
“您的經驗是我的明燈”大四畢業生經驗訪談活動
二、活動目的:
通過對大四畢業生的訪談,了解他們在校期間的拼搏經歷,聽取他們有關面試、就業等方面的經驗,為學弟學妹提供寶貴經驗,提升在校生的就業競爭力。
三、活動對象:
化學化工學院06級學生
四、活動形式:
走訪的形式
五、主辦單位:
化學化工學院團委學生會
六、承辦單位:
化學化工學院就業促進部
七、活動時間:
x.~x.
八、活動地點:
被采訪者宿舍外走廊等
九、活動準備:
1、宣傳:出海報一份,貼在b22化學化工學院宣傳欄上。
2、征集志愿者及想要問師兄師姐的問題。召集大一至大三各班的就業委員,由他們傳達信息給各自班里的同學,可報名參與采訪活動,班里每一位同學原則上要寫出一個想要問師兄師姐的問題。
3、秘書處提供大四師兄師姐的資料
十、活動流程:
1、聯系采訪對象,約定時間進行采訪。(采訪由2-3個人一組);
2、按約定的時間地點進行采訪,并做好記錄及拍照;
3、對當日的采訪成果進行整理,把成果以電子文檔方式發給采訪對象檢查,以確認成果沒有錯誤;
4、所有采訪結束后,把全部成果再進行一次整理,整理成電子版的.部門刊物,選有代表性的交編輯部納入院刊。
十一、注意事項:
1、采訪之前一定要全面了解被采訪者的資料,并且要對不同的被采訪者提出一些針對性問題。
2、采訪時要注意禮貌。
十二、工作安排:
策劃部:提供詳細的活動策劃方案。
就業促進部:確定采訪名單、聯系采訪對象、設計采訪問題、進行采訪、整理采訪結果。
宣傳部:制作宣傳海報
秘書處:提供大四師兄師姐的資料
十三、經費預算:
打印費0.4-15元
海報費20元
總計26元
__年3月25日
訪談節目策劃方案 篇3
一、現實環境
1、背景淺析: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生活中存在著許多的隱患,而且有時我們出現了事
故還不知道通過什么途徑、找什么部門解決問題,所以我們欄目的宗旨是:剖析百姓身邊事。
2、企劃動機:關注民生
二、節目設定
1、節目名稱:《事實面對面》
2、節目類別:訪談類
3、節目主旨:針對現實生活中新近發生的玻璃幕墻傷人的事件進行現場報道討論,在對
新聞事實還原的基礎上,深入、具體、詳細的對新聞事件進行報道。以玻璃幕墻傷人的新聞事實的這一個點,帶入到受損方找誰負責這一條線再由這一條線引入到公共安全隱患這一個面,這樣從點到線從線到面依次深入,反應實際生活中所存在的公共安全隱患問題。在節目播出的過程中給廣大的人民群眾一個正確的輿論導向,同時也對相關的政府部門做出有利的監督。真正做到用事實為群眾說話。做好黨和人民的喉舌的作用。
4、節目目標:剖析百姓身邊的難題
5、節目定位:關注百姓,服務百姓,做百姓的貼心人
6、節目內容:老百姓身邊的事(安全隱患、勞動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收費、食品安全、安全生產、司法公正、收入分配、企業改制、環境保護、城市拆遷、土地征用。)
7、節目特色:“民生、民情、民意”
8、節目風格:討論式談話節目
9、主持人要求:一位女主持人,要具備較強的理解能力,駕馭話題、組織討論的能力,現場應變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質。
10、節目長度: 每檔30分鐘
11、播出時段: 日播 每晚在電視劇黃金時間剛結束時播出
12、播出次數:每晚 9:50-10:20 (首播) 次日中午1:00-1:30 (重播)
13、節目嘉賓:周澤斌(玻璃研究專家)劉俐汝(社會人士)鐘燕君(熱心網友)以及現場觀眾若干人。
14、節目內容:
(1)開場
主持人的開場白: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歡迎收看本期的《事實面對面》
(2)介紹近年來的玻璃幕墻傷人事件
開場白結束以后,對近年來因為玻璃幕墻造成的傷人事件做一個總體的列舉。
主持人:近年來玻璃幕墻傷人的事件時有發生,例如20xx年7月8日杭州慶春東路雙菱路口慶春發展大廈一塊幕墻玻璃突然掉下,砸中剛好經過的女子,致其左小腿傷口20多厘米長。同年8月3日,上海南京西路恒隆廣場2號辦公樓鋼化玻璃突然自爆。8月9日一男子騎電瓶車途經永源路近鎮寧路時,又被“玻璃雨”擦傷。算上7月份上海已經發生6起玻璃幕墻墜落事件,兩個月時間,上海下了8場“玻璃雨。(大屏幕上是這幾次事故的錄像)
然后主持人根據案例提出問題:為什么玻璃幕墻會頻繁墜落?被砸傷的以后造成的損失應該由誰來負責?
(3)請出第一位嘉賓——玻璃專家周澤斌
主持人:帶著這些問題首先請出玻璃專家周澤斌,讓專家幫我們解釋一下玻璃墜落的原因。 周澤斌:鋼化玻璃自爆和外界溫度有關,業內認可的鋼化玻璃自爆率是千分之三,近年來,一些重點工程對所使用的鋼化玻璃進行均質處理,可將自爆率降到千分之一以內。玻璃幕墻在安裝后的前兩年自爆率較高,幕墻脫落除了自爆,還存在密封膠失效、五金件銹蝕脫落等情況,這些隱患如不消除,很可能發生嚴重事故。引起鋼化玻璃自爆的有玻璃自身的`原因,比如質地不均勻,里面含有硫化鎳。
(4)主持人總結周澤斌的說法
主持人:根據專家的說法我們可以看出,玻璃幕墻雖然美觀,但是在美觀的背后我們的使用者卻要承擔很多風險,眾所周知,玻璃幕墻目前已經被許多大中城市所使用,那么在已經不可避免使用了的情況下,如何減小玻璃幕墻帶給我們的危害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社會人士和廣大網友的看法,有請社會人士劉俐汝和熱心網友鐘燕君。
(5)請出第二、第三位位嘉賓——社會人士劉俐汝和熱心網友鐘燕君
社會人士劉俐汝和熱心網友鐘燕君出場。
劉俐汝:關于我們頭頂上的玻璃幕墻的N個問號,再一次被推到風口浪尖。當然,時下的N個問號中,以往玻璃幕墻的耗能與光污染等質詢已退居其次,此番矛頭則直指其安全性,那么從受損者的方面來說,面對飛來橫禍造成的損失當然希望是能夠得到一定的補償,然而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玻璃幕墻究竟在誰的(業主和建筑公司)管轄范圍來說似乎模糊
不清,以至于現在出現了被背玻璃幕墻砸傷無處伸冤的現象。所以我認為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找到玻璃幕墻的責任方,盡快給那些受到傷害的人一些物質上的補償。同時也希望各級各部門加強對這些玻璃幕墻的監管制度。
主持人:劉小姐說的很實際,有危險沒關系,但是一定要盡快解除危險,有傷害也沒有關系,但是一定要找到對上海負責的人。最近這一連串的玻璃幕墻傷人事件在網上也是掀起了大波,那么就讓我們一起聽聽網友代表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鐘燕君:據調查20xx—20xx年間,中國幕墻協會曾組織50名幕墻專家,從南到北抽取了100座存在安全隱患的幕墻的數據,結果表明:9.86%的幕墻存在傷人損物的隱患。要減少玻璃幕墻造成的傷害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鏟除,問題是誰來鏟除,誰出錢?是不是都要鏟除?還是在檢測后鏟除?如果是檢測以后鏟除,那么檢測的高昂費用,誰來承擔?既然不能鏟除,那么只能做到定期進行質量檢測,對不合格的玻璃幕墻強力執行整改,以減少玻璃幕墻造成的傷害事件。那么剩下的就是要看相關政府部門的執法力度嚴不嚴格。
主持人:鐘小姐強調了加大對玻璃幕墻的監測力度,的確,從某種意義上說如果我們的執法部門在這方面能夠加強一點,那么或許像朱依依這樣的悲劇就會少發生一點。
(6)主持人做出最后總結
主持人:其實早在1996年上海就出臺了《上海市建筑物使用安裝安全玻璃規定》,20xx年、20xx年和20xx年又進行了三次修訂。《規定》明確,幕墻安全玻璃使用滿8年的,建筑物所有者或者管理者應當委托由市建設交通委核準有資格的技術鑒定機構進行勘查,以后應每年進行一次查勘。但是,這個規定不具有強制性。一些樓宇交付使用后,開發商和物業公司權責不明。由于資金問題,自查和勘查成了一句空話,因此玻璃幕墻傷人事件不斷發生,這里我就不得不說了,既然有了規定為何卻沒有執行,這恐怕就要問問我們的執法部門了。其實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諸如玻璃幕墻這類“無處訴冤”的傷人事件還有很多如:未干油墻漆房子住入業主,造成業主中毒事件,這些一系列的事件都在時刻提醒我們安全的重要性。而這些問題正在考驗著我們城市管理者確保城市公共安全的決心和智慧。這些問題給我們的城市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們還是要相信有關部門會給我們的廣大人民群眾一個穩定和諧沒有安全隱患的生活環境。
(7)結束
主持人結束語:好了,今天的節目就到此為止,感謝你的收看,同時也要感謝我們的張專家、劉小姐和鐘小姐。我們下期節目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