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為民服務月活動實施方案(精選3篇)
黨員為民服務月活動實施方案 篇1
根據五組文(20__)24號文件通知要求,為慶祝建黨92周年,進一步深化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共產黨員在服務發展、服務基層、服務群眾中的先鋒模范作用,結合我單位實際,現就開展共產黨員“為民服務月活動”提出如下方案:
一、活動主題
為民務實轉作風,勤廉實干樹形象,服務發展促跨越
二、活動時間
6月下旬--7月下旬
三、活動形式
本次活動以黨組為單位,組織下轄基層黨組織開展靈活多樣的為民服務活動。開展活動時,以黨組、黨支部、黨員個人為單位進行。
四、活動內容
“為民服務月活動”要圍繞“服務發展、服務基層、服務群眾”“三服務”為主要內容,根據糧食工作職能,結合縣委、政府當前中心工作確定。
1、以開展“五亮五比五創”為重點,組織糧食局黨員結合崗位開展服務活動。
2、圍繞糧食工作跨越發展,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為農民送“豐產倉”,落實農戶科學儲糧專項計劃1000套工程服務活動。加強“放心糧油”連鎖店的建設。
3、組織黨員開展送政策、走訪慰問等下基層活動,積極為聯系村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活動。
五、活動要求
㈠加強領導,強化責任。為確保“為人民服務月”取得實效。主要領導要親自部署帶頭參加活動,要把服務月活動作為重要工作任務抓好,抓出成效。
㈡創新方法,務求實效。要積極組織黨員參加“為民服務月活動”,不斷充實服務內容,優化方式方法,確保活動取得實效。黨員領導干部要帶頭參加活動,帶頭服務群眾,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㈢宣傳引導,營造氛圍。要加大對共產黨員“為民服務月活動”的宣傳力度,廣泛宣傳活動中的先進事跡,總結、推廣活動的好做法、好經驗。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黨員為民服務月活動實施方案 篇2
按照縣委組織部《關于開展共產黨員“為民服務月活動”的通知》的工作部署,縣審計局黨組決定在機關黨組織和全體黨員中開展共產黨員“為民服務月”活動,特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活動主題
以“為民務實轉作風,勤廉實干樹形象,服務發展促跨越”為主題,唱響為民服務的主旋律、體現共產黨員先進性。
二、活動時間
6月下旬--7月下旬
三、活動形式
本次活動以縣審計局黨組為領導,組織機關黨組織開展靈活多樣的為民服務活動。
四、活動內容
為民服務月活動,要以“服務發展、服務基層、服務群眾”“三服務”為主要內容,以開展“五亮五比五創”為重點,組織黨員結合崗位開展服務活動;要圍繞全縣跨越發展,搭建載體,開展形式豐富的服務活動,努力打造優質服務品牌,創建文明服務單位。
五、實施步驟
按照全縣的統一部署,本次活動共分三個階段進行。
㈠啟動實施階段(6月30日以前)。6月下旬,制定本單位實施方案,進行動員部署,傳達貫徹省、市、縣各級有關精神,搞好宣傳發動,做好相關宣傳工作。采取多種有效形式廣泛征求服務對象和有關方面意見,查找服務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確定本單位“為民服務月”活動的具體著力點。
㈡集中推進階段(7月上旬到中旬)。按照實施方案全面展開為民服務活動,組織黨員結合崗位開展服務活動;組織黨員開展送政策、送科技、送文化、送醫療、走訪慰問等下基層活動;積極為聯系村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以“增強服務意識、改進服務作風,提升服務能力、提高服務效能”為重點,開展創建“示范窗口”、“五星服務窗口”等活動。同時要進一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提出相應整改措施,限期進行整改,落實整改責任,做好整改工作。要采取有力措施,及時答復群眾的質疑,切實解決群眾迫切希望解決的問題。
㈢總結完善階段。7月下旬,“為民服務月”活動情況進行總結回顧,進一步完善推動活動深入開展的措施辦法,把活動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制度轉化為為民服務的機制。
六、有關要求
㈠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為加強活動的組織領導,成立由黨組書記、局長張賢模任組長的“為民服務月”活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宋遠芳同志任辦公室主任,單位全體工作人員認真配合,做好日常工作。
㈡加強輿論宣傳。要結合各項活動,積極宣傳主題實踐活動取得的新成績、帶來的新氣象,宣傳群眾的評價和反映,宣傳先進典型,營造為民服務的良好氛圍。
㈢構建長效機制。及時總結上報主題實踐活動的創新做法和成功經驗,把好的做法制度化、成功經驗長效化,著力構建為民服務的長效制度。
黨員為民服務月活動實施方案 篇3
指導思想:
以“形成全員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校園,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根本,以深化課程改革和推進素質教育為目的,以讀書活動為載體,組織和引導全校學生以及全體教師讀書學習,努力為全體師生營造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氛圍,為師生的可持續性發展打下堅實的精神基礎。
二、活動目標:
(一)整體目標
通過讀書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完善師生的文化知識結構,豐富文化知識內容,培養深厚的文化底蘊,提高全體師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營造濃烈的校園文化氛圍,彰顯我區學校的整體辦學特色。
(二)具體目標
1、教師方面:
通過開展讀書活動,使廣大教師牢固樹立“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的教育理念,進一步增強學識功底,打造一支學有專長、教有特色、富有人文底蘊的教師隊伍。
2、學生方面:
通過開展讀書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讀書興趣,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發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實文化底蘊,促進知識更新、思維活躍、綜合實踐能力的提高。
三、活動對象:
全區初中、小學所有在校教師、學生
四、活動實施:
(一)活動指標:
小學階段:第一學段(1-2年級)——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故事,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第二學段(3-4年級)——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第三學段(5-6年級)——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拓展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
初中階段:能欣賞文學作品、閱讀科技作品、簡單的議論文、淺易文言文和誦讀古代詩詞,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能閱讀淺易文言文,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能背誦優秀詩文80篇。能利用圖書館、網絡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
(二)實施途徑:
1、精心組織,形成網絡
學校要把讀書活動與“正教風、強素質、提師能”活動相結合,與新課程改革相結合,與師德師風建設相結合,與推動學校的素質教育相結合,與全面提升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相結合。同時,利用廣播站、墻報、黑板報等各種宣傳工具進行大力宣傳,造成學習的濃烈氛圍。要在師生中成立讀書小組,切實組織好班級晨讀、午間閱讀和課外閱讀。要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建議有條件的家庭要經常性帶孩子到圖書館、圖書室、書店等開展讀書活動。要求家長在家督促孩子每天閱讀課外書籍(時間不少于30分鐘),并給予一定指導。
2、注重指導,培養習慣
學校要重視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閱讀能力,幫助學生制訂學期閱讀計劃,并向學生推薦適合閱讀的各類書目(小學生推薦書目附后;初中學生閱讀書目由各學校根據課程標準要求,自行選定)。一二年級,每生每學期必讀學校推薦書目3本;三四年級,每生每學期必讀學校推薦書目6本;五六年級,每生每學期必讀學校推薦書目8本;要將閱讀指導課納入學校的課程計劃,閱讀指導老師要教給學生讀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要充分發揮紅領巾廣播的作用:開辦“好書介紹” 、“讀書心得”等欄目。三年級以上年級,要教會學生寫讀書筆記,并要求學生根據閱讀內容進行好詞、好句、好段等摘抄,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寫日記的習慣。
3、營造氛圍,激趣引路
各學校要配合讀書活動的開展,努力營造閱讀氛圍,保證讀書時間(每天學生在校讀書時間不少于30分鐘),讓學生在寬松、自由、靜雅的環境中接受知識的熏陶,學會與書本對話。各校要重視和加強圖書室、閱覽室的建設,要根據教育發展新形勢和新課程對教師和學生的要求,淘汰那些知識陳舊、不適合師生閱讀的書籍,重新添置符合師生閱讀層次、引發師生閱讀興趣和適應形勢要求的書籍,各校要首先配齊推薦書目中所規定的圖書。每個班級都要建立圖書角,可由學校圖書室負責提供圖書,也可由各班級學生自帶圖書,交流閱讀,要做到常換常新。還要積極倡導家長為學生創設家庭小書庫,為學生讀書營造良好氛圍。
4、搭建平臺,展示成果
為激發師生的讀書興趣,培養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各學校要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和競賽。平時各班要開好每月一次的讀書班會,低年級為故事會為主,中高年級以交流讀書心或以語文實踐活動為主。學生在老師或家長的幫助下,定期出版手抄報,并組織評比活動,要利用學校和班級的宣傳欄、黑板報開設“閱讀專欄”,報道閱讀積極分子、刊登學生的閱讀習作,要積極鼓勵師生向各級各類刊物投稿,參加各類論文、作文評比。每學期要選取一些重要的節日(如五一、六一、國慶等)開展一次讀書節活動,匯報閱讀成果,并將學生參加讀書活動獲獎情況裝入成長記錄袋。
五、活動步驟:
(一)教師讀書活動:
讀書活動共分四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宣傳、準備階段(20xx年4月)
讀書活動以城區中小學(淮城鎮除外)、鄉鎮中學、鄉鎮中小學總校(鄉鎮各小學)為單位,成立讀書活動領導小組,統一征訂書本,為每位教師準備統一專用筆記本。
第二階段:讀書階段(20xx年4月至20xx年11月)
1、各單位要為必讀書目制定出詳細的集中學習計劃,并按照學習計劃認真搞好集體學習,要明確時間,地點,學習內容,記錄要詳細。集中學習時間不得少于40學時。
2、必讀書目要求每位教師做到精讀。選讀書目要通讀,每位教師至少選讀二本有價值的教育書籍(書名報學校登記),并做好讀書筆記。
3、 學習方法上要做到精讀與通讀相結合、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學習形式上要以校本培訓為立足點,做到集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做到內培與外培相結合、學習與活動相結合、自主性學習與探究性學習相結合。
4、每位教師要認真寫好學習筆記(內有文章摘錄,學習體會等)。字數要求:40周歲以下的不少于兩萬字; 41——50周歲的不少于壹萬字;50周歲以上的不少于五千字;40周歲以下的教師每周寫一篇學習體會 。
第三階段:檢查、考核階段(20xx年12月)
1、讀書活動領導小組對教師的讀書活動采取平時抽查與年終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
2、各單位每月對教師學習體會進行檢查記錄;每兩月進行學習體會交流。
3、各單位要對讀書活動進行階段和全面總結,樹立典型,推廣先進。
第四階段:評比、表彰階段(20xx年1月)
1、進行學習筆記交流評比。
2、舉行全系統讀書知識競賽。
對參加學習筆記交流和讀書知識競賽的人員,采取單位推薦和隨機指派相結合的方式。教育局對優勝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
(二)學生讀書活動:
1、啟動階段:(20xx年4月)
主要工作:
⑴ 各學校根據區下發的《讀書活動實施方案》,結合本校實際,制訂本校的讀書活動方案,各鄉鎮學校由教育總校匯總,各鄉鎮、學校讀書活動方案于4月底前報教育科。
⑵ 各學校在做好圖書室、閱覽室和班級圖書角建設的同時,根據所提供書目,添置圖書,為讀書活動的全面啟動做好準備。
2、實施階段:(20xx年5月—11月)
主要工作:
圍繞學校讀書活動實施方案,正常開展各項讀書活動。
⑴保證讀書時間:學校要妥善安排好每天的讀書時間,保證學生每天的課外閱讀時間(在學校和家庭的課外閱讀時間均不少于30分鐘)和閱讀量。學生在校的閱讀時間要相對集中和固定,并排入課表。
⑵明確讀書內容:學校要積極開展好“和好書交朋友”活動,根據必讀書目和學校推薦書目,分學段指導學生制訂分月閱讀計劃和建立學生閱讀卡,確保達到每年一、二年級6本,三、四年級12本,五、六年級16本的閱讀量;古詩詞一、二年級每周一首,三、四、五、六年級每周二首的誦背要求。
⑶狠抓讀書效果:各學校讀書活動領導小組要經常性地開展指導和督查活動,要精心組織好讀書班會和讀書節活動,做到每天一檢查,每周一匯總,對檢查出的問題要及時反饋、公布,做到計劃有落實、過程有記載、活動有主題、結束有總結,確保將讀書活動的開展落到實處,使讀書活動達到預期效果。
3、總結評價階段:(20xx年12月—20xx年元月)
主要工作:
1、各學校全面總結、評價讀書活動開展以來的各項工作,對讀書活動中涌現出來優秀的讀書團體和個人進行表彰,做好各類資料的收集、歸檔工作,并研究制訂下一年度讀書活動計劃和方案。
2、教育局組織讀書知識競賽和優秀讀書筆記評選活動,并評選出“10個書香校園”、“50個書香班級”和“100名書香學生”。
六、活動保障:
1、加強領導。各學校要高度重視讀書活動的開展,要以此為契機,在廣大師生中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豐富課外生活,真正達到“書香滿校園”的活動效果,讓所有師生在古今中外名篇的熏陶下共同提高。各校要加強此項工作的領導力度,要成立以校長為組長,各處室負責人為成員的讀書活動領導小組,并以年級組為單位,相應成立讀書指導組,形成讀書活動指導網絡,督查指導本校讀書活動的開展。要制訂相應的讀書活動有關管理、評價和激勵等保障制度,調動全體師生讀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育局將組成讀書活動督查組,對各學校的讀書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督查,并進行通報。
2、經費保證。學校要對讀書活動的經費上給予支持,保證讀書活動正常有序地開展。尤其要重視圖書室、閱覽室的建設,中心初中、中心小學要保證有圖書室和閱覽室,并保證正常借閱,每年用于圖書添置的費用中心初中、中心小學不少于5000元,其余定點學校不少于20__元。每年底,教育局對被評為區讀書活動先進的學校和個人給予經費獎勵。
各學校要將讀書活動將作為一項長期性和長效性工作來抓,要抓出成效,抓出特色,使之成為我區教育的一道靚麗的風景。